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中午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试验田的景象,种植着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望着这一片杂交水稻,种植它们的人一去不返,而它们仍常绿在田间 全体默哀一分钟 袁隆平爷爷生前这样说“我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目的就是增产粮食,保障粮食安全。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获,每一粒粮食可以说吸天地日月之精华,附农民辛勤之汗水。科研人员想方设法钻研怎样提高水稻产量,哪怕提高5%-10%都十分不易!粮食增产是令人高兴的事!但当看到提高产量的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看看工厂食堂、酒店宾馆、学校饭堂,白花花的米饭倒在泔水桶里,太刺眼了!现在,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超过10%,大型聚会的浪费更是接近40%。虽然他们是用钱买的,但是没有粮食的时候,有钱又怎么样呢?过去说:两个金元宝挑不到一个窝窝头;20世纪60年代,有人拿着当时市面上面值最大的10元钱想要买一斤粮票,但是买不到。有钱也不能填饱肚子啊!”<br>提倡节约不是强制做什么,也不是要求少吃饭,更不等于缺粮,而是提醒人们铭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之诫,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对饥饿会有深刻的印象,我曾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在那个困难年代,粮食非常珍贵。因为经历过饥饿的痛苦,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br>“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位资深媒体人发文说道<br>昨晚,北京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或许,老天也是在哭泣吧。<br>就在过去这一天,两位国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享年91岁;一位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享年99岁。<br>有网友撰联曰:<br>肝胆相照,大医勤朴且济苍生命;<br>稻禾无忧,国士深耕尤思千万家。<br>5月22日这一天,应该是今年最让中国人悲伤的一天。<br>最感人的一幕,在长沙街头。当载着袁隆平的灵车经过,冒雨送别的人们,齐声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br>当灵车经过长沙市区,周边车辆一起鸣笛默哀。在一些特别的地点,人们纷纷献上鲜花,还有水稻,告别这位国之栋梁。<br>不由想起2004年,我还在耶路撒冷工作时为他拍过照片。<br>当时,以色列向世界顶尖科学家颁发有“犹太人诺贝尔奖”之称的“沃尔夫”奖。因对杂交水稻的开创性研究,袁隆平和当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坦克斯利,分享了当年的“沃尔夫”农业奖。<br>袁隆平很高兴地从以色列总统手里接过证书,还特意向我展示。他还和我们聊天,谈自己科研的艰辛和乐趣,让驻外的我们感到格外亲切。<br>一位非常随和的老人,尽管有着世界的声誉,但却没有任何架子。<br>除了“沃尔夫奖”,他还有很多很多的荣誉,但最高的荣誉,莫过于人们口中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解决了千千万万人吃饭的问题。<br>他曾发下誓言:我毕生的所有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br>他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br>这样的英雄,没有拿诺贝尔和平奖,那是诺奖没有眼光。<br>国士已去。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br>这是今年最难忘的一天,就在人们为两位国士痛哭之际,云南、青海山河震动,接连两场强震,造成多人伤亡;更离奇更让人痛心的是,就在这一天,甘肃举办一越野马拉松,却造成21人遇难……<br>天灾,我们不能完全避免;但人祸,如果有一点袁隆平的认真、有一点吴孟超的严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br>人们怀念袁隆平、怀念吴孟超,怀念的是他们杰出的贡献,也是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br>不由让人想起鲁迅的那句话:<br>我们从古以来,<br>就有埋头苦干的人,<br>有拼命硬干的人,<br>有为民请命的人,<br>有舍身求法的人……<br>历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br>这就是中国的脊梁。<br>他们确实是国之脊梁,看到不少人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但不管多么隆重的礼节,我相信,人们都早在心中给予他们国葬。<br>正如臧克家先生那首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中写道:<br>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br>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br>……<br>把名字刻入石头的,<br>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br>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br>到处是青青的野草。<br>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br>他的下场可以看到;<br>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br>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当你浪费粮食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那个蹲在田埂间、晒在烈日下的老人。<br>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br>国士无双,丰碑不忘,新青年当自强。<br>人就像一颗种子,我们都要做好种子。<br>无论是我们这一代,还是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要做一颗好种子,努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br>今天,有个在禾下乘凉的老人睡着了。放心,您的梦,我们继续追! 指导教师:王 婧<br> 作 者:孔德昕<br>素材提供:8.12志愿大队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