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家长和亲爱的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今天普法教育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内的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的内容。</p> 网络保护 <p class="ql-block">第六十四条 </p><p class="ql-block">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第六十五条 </p><p class="ql-block">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p><p class="ql-block">第六十六条 </p><p class="ql-block">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p><p class="ql-block">第六十七条 </p><p class="ql-block">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部门根据保护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需要,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p><p class="ql-block">第六十八条</p><p class="ql-block">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相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p><p class="ql-block">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p><p class="ql-block">第六十九条 </p><p class="ql-block">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p><p class="ql-block">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应当在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安装渠道和方法。</p><p class="ql-block">第七十条 </p><p class="ql-block">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p><p class="ql-block">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一条 </p><p class="ql-block">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p><p class="ql-block">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二条 </p><p class="ql-block">信息处理者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p><p class="ql-block">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求信息处理者更正、删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正、删除,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三条 </p><p class="ql-block">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p><p class="ql-block">第七十四条 </p><p class="ql-block">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p><p class="ql-block">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p><p class="ql-block">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五条</p><p class="ql-block"> 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p><p class="ql-block">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p><p class="ql-block">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p><p class="ql-block">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p><p class="ql-block">第七十六条 </p><p class="ql-block">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七条 </p><p class="ql-block">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p><p class="ql-block">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p><p class="ql-block">第七十八条 </p><p class="ql-block">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和举报渠道,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诉、举报。</p><p class="ql-block">第七十九条 </p><p class="ql-block">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权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或者网信、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p><p class="ql-block">第八十条 </p><p class="ql-block">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显著提示的,应当作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户予以提示;未作出提示的,不得传输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p><p class="ql-block">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对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向该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p> 政府保护 <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一条 </p><p class="ql-block">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明确相关内设机构或者专门人员,负责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支持、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二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三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残疾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第八十四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托育、学前教育事业,办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母婴室、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养和培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的保教人员,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p> <p class="ql-block">第八十五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未成年人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p><p class="ql-block">第八十六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能适应校园生活的残疾未成年人就近在普通学校、幼儿园接受教育;保障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未成年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办学、办园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七条 </p><p class="ql-block">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校园安全,监督、指导学校、幼儿园等单位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建立突发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协调机制。</p><p class="ql-block">第八十八条 </p><p class="ql-block">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设置监控设备和交通安全设施,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第八十九条 </p><p class="ql-block">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支持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加强管理。</p><p class="ql-block">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学校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p><p class="ql-block">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p><p class="ql-block">第九十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提供卫生保健服务。</p><p class="ql-block">卫生健康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的疫苗预防接种进行规范,防治未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加强传染病防治和监督管理,做好伤害预防和干预,指导和监督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一条 </p><p class="ql-block">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分类保障,采取措施满足其生活、教育、安全、医疗康复、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二条 </p><p class="ql-block">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监护:</p><p class="ql-block">(一)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或者身份不明,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class="ql-block">(二)监护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三)监护人因自身客观原因或者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不能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监护缺失;</p><p class="ql-block">(四)监护人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照料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五)监护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需要被带离安置;</p><p class="ql-block">(六)未成年人遭受监护人严重伤害或者面临人身安全威胁,需要被紧急安置;</p><p class="ql-block">(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三条 </p><p class="ql-block">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p><p class="ql-block">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p><p class="ql-block">第九十四条 </p><p class="ql-block">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p><p class="ql-block">(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p><p class="ql-block">(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四)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p><p class="ql-block">(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五条 </p><p class="ql-block">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p><p class="ql-block">第九十六条 </p><p class="ql-block">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p><p class="ql-block">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七条 </p><p class="ql-block">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通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及时受理、转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鼓励和支持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平台、服务热线、服务站点,提供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咨询、帮助。</p><p class="ql-block">第九十八条 </p><p class="ql-block">国家建立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提供免费查询服务。</p><p class="ql-block">第九十九条 </p><p class="ql-block">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