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无形,却又形状万千,故曰教育如水!教育者要学会成为水,如此才会流入学生心扉,形成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今日,偶然间在教学楼走廊发现一位神情麻木、沮丧的学生独自靠在墙壁上,问之,作弊也!言语中,充满了害怕,无助,遂与其谈心交流教育之。然,回教室复习,步伐轻盈,一股轻松自信的气质代替了刚才的无助、害怕。</p><p class="ql-block"> 犯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和主观行为,客观,无需累述,是自身能力与所做之事不匹配而所致;主观,虽可避,但错误成功结果的诱惑,侥幸心理的存在,总会怂恿自己去试一试,一失足成千古恨!</p><p class="ql-block"> 错误要有承担,按照规定可惩可罚,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必须秉持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的原则去教育,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未成年人,一群三观正在形成的未成年人,一群在犯错中成长的未成年人。被曝光的错误已然带来了精神的紧张,内心的彷徨,手足无措的慌乱和内心中我再也不敢了的真心表白,这样精神的自我惩罚和错误的自我改正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我们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这也为我们落实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教育原则的提供了水到渠成的机会,因为此时我们德育教育是孩子自认为抓住他们改正机会的最后一根稻草,会真正的把我们的教育听在耳,入在心,成为他们成长中最深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