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郎官巷20號,這是嚴復晚年居所,從1920年底回到福州至1921年10月病逝。</p><p class="ql-block"> 這座百年老宅為中西合璧的建築,它有一個打開的天井和交相輝映的樓梯;庭院兩側為回廊,西廊有邊門一扇,通西花廳。為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厚基為嚴復購置。</p> <p class="ql-block"> 嚴復,原名宗光,字又陵,號幾道,后改名復。1854年1月出生於侯官縣盖山鎮陽岐村一中醫世家;是近代著名的啓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总监督(校长)、譯局總辦、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p> <p class="ql-block"> 說他是教育家:留洋回國后先是在船政学堂任教習一年多,1880年被李鴻章招至麾下,到天津參與創辦北洋水師學堂,在北洋20年,從總教習做到總辦;1905年創辦安徽高等學堂和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任監督(校長);民國肇造,出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學校的籌辦、教師的聘用、課程的設置等,凡事親力親為,使之步入正軌;提倡“開民智、鼓民力、興民德”三德並舉,是中國近代從德、智、體三要素出發構建教育目標模式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說他是翻譯家:先後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約翰.穆勒的《群己權界論》及《穆勒名學》,甄克斯的《社會通詮》,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耶方斯的《名學淺說》等。提出的“信、達、雅”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翻譯的領域涉及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邏輯學等,成為當時在中國展示世界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說他是思想家:創辦了《國聞報》和《國聞匯編》,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將西方的民主科學等先進文化介紹到中國譯著選擇即體現思想。1894年中日海戰,嚴復不僅參與,而且目睹了他的許多學生戰死,對他的思想觸動很大,也受到了極大的啟發,是他思想轉變的一個轉折點;1895年,翻譯了西方學者赫胥黎的天演論,主張并傳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核心觀點。政治上提出“自由为體、民主為用”思想;科学上传播大量科学思想。被譽為“中國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嚴復認為,不管是舊的東西還是新的東西(新知指西學),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主張與時俱進,中西結合。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種傳承、創新、求變的風格貫穿了他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另一處嚴復故居,系其老家祖宅,位於現福州市郊區蓋山鎮陽岐村。嚴復在郎官巷家中去世後(時年67歲),歸葬老家陽岐村北鰲頭山東麓。兩處故居及嚴復墓,均為國務院批准列入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