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5月16-19日,4天重庆游,从成都出发的复兴号高铁车厢几乎是空的,19号我们回成都全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1997年3月14日,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庆市常住人口32054159(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沙坪坝车站到解放碑的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碑步行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碑,因为光线我们取的这边景,一个当地人好心的给我们说那边才有字是正面,但那边照出来黑黢黢的嘛,呵呵😄,还是用这张照片,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是</span><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泰艺术中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CBD核心地带,地处临江支路,江家巷、青年路和邹容路合围地段,用地面积达到2.91公顷。 国泰艺术中心由国泰大戏院和重庆美术馆组成,是十大文化公益设施项目。2006年9月正式定名为国泰艺术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到的当天晚上一直走到重庆熄灯(城市灯光秀晚8-10:30),在朝天门来福士附近只好打的回酒店,等了半天都没有,倒是有不少私家车(冒充滴滴吧来问我们走不走),看了一下后只好上了一辆车(说实话重庆出租车很不规范听说不远就找个借口不载),上车后和司机聊了一会,我说其实这里离解放碑很近,只是我们今天走得太远了,实在走不动了(回去后一看当天走了3万多步刷记录啦!),司机说虽然不远但都是上坡路,我们重庆嘿大,北京加天津再加上海都没有重庆大,我们重庆有3千多万人口,我说重庆有那么大吗?我居然第一次听说,我说回家要查一下,刚才我真查了一下,发现重庆那个司机崽儿乱说,北上津三市面积有近34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千多万人,这崽儿是无知还是爱吹牛呢?(重庆有8.2万平方公里,人口3千多万),这些数据都是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早晨在解放碑发现还有棒棒,我以为随着城市发展棒棒军已经消失了,突然看到还挺惊奇的</b><b style="font-size: 20px;">(</b><b style="font-size: 18px;">组图第九张</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市人民大礼堂,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伦敦大学编写的《世界建筑史》中,首次收录了新中国建国后的43项工程,其中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夕阳西下时的大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晚上8点后大礼堂在灯光的照射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天天气太好了,我在同一个位置三个不同时间照的大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碑夜景,是我们下榻的酒店26层楼上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李子坝轻轨站,是网红打卡之地,观看轻轨列车穿越大楼,这也是全国只有重庆才有的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偶然的机缘巧合之下,有网友将李子坝轻轨穿楼的视频发布到了网络之上,在短视频平台的无心助推之下,李子坝轻轨穿楼,一夜之间就火了,原来轻轨还能在天上走,而且竟然从一栋居民楼当中穿过。很多人因为这一段视频,纷纷前往重庆一探究竟。这突然暴增的人流量,让李子坝轻轨站有些措手不及,为此李子坝将人行道加宽了修建成观景平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图就是加宽的人行道,现在是李子坝轻轨观景平台,每天人都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轻轨穿楼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从川美回到解放碑的路上,先坐823路公交到杨九路下,再到杨家坪坐轻轨回解放碑,途中轻轨经过李子坝车站,我们坐在轻轨司机后面车厢,亲身体验了一下列车穿过大楼的感受,和列车穿过山洞一样,没有外面看到“刺激”,呵呵😄,这也是不一样的重庆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去鹅岭二厂的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轻轨在我们头上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渝中的「鹅岭二厂」,是近两年来爆火的文艺地标,特别是在这里取过景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后,鹅岭二厂更是变“网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提起二厂年轻人鲜为人知,但在老一辈重庆人心里它是神一般的存在,这里曾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专印钞券、税票、邮票等有价证券和政府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9年迁至台湾,1953年成为重庆印制二厂,曾是重庆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业的彩印巨头,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在重庆但凡是带色的纸片儿,差不多都是由二厂印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这里被称为「二厂文创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2006年,由重庆市政府总投资3.85亿元兴建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洪崖洞有一处“洪崖滴翠”搞了一水帘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洪崖洞楼上看到下面来游览的人群,人气旺盛,在新冠尚未稳定时期其实有点后怕,我们赶紧离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千厮门嘉陵江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歌剧院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歌剧院还是夜景好看一些,白天看,呵呵😄,一般般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远处就是建在朝天门上的来福士高楼,楼下是沿江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7号早晨我们去朝天门的路上,这一段路很漂亮,远处就是来福士高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是朝天门1号码头,原来的门被换成了这个高楼,感觉有点“怪”,可能是朝天门被先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里是两江——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会馆:</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是从中国明朝时期诞生,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的一种特有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多的是将同一类人聚集在一起的纽带。最初的会馆,也被称为试馆,这里的“试”,指代的就是古时候的科举考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湖广会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湖广会馆位于东水门正街4号,是4A级旅游景区,其上方就是东水门大桥,旁边还有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水门城门。湖广会馆始建于1759年,在1846年得以扩建,整体占地面积达到了8561平方米。这座兴建于清朝的会馆,其主要功用自然不是为了方便各地考生,而是给外来移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湖广会馆也是当年湖广填四川后移民所建,能保留完好至今也不容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东水门遗址,现在仅存很小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东水门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东水门大桥和洪崖洞的千厮门大桥是一对姊妹桥。一座连江北,一座连南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湖广会馆出来在东水门大街附近见到索道从我们头顶经过,一路走到新华路乘索道处,那里等候的人很多,如果排队需要等1个小时后,我们不想等就放弃了这个旅游客必“打卡”网红地,我们坐车上南山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桷垭在重庆人的心里,是一个更具有历史感的名字。而这条老街,也伴随着黄桷垭一同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到黄桷垭老街,就必须要说与之相连的黄葛古道。相传,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由如今的上新街到黄桷垭的这一条山路。无数的商人、挑夫、马帮都通过这条山路与外界相互联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而作为山顶歇脚之地的黄桷垭,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黄桷垭老街,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人文建筑景观。只不过,这些都逐渐沦为旧址或者遗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黄桷垭老街的斜对面,就是重庆的一所高等院校——重庆邮电大学。因为海拔高度的原因,重邮也被称为重庆的“最高”学府。而黄桷垭老街,因为独特的历史风貌,成为了重邮学子的免费素材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媒学院的同学,时常会以此作为素描、摄影等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而更为重要的就是,穿过老街,就能够直达黄葛古道,在堵车的时间段里,通过黄葛古道上下山,是大家更优的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桷垭老街的邮局,是我二哥那些年在此居住的时候给妈妈寄信的地方。60年代初我二哥川大毕业被分配到重庆机械研究所,那时我很小每次二哥回成都休假就不愿意回到重庆,我父母都会劝,整个60年代到70年代一直到结婚都住在黄桷垭,我二哥说当年他们住在这里公共汽车很少,道路很烂汽车摇摇晃晃的爬上山,每当说起他就说“这就是我必须要回成都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是这条老街,我二哥说他们每一周都下山到老街上买菜和一些生活用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走在这条被翻新修整过的老街上,想起我第一天到解放碑时觉得重庆很不错,爬坡上坎走了一天后那个感觉荡然无存了,就一个字“累”,对旅游观光来说重庆很漂亮,如果生活,对于我这个在平原底部长大的人,确实有点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次知道三毛1943年出生在重庆南岸黄桷垭,1949年三毛5岁才离开去的台湾,呵呵😄,这历史当年在黄桷垭居住了10多年的我二嫂说“不知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侄儿的母校—黄桷垭小学,现在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我二嫂曾经工作的学校原来叫重庆四中,现在改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学校在山上,他们一家当年就住在学校里。我记得我侄儿小时候,我们问他住在哪里,他奶声奶气一副重庆腔调“山上”,30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真正的知道他说的“山上”在哪里,黄桷垭除了房屋翻新了,其它都差不多,上山只有比较少的公交车,我们没有经验,汽车上山一个急刹车差一点把我们摔倒,所以我说对于我一个平原底部长大的人,如果有选择我还是回成都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13年,重庆富商黄云阶在黄山购地修建宅邸,“黄山”之名由此而来。黄云阶对黄山进行了多年的营建,修筑了别墅、道路、石径,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庭院绿化,除保留了原有的森林植被外,还从外地移栽了许多珍贵的树种,如铁树、丹桂、桂花等。已形成了树木参天蔽日,环境高雅清幽的避暑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侍从室从富商黄云阶手中购得黄山。蒋介石入住黄山后,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新建了防空洞和部分辅助用房,遗址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状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岫楼(蒋介石官邸)、松厅(宋美龄别墅)、松赖阁(宋庆龄别墅)、侍从室(蒋介石警卫人员所居住)、孔园(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的别墅)、望江亭观景点、防空洞、发电机房。由于我们去的时候都下午5点了,许多馆5:30关闭,我们匆匆忙忙地看了上面文字的几个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上,2003年7月建成,包括一棵树观景亭和野外休闲区, 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是来渝宾客观赏山城夜景的一大佳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下面几张夜景都是在南山一棵树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夜晚灯光秀晚8点开始,10:30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在南岸看对面渝中区的夜景,非常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和对岸的渝中区比较,在南岸一棵树平台看左边南岸是一片黑黢黢的,光彩工程主要在渝中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南山一棵树拍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网红打卡的“皇冠大扶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皇冠大扶梯,是重庆的一个路口大扶梯,连接了两路口和重庆站(又名菜园坝火车站),是重庆特色交通之一。单程票价2元。 该扶梯1993年2月动工,1996年2月18日建成运营,全长112米,宽1.3米,提升高度52.7米,倾斜度为30度,每秒运行0.75米,全程运行2分30秒 ,由上、下梯和备用梯共三台扶梯组成。每台最大载客能力为13000人次/小时,是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山四路:一转进这里就被它的幽静和满屏绿色所吸引🌳,这是一个让你遇见它就能立刻让你心静下来的地方。两旁的黄桷树层层叠叠,仿佛一条绿色隧道,两旁的众多建筑青砖黛瓦、拱窗拱廊,走进这里仿佛时光静止。这是重庆唯一不通公交车的马路,但有地铁站。作为历史街区,中山四路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重要文物,从街口到街尾短短不过800多米,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都集中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条路也是重庆市府所在地,整条街都被翻新了,感觉和中国所有城市道路差不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墙缝里长出来的黄桷树,很有艺术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家岩书院,清朝末年这里最初就是书院,后来被附近天主教加尔默罗女修院改建为新式学堂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讽刺的是抗战期间,这座大门上书:从善如流的书院被征用成为“国民政府警察局”,1949年后又改成曾家岩派出所,然后是大茶馆,到如今的回归,正如门口对联写的那样:</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见下九张组图第一张门口对联)正途一直都在那儿,貌似多少年来并无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公馆正在维修不能参观,我们就到隔壁的曾家岩书院,这里原来是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山三路,以为就在四路旁边,重庆的路不像成都是井字型四通八达,去三路还要返回来的四路口,在过马路才是三路,我们以为宋庆龄故居在繁华的三路上,结果百度把我们带进一条烟火味盛浓的小巷里,我们走过了故居都没有发现,百度又把我们带回原路才发现,故居在一堆沿街小吃面店中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庆龄故居为抗日战争时期(1942—1945)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曾两次来到重庆,在重庆生活、工作四年多。1940年3月31日,宋庆龄在她两姊妹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是当时传媒议论的中心。但是,宋庆龄决定赴重庆,不是因为三姊妹的私人关系,而是为了联合抗战,是用行动实现其团结、统一、联合抗战的理想。宋庆龄在《渝行观感》的谈话中阐明了她的这一观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辖区,起于黄桷坪铁路医院,止于501艺术库,全长1.25公里,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群。整个涂鸦工程共有800余名工人、学生和艺术家参与制作,花费各色涂料1.25万公斤,消耗各类画笔、油刷近3万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去时正值整条街在升级打造中,沿街楼房都被封闭打造中,只有川美学院对面有一块区域能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是网红打卡地,说实话没有网红们,作为外地人我们也不知道,有人鄙视网红,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那到一个城市能看啥呢,有些打卡地都是所在城市的特色,旅游人来看的就是不一样的风景哈,所以在此感谢那些第一次把不一样的风景发到网上的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花哨的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交通茶馆位于黄桷坪正街,离川美很近,是重庆唯一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里面有喝茶聊天的、打牌玩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茶馆不大,老式木架结构,房梁参差不齐,灰黑的砖瓦和斑驳的墙体透露出独特的年代感。这样有厚重城市气息的茶馆,贯穿着老黄桷坪人的日常生活,早上第一壶茶的水要自己烧,几十年如一日,好像那些好奇的游客、拍戏的剧组、拍照的摄影师都和他们毫无关系又和谐相处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是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去重庆一定会到磁器口古镇看看,这也成了必须打卡之地,我说过凡是去古镇的一定会有这个感觉,中国古镇都差不多,第一“翻新如旧”,第二商店如林,第三人流如织,知道这样还是会去打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磁器口古镇老街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重庆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景点有钟家院、鑫记杂货铺等,曾被赞誉为“小重庆”。这种繁荣,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老重庆”的脑海中。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8年,码头移至汉渝路,磁器口过去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为了保存这片蕴藏丰厚历史和文化的遗迹,政府采取培修和恢复明清建筑风格进行开发,将磁器口古镇建设成为了民俗文化街区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磁器口古镇的钟家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爬坡上坎是重庆山城的特点,以至于我后来看到梯坎脚都提不起了,呵呵😄,快乐并累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磁器口面临嘉陵江,从老街后面就可走到江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宝善宫修建于清朝年间,其建筑与道家“金、木、水、火、土”的阴阳五行观念相符合。大门不在道观轴线正中,而是偏向东南,面向嘉陵江,依道家水火相克理念,寓意木房子怕火,便用水来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宝善宫天井开阔,呈阶梯形,中间有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拜台,以前的善男信女都在这里跪拜上香,祈福求愿。拜台上还有一口井,井内之水称为神水,每次跪拜后,都要用神水净手,再到大殿叩头许愿,这样才会灵验。虽然这是迷信的说法,却体现了当时的风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磁器口古镇是一个有1000余年建镇史的民俗文化古镇。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前后两条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正街、老街”。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网红春卷爷爷,老人信道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磁器口后街是新建的一条仿古街道,也是游客坐地铁到此进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夜四天我们结束了重庆游,19号下午我们在沙坪坝车站乘复兴号回到成都。想起我们刚到重庆那天问路时,那位大哥问我们呆好久,我们说四天,他很惊讶地说要耍那么久啊,感觉我们脑袋进水了一样,潜意识是重庆有啥可玩的嘛,成都到重庆1个小时就到,当天来回都可以。呵呵😄,是的,可能很多成都人和重庆人都选择这样。我从90年代初就是这样,觉得重庆没有啥可以玩,一般都是住一夜就回去了,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重庆,这次是突然想去玩一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实话重庆确实很大,到每个区都会爬山过江,并不是要去的地方都很方便,需要爬坡上坎,坐公交走得少但花的时间很长,坐地铁或轻轨快,但走下去路长还经常换几个扶梯,也很烦。几天下来,对于我在平原底部长大的人确实感觉累🥱,真心觉得重庆人不容易,地理环境就这样,还有几个月的酷暑,爬坡上坎就流汗还有高温。我二嫂是重庆人,在80年代她就和我二哥回到了成都,她说现在她回到重庆妹妹家几乎就不出门了,在成都平原几十年已经不习惯那样的爬坡上坎,加上人老了走路本来就累。重庆值得花几天时间认真看,除了新打造的新重庆,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还有重庆的老街和号称“小重庆的”磁器口,四天行程,来去匆匆,虽然很累,作为游客重庆很漂亮!不虚此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此谢谢朋友—重庆的韩姐姐,行前她为我的行程提供了旅游线路,也告诉我住在什么地方方便出游,坐什么样的车最好,到了重庆还给我联系,建议去什么地方去看看,虽然重庆离成都不远,但我非常不熟悉这个城市,这些帮助为我省了不少事情和体力,再一次非常感谢!同时也谢谢我二哥对于我们重庆之行提供了非常及时的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有同伴,我将用美篇记录下来,这是我的习惯,如果我一个人去,可能会拖很长时间或都难以完成✅,我去年的云南游,至今一个美篇都没有出,生命之旅,有图片有文字记载,也是一种乐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