未来之星幼儿园 致敬缅怀袁隆平爷爷活动美篇

一划写雨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敬爱的袁隆平爷爷在长沙离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消息,举国悲痛,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缅怀袁隆平爷爷。今天未来之星幼儿园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袁爷爷,平凡而伟大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分班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爷爷一生的挂念,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袁隆平爷爷对很多人讲过,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爷爷一直没有停下脚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袁爷爷走了,他带着他的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袁爷爷,我们会好好吃饭,健康成长!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就像习爷爷说的那样:我们要好好学习,要立志做大事。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那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p> <p class="ql-block">光阴的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士无双,致敬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今天不少人疑问,袁隆平去世是真的吗?最新消息,袁隆平在5月22日下午13时去世。袁隆平,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今天谈谈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让大家对这个伟人了解更多一些,记得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在国际上,袁隆平贡献也非常大。2018年5月,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袁隆平的贡献非常大,中国解决温饱问题,离不开他的功劳。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也要告诉孩子们</b></p>

袁隆平

杂交

水稻

爷爷

杂交稻

育种

技术

两系

贡献

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