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党史,《简史》第七章第四、五、六部分内容,讲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2年十二大到1987年十三大的党史,主题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其中十二大总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十三大总结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由于前面有更加出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有八九政治风波和南巡重要讲话,所以这段时期的历史,显得比较低调,但仔细读来,可以发现有很多重大事件,可以说是用几年时间重构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基础及思想政治上层建筑,影响深远。如何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p> <p class="ql-block"> <b>一、明方向,定目标</b></p><p class="ql-block"> 首先解决路线问题,去哪里、怎么去。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由先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从指导思想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问题。十三大进而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温饱,二小康,三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 <b>二、改制度,建理论</b></p><p class="ql-block">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合法化、合理化。十二大修订党章,清除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纠正1978年宪法的缺点。两个根本大法的修订都体现出拨乱反正。</p><p class="ql-block"> 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制论,等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p> <p class="ql-block"><b> 三、推改革,求发展</b></p><p class="ql-block"> 这部分主要讲实践问题,怎么干。</p><p class="ql-block"> 1.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方面: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至1985年,实行27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不复存在;改变实行30多年的统购和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纳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市方面: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有的开始股份制改革尝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1984年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得出全新认识,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p> <p class="ql-block"> 2.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并加强它的组织;二是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副主席;三是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四是完善国务院领导体制,实行总理负责制,明确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模式;五是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包括人大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取消人民公社;六是十三大后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还有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和实践,后来是有所调整的,比如十三大提出的“党政分开”、“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支持厂长、经理负起全面领导责任”、“政府各部门现有的党组各自向批准它成立的党委负责,不利于政府工作的统一和效能,要逐步撤销”。</p><p class="ql-block"> 3.其他体制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减少工业产品、商品指令性计划和财政筹集资金;价格体系国家定价和市场议价“双轨制”;1985年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技术体制推出“863计划”,教育体制扩大学校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p> <p class="ql-block"> <b>四、调关系,促开放。</b></p><p class="ql-block"> 这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外交方针实现两大战略转变:一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改变战争不可避免并迫在眉睫的观点,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二是对外政策改变“一条线”战略,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作为新时期基本的外交政策。相应的,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减少军队员额100万。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在82宪法中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启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葡澳门问题谈判。在不断改善对外关系基础上,加大经济特区建设,加快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b> 五、抓整党,优结构。</b></p><p class="ql-block"> 这是自身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1983年到1987年开展整党,主要采取集中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有效果,但是不平衡,有的走过场。优结构主要指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设立中央和省一级设顾问委员会,1985年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退了65个老同志,新进91个中青年,实现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交替,类似的干部使用思路我们一直延续至今。十三大后启动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组建国家人事部,持续加强执政骨干队伍建设。</p> <p class="ql-block"> <b>六、新发展,新问题。</b></p><p class="ql-block"> 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上,贯彻不够有力,1986年底开始发生学潮,1987年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p> <p class="ql-block"> 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1984年下半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1985年紧缩银根、控制货币投放,结果反而影响供给,1988年夏季不适当的决定“价格闯关”,结果强化高通胀预期,引发全国性的挤提存款和抢购商品风潮,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1988年9月找准了方向,提出以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为重点,压缩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同时整顿新旧体制转换出现的混乱现象,特别是流通领域乱象,强调价格改革不能孤军突出而必须全面配套改革,特别注重深化企业改革。在我介绍的这段历史时间段中,国民经济发展难关未过,深层次结构和体制问题没有解决。</p> <p class="ql-block"> <b>七、一点感受</b></p><p class="ql-block">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老翻烧饼,但又难免矫枉过正,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螺旋上升。国家治理、企业经营,每一项工作都是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做出的任何决策,都应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社会的自然秩序,尊重民心民意,既要善于实践和调查研究,尊重并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把实践升华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