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夏至主题活动—小班

颖兒💃

<p>东边日出西边雨,夏至刘郎已赋诗。</p><p>麋鹿朝阳双角解,雄蝉感湿翼张迟。</p><p>莲蓬擎举莺啼序,柳叶牵来鹊踏枝。</p><p>耕种忙完迎小暑,冗长白昼正当时。</p><p>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夏至吧!</p><p><br></p> <p>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p><p>一候鹿角解</p><p>二候蝉始鸣</p><p>三候半夏生</p><p> 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视频,了解三侯的具体含义吧!</p> <p>夏至的习俗</p><p>祭神祀祖</p><p>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p><p><br></p> <p>食麦粽和夏至饼</p><p> 江南食俗。《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p><p><br></p> <p><br></p><p>冬至馄饨夏至面</p><p>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p> <p><br></p><p>消夏避伏</p><p>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p> <p><br></p><p>夏至的游戏</p><p>活动一《自制小扇过夏天》</p><p>活动目标:</p><p>1.了解夏至节气的特点,知道为什么“夏至不过不热”。</p><p>2.了解有哪些方法对抗炎热,了解扇子的不同种类</p><p>3.学习用彩纸和冰棒棍制作小扇子的方法,锻炼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学会废物利用。</p><p>活动准备:</p><p>1. 正方形彩纸、冰棒棍、双面胶</p><p>2. 各种扇子图片(蒲扇、羽扇、折扇、团扇等)</p><p><br></p><p><br></p> <p>活动二《调皮的影子》</p><p>活动目标:</p><p>1. 了解夏至节气时影子是最短的这一特点。</p><p>2. 了解影子长短、大小变化的规律。</p><p>3.进行手影表演,锻炼手部肌肉。</p><p>活动准备:</p><p>手电筒、手影表演视频</p><p>活动过程:</p><p>1. 介绍夏至节气知识</p><p>据说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因为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在这一天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长度最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所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p><p>2. 做实验证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长短、大小之间的关系</p><p>——小朋友们观察过我们的影子吗?有什么发现?</p><p>——影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总是跟在我们身后,但它也很调皮,常常会变化自己的长短、大小,小朋友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吗?</p><p>(1)将铅笔竖在桌上,手电筒先从侧面照射,请小朋友们观察影子的长度,逐渐将手电筒太高,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p><p>(2)将手电筒固定在桌上,向墙面照射,手在墙面和手电筒之间来回移动,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接近物体实际大小。</p><p>3. 观看手影表演</p><p>(1)——影子真是太调皮了!不过他却是我们的好伙伴,有这么一群人和影子的关系非常好,还能让影子来表演节目呢!</p><p>(2)小朋友手影表演。</p><p>  小朋友们,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你们对夏至这个节气已经了解了,让我们去体验夏至的民间风俗,感受夏至的快乐吧!</p> <p>  以赏识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去关注、发现、激励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位孩子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p><p><br></p>

夏至

影子

小朋友

节气

手影

手电筒

了解

活动

太阳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