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山清修

东风

<p class="ql-block">  我这是第二次来卦山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和爱人驾车从太原回来,兴致所致,绕道而行来卦山看看。但那次是何年、何月、何日来的,看了什么,想到什么,竟然没有丁点记忆。而且那时走过,也竟然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卦山,于我来说,仍如一个没有去过地方的地名而已。</p><p class="ql-block"> 想来,卦山那时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我留下记忆的。</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为,佛道清修之地,必然是山清水秀、虫吟鸟鸣的风水宝地。既然是风水宝地,有山有水、树木葱茏、曲径通幽就是必然的。然而,山西大部分佛道圣地,却总让我找不到风水宝地的半点影子。五台山、恒山悬空寺,总觉名不副实。童山秃岭几乎就是山西北部山脉的代名词。即使有些许树木,也是那种在风沙寒凉侵袭下生命力顽强的低矮乔木。山西北部的山脉几乎都是沙石山,要让山清水秀起来,是真的有点勉为其难。</p><p class="ql-block"> 卦山,正是很不幸的成为吕梁山脉沙石山地段的一处。远观,除低凹地带有些侧柏之外,山顶、山脊就很难找到树木的影子。同为吕梁山脉的道教圣地的北武当山,虽也是沙石地段,但武当山山势雄宏,怪石嶙峋,有几分华山的余韵。北武当山成为道教清修之地,还有几分道理。而卦山山势低矮,山不清、水全无,道家何以选择作为一处清修之地,我是真的有点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 卦山所有寺庙都建筑在一个山洼里。自然是有树木的地方。入口处,自然耸立着巍峨的门票售卖点。把佛道清修之地作为敛财场所,我老感觉这与佛道初衷背道而驰,是必须嗤之以鼻的!但不管如何鄙薄,留不下“买路钱”你是休想踏入半步的。</p><p class="ql-block"> 巍峨的门楼顶上书“山形卦象”四个大字。我惊异的发现,此牌匾竟是华国锋书写。卦山入口右侧是华陵。看来华老对卦山情有独钟,尽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清修之地。而此时,我似乎有点明白道家把此处做清修之地的缘由了。看来卦山于道家来说,其形如卦,必有灵异。道家把此处做清修之地,也就合理起来。大约,卦山也由此得名吧。</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门外面,我仔细看着卦山的山形地势,但怎么也没看出来哪“八卦”了。看来,凡俗夫子的我,肉眼凡胎的拙智,是不可能参透其中玄妙的。</p><p class="ql-block"> 停车场车辆寥寥无几,而且都是山西的车。看来,卦山是墙里开花墙里也不怎么红的。这和五台山、悬空寺时刻人满为患的景象相去甚远。里面的游人三三两两,也就没有了喧哗的吵闹。这让巍峨的门楼多少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偌大的停车场里和周边,没有如蜂般兜售香裱和兜售纪念品的商贩。在上山入口处,只有一两家小地摊。这让我多少有点诧异。</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巧的交城本地导游小姐正在给几个人讲解。我只是偶然听到一句说卦山柏树的纹理都是朝一个方向扭的,其他的再没兴趣去听。凡名胜古迹的传说,大都牵强附会。事实上,在上山的路上,我看到好多的古柏,虽然都有《西游记》里成妖成怪的基础特质,但其纹理,也只有少数的看起来有点扭得不正常。倒是这些无数的侧柏,其古朴、参天的古香古色,让人有了神圣的感觉。而这里柏树的自成仙境,在外面、在远处是绝难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寺庙都在半山腰或者快到山顶的地方。我对寺庙不感兴趣。看到向右的方向有个“卦山书院”的路牌,就拾级而上,想去看看山西书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看过江南的书院,大多规模宏大,格局精巧,幽静而书香浓郁。当进到卦山书院的时候,有了与江南书院大相径庭的感觉。卦山书院虽是读书的地方,其实看起来很有点像道人的居所。虽有几进院落,但都像有个厢房的大通道。作为道士清修之地,不失幽雅而庄重。但作为书院,就多少缺乏点大气与活泼。想来,江南才子辈出,能人遍地,从这书院的格局上就能看出点端倪。在书院的第三进院落的右厢房里,隔门看到一位老先生正在凝神静气的练书法。大约是发觉门口有人,老先生抬头温和的问候了一句“你好!”,然后又低头书写起来。对于书法,我一窍不通,但看到老先生的儒雅随和之气,想来其书法大抵也会有淡淡的清修之风。老老先生把写好的两张条幅放到窗台通风的地方,我看到是“顿悟”、“静修”四字。我突然觉得,此书院一人、一桌、一几、一笔足矣!大概,小巧的卦山书院向来就只能容纳这份顿悟与静修吧。</p><p class="ql-block"> 书院出来,抬头望向高处的寺庙,也是红墙碧瓦。但可以看到规模都很小。就连最大的天宁寺,望去也只是一隅之地。卦山小洼,容不得恢宏。</p><p class="ql-block"> 洼里柏树盘虬嶙峋,姿态各异。棵棵仙风道骨。让人想起佛祖两边的十八罗汉。佛道虽然殊途,但劝人向善与清修却同归。树下一片阴凉,坐在石上,便有了想打坐参禅的想法。最初是哪位仙长发现此处并定居清修,不得而知,但估计他也有此时我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不想去山上寺庙,就信步返回。在出口的小摊前驻留片刻。小摊上就几样纪念品和几样饮料什么的。摊主是一中年瘦小男性。看到有人走过来,只是笑笑点头。没有问询要什么,也没有介绍他的商品。他没有声嘶力竭的兜售,反而让我不适应起来。买了一瓶饮料,算是对这小贩善意笑容的一点善报。我想起了在学校时交城来的同学。交城同学说话绝没有北方人特有的刨地般的重音,轻盈而抑扬顿挫。而与这轻盈相伴的,就是这份随和的笑容。我又想起了华陵下,华老的铜像。华老看上去有更多长者的安详,看不到一个曾经政治家的凌厉。我似乎有点明白华老为何要回归卦山的心愿。这里的随和,这里的一洼古柏,这里的拒绝尘世,让这里有了一片尽可能的清静。而我也似乎明白了,所谓的风水,其实不是什么山清水秀,而是这份不疾不徐、不急不躁、不争不斗的平静与随和。</p><p class="ql-block"> 看过好多风景名胜,大多都忘记了里面的景致,有的连名都忘了。大约当初看景仅仅是为看看而已,就像看到有人从身边路过一样。第一次到卦山,估计就是“我曾经来过”的想法。而要记住一个景致,需要去理解。只是人的心境不同,理解角度不同,理解出来的境界自然不同。我没有“这世界,我来了!”的豪情,我只是有一份“我去了”时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曾在卦山清修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