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故乡见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对故乡就有多少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末回故乡省亲,去看望一位91岁高龄的长辈,虽未谋面,却也收获满满,知道了他近来生活的点点滴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亲情伴随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辈是位退休教师,德高望重,老伴去世多年,因个人身体偏胖,加上男人特有的不爱做饭洗衣、而又偏爱喝酒抽烟的习惯,便在几个儿子家对月轮流伺候。这一轮流就是数年,自己满意,儿子儿媳们也没有半句怨言,与几家晚辈在一起安享晚年,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都说人上了年纪,会有两个“特点”被后人谈及,一是手头越加的紧,不愿意松开自己紧握攒钱的手,被人嬉称是“抠门儿”;二是对个人生命的看重,一点儿小毛病,就闹着让孩子们去药店买药吃,给他们买的药越多,就认为晚辈越孝心,被人称作“怕过鬼门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天中得知,以上老人的两大“看点”在这位长辈身上也得以凸显。他教师身份,退休津贴应该在四千元以上,除了每月轮流谁家,给这家儿子1000元生活费外,其他钱再无外露,就连最喜欢的人也别想多得一分钱,更不要说银行卡放在哪里了。但是,只要他头痛发烧,对外出者必逢人就说:“记着回来给我带药啊!”。所以,每个儿子家的冰箱里、柜子里以及他睡觉的床头边都是数不清的药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老人的长媳说,老人因为胖,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伴有关节痛等疾病,这些常备药是不缺的,血压计、体温表常伴左右;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现在农村条件也好,大鱼大肉随便吃,零食天天有,白酒顿顿三两杯;为了给他带来快乐,专程从外地买回播放机听戏听歌,曾孙们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围在老人跟前唱首歌,图的就是怕老人寂寞,让他天天在快乐中生活,让他晚年没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家庭的亲情所在是靠传承的,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一代一代都幸福无比,哪儿还有人生寂寞?哪里还有病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教育永无止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老家,我们张家是大户人家,遇到自家族人很是正常。我去的邻家就有一个年近80岁的奶奶,听说我回去了,乐呵呵的走过来与我拉家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吧!这位奶奶的身体这么刚强,又这么健谈,记忆力如此惊人,竟然还记得我的乳名,就连我爷爷奶奶在动乱年月别人给上纲上线找的歪理邪说也记得。我们寒暄的话题就越来越近,她说:“我虽然比你的奶奶小30岁,但我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她会说英文,会背诗词,一肚子文化,没有派上用场,真的太可惜了。……”接着她又说,正因为你奶奶文化高(1931年就读于河南省立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所以她把自己的子女都教出来了,都脱离了农村,现在都留在大城市里,一代一代的都有文化。我们就比不了她,没文化,孩子们也没走出大山沟,跟着受罪。我还听说,现在你们也重视教育,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了咱张家晚辈中有出息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天得知,这位奶奶虽没进过学校门,可她分析事物的道理不是一般的深刻。能在拉家常中提及教育,后悔自己没文化让下辈人受苦,这是那个岁月多么值得深刻反思的社会现实啊!同时,她分析了无法完成孩子学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里穷,拿不出钱来让孩子们学习;另外就是子女多,保证不了每个人都能上学;三是没思路,找不到挣钱的门路;四是与其他家庭攀比,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不去学校读书,咱的孩子学不学也无所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啊!那个时代的生活实在太穷了,没有生活来源,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没有像样的衣服,粮食不够吃,命就难保,哪来的学习环境。如果父母亲这一代目不识丁,看不透社会现实,对教育不投入,子辈当然就会放弃学习,那么,他们的后辈认识也上不去,仍然不把学习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得来的仍是孩子走不出大山,看不到希望,又放弃了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一代代人文化程度低下,就很难有成就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听了那位奶奶的话,我思虑良久,回味多时。我告诉她,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每个家庭都要把教育列入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西方国家为什么发达?因为他们的教育水平高。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等各个方面领先世界。在西方国家,大部分人都有着大学甚至更高的学历,而中国呢?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0052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71634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9658828人,这其中的大部分人有着中学及以下的学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下去?靠教育。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创造力,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但是,中国的近代发明却是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没有激发出来,怎么激发?靠教育。中国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发,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人才怎么培养?靠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国家的强盛兴旺离不开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恳望不久时日,那个奶奶唯一读大学的孙女能辉煌起来,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彻底改变家庭几代人因失学而走不出大山的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勤劳改变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眼下正是插秧时节,真是不凑巧,从长辈家出来后,我连续走进几家探望都空无一人,有的在田野劳作、备耕,有的在菜地补苗,一片忙碌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叔伯弟弟万军是个远近闻名的勤劳人,干农活的好把式,精耕细作样样精通,机械设备门类齐全,承包了邻里的一百多亩土地,我打电话这份儿他正在田间排秧,请来十余个劳力帮工插秧,相信今秋他家又是一个丰收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菇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珍贵的食用菌。香菇的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具备投资小、见效快、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营养高,还有药用和保健价值,更是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万军弟是种粮大户,也是当地种植香菇的技术能手。因为有十多年的香菇种植经验,加上为人朴实,勤劳肯干,从贫困村里脱颖而出,把种植香菇作为家庭的收入主产业,从制棒、养菌到出菇、销售,自己摸索出一套发展香菇种植的好方法,不仅备受社会关注,也为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带了个好头。仅此一项香菇种植,每年可为家庭增加收入达十余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勤劳换来万担粮。在田间劳作,虽说是个体力活儿,但是很充实,既有收入,又锻炼身体,实现了双赢。把脚插进泥土里,劳动人民的本色不变,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离开老家已三十余年,虽对家乡发生的事儿皆有耳闻,但深入其间真切的了解家族还是第一次。由此我想,越是踏入,乡愁越浓,家乡的人与事儿越清晰,才越能感受到那泥土的芬芳。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鲜活的,具有感染力的,入目难忘的,回味无穷的。勿忘乡愁,记住乡音,用赞许的目光回眸田畴,感恩这大千世界,活出快乐与深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