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卓越成长,路在何方</p><p class="ql-block">——记全国中小学名教研员卓越成长高峰论坛</p> <p class="ql-block"> 曾经自我调侃,我们“教研员”是中国特色产品。为何?因为别的国家没有“教研员”这个角色。虽然“教研员”可用英文翻译为Teaching researchers或者Teachers of High School,但是在国外却找不到对应的职业。特殊的身份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特殊的待遇,相反,在教师群体中,我们像无根的浮萍,任风吹雨打去。</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次在井冈山参加全省教研室主任培训,省厅领导为我们解读国家颁布的“顶级文件”。为啥称“顶级文件”?就是指国家层面针对教研工作及教研人员颁发的文件。会上大家欢呼雀跃,为国家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对教研人员的关怀。然而,仔细琢磨那文件,更多的是加强工作,更多的是对教研人员的高要求。再看“评特、评正高”,我们要比教师和校长高两级台阶,却要和校长拼五比一的名额。现实种种,再次让我体味”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p><p class="ql-block"> 平一平委屈的心,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研修。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从繁华的高铁站一路转乘地铁,再乘的士一路驶向僻静地带。穿过一大片一大片农苑,蔬菜基地,瓜果基地,工业园区,一排排厂房,一条条曲折的乡间小路,一路狐疑,心里发怵,难道遇上了黑司机?终于到达目的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酒店,附近没有景点,隔壁有个洪武年间的寺庙,可正封闭扩建修缮。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正好静心研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高峰论坛,吸引我的是两个名字和一个短语:顾泠远、李政涛和“卓越成长”。虽不能成长为卓越者,但卓越成长应是一生的追求。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研修,既“修学”也“修人”。这次研修的特色是,创新研修思路,从实际出发,注重资源整合;尊重参训者主体地位,理论和经验结合,辅以案例分析,帮助参训者掌握培训理论、技能与方法。五场讲座都指向“核心素养”、“课例研究”、“专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关于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何为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朱伟强教授首先指出传统教学的两种取向:基于教材和基于考试。杜威的思想支撑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疑似课程思维”响遍了全国上下。事实上,我们虽然换上了新鞋,但依然坚定不移地走在老路上。</p><p class="ql-block"> 让人称奇的是朱伟强教授举的两个例子:“导游的隐喻”和“驾驶素养”。简直太巧了!很多年前,我在平常的听课视导中提炼出一个论文题目——《不要做导游式的教师》,可惜一直没有动笔成文。然而,听了朱伟强教授的“导游的隐喻”我差点乐出声来。原来,我碰到的是蹩脚的导游。一个好导游是这样的:来到一个景区,若主要景点有ABC,导游大致介绍A、B、C三个景点,然后教游客路径,提合理建议,识标记,让游客自由游览,最后规定集合时间地点。由好导游联系到好教师:好导游给不同游客提供不同的路径;好教师给不同学生提供到达学习目标的不同路径。MY,原来可以向好导游学做好教师。</p><p class="ql-block"> “驾驶素养”更是形象有趣的例子。“驾驶素养”包括:安全驾驶(关键能力);礼貌行车(必备品格);尊重生命(价值观念)。然后通过一个交通案例,揭示一个道理——素养不是师傅能教出来的,不是都能用纸笔检测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学会“读书”(要有知识技能);学会“做事”(要有能力);学会“成人”(要有素养)。</p> <p class="ql-block"> 浅层教学是“教书”,深层教学是“育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由“教学论思维”转向“课程论思维”。它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革,也不仅仅是传统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必须是以课程层面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p> <p class="ql-block">关于课例研究</p><p class="ql-block">★什么是课例研究?(理念认知)</p><p class="ql-block">★如何做课例研究?(过程方法)</p><p class="ql-block">★为何做课例研究?(价值判断)</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关景双副院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教授,都重点讲了“课例研究”。</p><p class="ql-block">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研员,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听课、磨(摩)课。可是,没有基于教研的“磨课”研究,没有以行动教育为引领的课例研修,我们的劳动只是浅层的周而复始的重复。教师一茬又一茬,我们总是从起点出发,走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课例是什么?就是上好课的例子。课例去哪里找?去课堂找,在“评学论教”中找方法。只要是课堂,就有朴素的闪光的经验。我们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题,以观察点着眼,以观察和思考为手段,用课例说话,用实证说话。</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模仿别人的课堂模式,比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但最终我们还是“先教后学,回家作业”。为何总是“两张皮”?我们常常面对各种课堂模式无所适从,“生态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等等等等,就好比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知买什么好。关景双院长说,于漪老师的课是没有模式的模式。正所谓“大雪无痕,大道至简”,没有固定的模式,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奥妙自在其中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听评课时有人说,优点就不说了,说说不足吧。为何不说优点?有些优点也许执教者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加以理论分析,才能引导教师将优点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对于其他听课老师来说,也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对于不足,也应该是有方法地建议,有温度地表达。因为我们的老师需要鼓励,尤其在公众场合,更需要得到肯定,这样才能呵护老师投身教研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关于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自己拼命干</p><p class="ql-block">★走进一个团队,走上一个平台</p><p class="ql-block">★一而再再而三地传播</p><p class="ql-block"> 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道路在哪里?卓越成长就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对于我们“教研员”来说,我们必须扎根教师群体,扎根团队教研,扎根课堂教学。我们要在听中学,用案例示范,用实操历练,要在做中学,扎根课堂,同伴评议。只有在实践与反思中练出真本事。</p> <p class="ql-block"> 在专家的ppt上,终于看到了关于“教研员”的专业的解释,“教研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者,是将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关键人物。教研员是否具有清晰、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研究及教学设计经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引领当地教育教学方向、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学能手以及打造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解释足够高大上,好比国际博览会上中国特色产品旁边的介绍说明,瞬间让我感到自己职业之高尚,责任之重大,角色之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返程的高铁上,望着向前延伸的轨道,窗外瞬息变幻的景致,感受天地的博大,时空的纵深,一切都那么渺小,人间什么是最值得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