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倪瓒(1301年-1374年)</b>,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元顺帝至正初年,散尽家财,浪迹太湖。 <b>倪瓒笔墨特点</b><div><ol><li>具有很明显的魏碑特点。<br></li><li>师学北宋苏米和赵孟頫,结字善于顺应字形结构,是苏书的特点,以中锋直入,竖切入纸。<br></li><li>笔墨遒媚,写胸中逸气。</li></ol><p><b>倪瓒绘画特点</b></p><p></p><ol><li>景物渺远宁静、笔法简单、墨色雅洁,惜墨如金,极少设色,画中多不绘人物。</li><li>早期接受是董巨画风,如《六君子图》。晚年作品构图简远,多用侧笔皴擦,创立折带皴,形成独特风貌。</li></ol><p></p></div> 倪瓒款作品《林亭远岫图》 一、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幅《林亭远岫图》这幅作品的著录和收藏,通过网络和工具软件查到如下信息。<div><br></div> 1、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录中找到如下记录,编号为新00146657及该画的高清图与上图一致。也就是说该画目前收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 2、在《中国绘画全集——元2》卷中122图找到与该图相同的一幅画。<div>3、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19 故宫晋唐宋元》倪瓒作品中有记录如下“京I-783 元倪瓒 林亭远岫图”。</div><div><br></div> 4、清代吴其贞(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万历至清康熙年)所撰写《书画记》卷2记录如下: 5、赵氏《铁网珊瑚16卷》卷14是目前查阅与看到这幅画最完整的记录信息,画中的题跋都一一摘录。 6、倪瓒《清閟阁遗稿14卷》卷六,明万历刻本记录倪瓒为作此画的一些情景。 这段文字交代了“壬子九月望日...为写<b><u>林亭远岫图</u></b>并赋”,根据倪瓒的生卒时间,可以知道壬子九月因为1372年,也就是倪瓒72岁农历九月十六日。 <b><i><u>疑点1:《林亭远岫图》是癸卯(1363)岁夏五月初十作,还是壬子(1372)九月望日...为写林亭远岫图。</u></i></b> 二、我们看看这幅作品内容本身,笔墨和题跋。 1、从时代风格看,这是一幅典型的写意山水画,符合元代及以后文人绘画“不求形似”特点,与元四家通过萧疏、淡远、深厚、深邃不同境界的山水画,并在上面题识作跋,画面具有隐遁避世的意境。<div>2、从个人风格看,这幅水墨作品构图三段式,近景坡岸树石,临江一茅草矮屋,中景是茫茫江水、远景是逶迤起伏的小山,笔法看符合“景物渺远宁静、笔法简单、墨色雅洁,惜墨如金”,与倪瓒风格相同。</div><div>3、从笔墨细节看,倪瓒早年师法董巨,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披麻皴法,如早期作品《六君子图》、设色作品《水竹居图》,晚年自成一家,用侧笔皴差,独创折带皴,在其作品《容膝斋图》是典型的晚年壬子年作品。</div> 疑点2: <div><i><b><u><br></u></b></i></div><i><b><u>疑点2:作品《林亭远岫图》皴法和叶法与倪瓒其他作品有较大差别,与他中晚年作品风格不类。</u></b></i><div><i><b><u><br></u></b></i></div><div><i><b><u><br></u></b></i></div> <br><b><i><u>疑点3:作品《林亭远岫图》有12人共13个题跋,都是当时被称为北郭十友中的五人在本幅作品题跋,这是一种怎样的递藏关系。有高启, 徐贲、 张羽 、 吕敏 、 陈则等。却不见后世其他人员的收藏钤印。(画中有四个钤印,其中一只是王行,字王止仲,其余三枚不清晰不可考)</u></i></b> <b>综上,本倪瓒款《林亭远岫图》存在些疑点,不敢认同确定为倪瓒作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