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乌蓬船。小桥流水有人家,斑驳的老墙有故事……这描绘的是历史悠久,古韵今风的苏州,是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的地方,是随手一拍都是美景,令人神往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 山西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校区一行31人,跨越千里,满怀期待,非常有幸来到山水秀丽、人文荟萃的苏州,参加了第3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 本次活动在苏州湾实验小学礼堂举行,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一堂,领略全国名师专家老师们的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 以“积极生长好课堂”为主题,名师们在观摩课上个个身怀绝技,游刃有余,循循善诱,各有特色,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深厚的学科底蕴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场视听盛宴,也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邂逅名师 遇见经典】</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吴永军 报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前提下,吴老师强调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在阅读策略的教学中也要以教材为基准,注意教材的梯度性和连续性。根据多元化的目的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卢佳芬 观摩课《雷雨》</span></p> <p class="ql-block"> 卢老师以精准的教学目标,精简的教学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灵动课堂。“用得好,用得妙,用得呱呱叫”教会了低年级孩子的文字审美,品味了文本的用词之精妙。课后,卢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理念,她提倡追求开阔而精致的语文学习,而不应是碎片化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崧舟 观摩课《红楼春趣》</span></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引导学生从单元“交流平台”梳理出古典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并把方法巧妙地融入到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在读选文片段突破字词难点的同时,适时点出课文的内容情节。他不断创设情境和追问,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共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能力。王老师工整的板书示范,深情的朗诵指导,唯美的诗词融入,用语言文字之美感染着学生。无处不彰显着语文的诗意,教育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菊荣 报告《为新时代造就“积极生长者”》</span></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报告中提出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民族需要怎样的人,这是所有教育者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元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的顶层问题,是教师工作的方向与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如何校本化地回答“培养目标”问题,非常必要且紧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朱 煜 观摩课《颐和园》</span></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根据本文特点和学情,将单元教材重新整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他巧妙运用“性别”,引导学生领略和体会颐和园的“柔美”。他将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句段的教学,以无痕的引导,把比喻句、总起句、过渡句等通过对比阅读落在实处。通过朗读感悟,引领学生体会景物之壮美,之柔美,达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孙双金 观摩课《芙蓉楼送辛渐》</span></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将课堂的重点放到了对诗文的解读上,直接把“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呈现在学生眼前,用他一贯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挑战难题。本首诗的“眼”就是“问”。从诗人的视角来思考,抓住了这个诗眼,才抓住了诗的灵魂,孙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王昌龄就生活在今天,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薛瑞萍 报告《图画书里的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图画书,尤其是经典图画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语言的精粹。最简单的故事,最简单的对话给了读者极为开阔的思考与想象空间。现在很多的图画书中将传统故事再创作,配以可爱蠢萌的卡通形象,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又不失幽默和诗意。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想象力。图画书朗读的诱人之处即在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情节,看见丰富的多层的意蕴。越简单越珍贵,越简单越神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周益民 观摩课《蚂蚁旁》</span></p> <p class="ql-block"> 《蚂蚁旁》一课并不是来自于传统教材,而选自朱赢椿的散文集《虫字旁》,由三篇小短文组成。周老师认为“散文最能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需要具体的情境和画面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是整节课的核心所在。通过读出画面,获得形象;读出情感,选择配乐;读出动词背后的“声音”,展开想象;到最后给蚂蚁颁奖,突出个性。整节课都围绕着诵读展开,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让学生发现了这个可能被忽略的精彩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肖培东 观摩课《表里的生物》及报告《让学习真实地发生》</span></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从标题切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并用多种方式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以换词连成句子方式和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故事。然后他带着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关注对话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表的渴望、好奇,感受到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魅力。切入巧妙,环环相扣,活动自然充分,朗读贯穿始终,既有语文味又不失思想性!教学推进看似轻松,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诸向阳 观摩课《“诺曼底号”遇难记》</span></p> <p class="ql-block"> 诸老师善于引导孩子朗读,在课堂中抓住典型段落反复赏析品读,在充分的读中,感受场面的悲壮,船长的威武高大。学生真正把书读到了心里,船长的形象也走进了学生心中。他从文本与生本出发,设置了两大冲突。让学生急于探究,无须老师的动员,学生已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学习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许嫣娜 观摩课《雷雨》</span></p> <p class="ql-block"> 许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将识字教学完美地融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生字、使用生字。在课堂中,她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满足他们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延长学生思维路径的细节,在一收一放间,既把训练目标融入其中,又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感和思维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许玲燕 观摩课《我们奇妙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许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发现的奇妙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校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去了解奇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管建刚 报告《习课堂:高效课堂的秘密》</span></p> <p class="ql-block"> 报告中,管老师首先指出了大多数一线教师对家常课的形态要素以及组织路径在认知与实践方面存在的误差,据此分析了学生在家常课上学习状态不佳、效率低下的原因。与此同时,管老师呈献了改变家常课模式,提高课堂实效的秘诀——效仿“习课堂”,强调了“习课堂”高效的秘诀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自学、自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赵志祥 观摩课《自相矛盾》</span></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通过风趣的谈话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整堂课充实紧凑。他让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和道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层层递进、揭示寓意,赵老师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寓意作铺垫。这节课立足语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书声朗朗的“场”,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郑梨花 观摩课《月光曲》</span></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创设了合适的情景和音乐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文章的氛围中。她用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何 捷 观摩课《刷子李》</span></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以“刷子李是什么人”直奔主题,开启了《刷子李》的教学。学生的答案在何老师的引导下越来越概括、越来越有理有据。抓住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让学生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感知体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对比描写、虚构这四种写作手法,并在语言运用的体验中学习作者描写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何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驾轻就熟的掌控力也让课堂自始至终极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观摩课堂 感受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 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课堂场景值得铭记,一句句智慧生趣的妙言妙语值得铭记,一位位睿智博学的名师值得铭记。老师们在仔细聆听的同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名师的示范与引领所给予的启发和思考是一笔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钻研深思 精益求精】</span></p><p class="ql-block"> 课下,老师们意犹未尽,积极交流听课所得,畅谈收获,分享感想。教育是终生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名师展现的不仅是潇洒自如的教态、匠心独运的设计,更为我们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唯有树立钻研意识,虚心学习,充实自我,不断实践,勤于反思,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自己得到提升,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p> <p class="ql-block"> 在结束观摩课之后,我们有幸去参观了北外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漫步校园,我们沉浸在每一座楼的大气,我们徜徉在每一条长廊的雅致,我们流连于操场的开阔。在这里,既有传统文化的典雅,又有当今科技的嵌入。我们看到了这所年轻校园背后传承中国文化,放眼世界的育人目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来这里,走更远” 。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学生而言,更是对我们每一个老师而言。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有更开阔的格局和眼界,有永不停歇,奋斗不止的精神。来这里,让人豁然贯通,不负韶华,只争朝夕。</span></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观摩研讨会让老师们获益匪浅,近距离地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魅力。同时,在传统文化教学和部编版教材运用上,在现代与经典完美结合上,带给老师们更多启发与思考。未来的语文教学之路,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学习,修为自身,带领孩子徜徉于文学的现代与经典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