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关键要素落实与反思”现场观摩会心得体会

胆子葵

带着责任与期望,我们兴奋地来到了“人间天堂”一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关键要素落实与反思”现场观摩会。走进“千课万人”的会场,春潮涌动,让人流连忘返的是这里,而不是“水花潋滟”的西湖。在这三天的学习中,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倍受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智慧的启迪。<br>在这三天里,有十多位全国著名教师为我们展示观摩课,阅读教学、绘本教学、作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亲眼目睹了让学生沉浸在诗意课堂的王崧舟老师;幽默风趣的何捷老师;朴素、扎实而有充满智慧的薜法根老师;独具匠心地渗透朗读指导的许嫣娜老师;“情智语文”的倡导者孙双金老师;全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名师的风采,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似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一、返璞归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br>“千课万人”这个活动是国家级的教研活动,它所体现的“生本课堂”将引领了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从这次活动,让我隐隐地看到语文教学应返蹼归真,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本次活动中安排了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浪淘沙(其一)》,文言文《守株待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它在指明方向,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语言的课堂,我们要回到古代,去感受古文的韵味,精炼而蕴味十足,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有意蕴。我认为让学生熏陶在传统文化中,去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语言魅力将是小学语文教学 的方向。<br>二、领略了大师的风采<br>大师的课就像是海市蜃楼,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如心灵的一次旅行。课之大气是只可远观而不可效仿也。<br><br> (一)如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他那深厚的语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那是一节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的课。王老师从阅读方法开始一步一步渗透,从读“掉风筝”,猜测词义,到读“拿风筝”,放过难词,再到读“风筝”,梳理情节。从聚焦人物,把握性格,到置换版本,初识知己,到最后的纵览知己,走进红楼。课堂最后,借助影视资料,再一次回归课堂中心为“女儿”立传,叹“知己”无缘。整堂课令人意犹未尽,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久久不能走出来。 (二)如孙双金老师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孙老师从“送别”入手,在理解诗题,了解诗人之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送别情,从“冰心”到“玉壶”,通过补充板书,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背后的深刻感情,课堂最后反复诵读,吟唱升华。整堂课一气呵成,感情随之荡气回肠! (三)如蒋军晶老师的《海的女儿》。蒋老师围绕“神奇”二字,先是让学生了解通话中的神奇情节,接着从神奇情节的童话语言,体会文中生动的充满感情的比喻句,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童话的神奇。最后蒋老师带着学生又回归神奇的情节,让学生思考小人鱼的三次选择背后的含义。课堂以“小人鱼到底在追寻什么?”落下帷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生本课堂”的展示<br>周一贯老师说:“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主学习,激发主动学习,以实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课堂。“在本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 三、“生本课堂”的展示<br>周一贯老师说:“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主学习,激发主动学习,以实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课堂。“在本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 我觉得别人的长处就好像是我们自己短处的一面镜子,我每听一节专家的课,就好像用镜子照见了自己的不足,用尺子量到了自己的短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们的专业成长来说,真的很有帮助。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也看到了那么多人,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对教育事业那么执着,对语文教学那么执着,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br>

课堂

老师

学生

语文

生本

教学

学习

千课

感受

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