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感悟

生机兰花

<p class="ql-block">今天,2021年5月23日,周末,在办公室迎接国家卫生城复验值班,闲来无事,梳理了一下本周国内外的新闻。本周,重大新闻频发,触动我们的神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01 袁隆平院士逝世</b></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袁隆平院士全家福</h5><div><br></div><div>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br></div><div>袁隆平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亲袁兴烈曾担任过小学校长和督学,后来受到西北军爱国将领孙连仲的器重,做了他的秘书,由此走上仕途;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曾在安徽芜湖教书,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她也是袁隆平的英语和哲学启蒙老师。<br></div>父亲早早为他做好了打算:让他考自己的母校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毕业后走仕途,继承自己的衣钵,光耀门楣。没想到却是一厢情愿。<div>1949.08 袁隆平考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br></div><div><div>1953.08大学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偏远贫苦交通不便的湘西雪峰山麓,在湖南省南疆农校开始了20年的教书生涯。<br></div><div>虽然袁隆平的家庭背景很显赫,但他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执着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正如他总结的成功方程式一样: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然家庭背景无法作选择,那我们就要努力地提升自己,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br></div><div>袁隆平院士超越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光谱,是卓尔不群的,他身上所散发的专注精神,孜孜以求的研究态度,不怕失败的毅力和坚韧,为黎民谋取福祉的关怀,超出世俗意义成功和低级趣味的精神追求,既是今天世界所稀少的,是难能可贵的,更应该启发和激励世人。<br></div><div>2004年,袁隆平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br></div><div>“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div></div> <p class="ql-block"><b>002 巴以冲突</b></p><p class="ql-block">一个父母,两个兄弟。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最近几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火重燃,双方损失严重,令人揪心。</p><p class="ql-block">其实,多年来我就从电视上经常听到: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阿拉法特、沙龙、内塔尼亚胡、利库德集团、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耶路撒冷、哈马斯、法塔赫、巴以冲突、巴以和谈等等。对于这些熟悉而又不是很明白的名词,今天从网上做了查询。</p><p class="ql-block">根据《圣经.旧约》记载,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同属一族,被称为闪米特人,或闪族。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以实玛利和以撒。以撒有两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和以扫。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而以扫和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所以, 阿拉伯和犹太人的祖先是绝对的近亲,亲兄弟!可为什么现在他们变成了最大的仇敌呢?</p><p class="ql-block">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来自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该地的最早居民。公元前13世纪,来自爱琴海边上的腓力斯丁人也在沿海建立国家。在阿拉伯语中,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就是迦南人和腓力斯丁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也是古代闪族的支脉。约公元前18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闪族的一支哈卑路人(意为游牧民)进行了一场大迁徙活动。迁徙由族长亚伯拉罕、其儿子以撒、孙子雅各率领。迁徙队伍渡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到达迦南即今天的巴勒斯坦。哈卑路人此时改名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途中,雅各因能与扮成陌生壮汉的天使搏斗并能取胜,因而改名为以色列(意为与天使搏斗的人)。到达迦南后,因与当地人的争斗加上天灾,希伯来人向埃及迁徙并在埃及繁衍400多年。</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回到巴勒斯坦,后在首领扫罗、大卫带领下并与迦南人和腓力斯丁人多次展开争斗,最后于公元前1004年建立了大卫王国(公元前1004-公元前965年)即希伯来王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时期(公元前965年-公元前930年),王国进一步加强,并在耶路撒冷建立圣殿。所罗门死后,公元前930年国家分裂为北方王国以色列和南方王国犹大,其中犹大王国建都耶路撒冷。前者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所灭。后者则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仑所灭,耶路撒冷和第一圣殿被摧毁。在波斯和古希腊统治时期(公元前538-公元前142年),犹太人两次返国并实行过不同程度的自治,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公元前63年-公元313年),犹太人曾于公元66年发动大起义,但被严厉镇压下去,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被毁,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622年,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16世纪奥斯曼帝国吞并巴勒斯坦,但并没有改变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属性。</p><p class="ql-block">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世纪末兴起,主张犹太人回到故土巴勒斯坦建立家园,随后许多犹太人开始移民巴勒斯坦。一战期间,英国从统治巴400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接管了对巴的“委任统治权”。1917年,英国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准许犹太人返回巴建立“犹太人之家”。二战期间,由于纳粹德国的屠犹政策,大批犹太人想方设法移居巴。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该地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p><p class="ql-block">实际,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数千年前双方是“亲兄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份基因分析报告显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共同祖先,有基因、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基础,尤其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源远流长。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对前来移居的少量犹太人友好相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也并未因宗教信仰差异而虐待待犹太人。人类学家依据科学依据复原勾勒的耶稣头骨,依然类似于今天的巴勒斯坦人,而不象欧洲人。近代和现代的积怨造成了犹太人把部分曾经的苦难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这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p> <p class="ql-block"><b>003 马拉松山地赛出事</b></p><p class="ql-block">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比赛途中,突遇极端天气,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p><p class="ql-block">23日12时许,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前方应急指挥部宣告搜救行动结束,最终确认遇难参赛者21人,生命的意外凋零,令人惋惜和震惊。</p> <div><b>004 溺水</b></div>5月22日下午,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5名学生相约去河边玩耍,其中2人(李某某,张庄小学学生;尹某某,沂南四中学生)在北黄埠拦河闸不幸落水,后经抢救无效死亡。<br>教育部门提醒,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未成年学生溺水安全风险逐步增大。除了教育部门,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div><b>005 车祸</b></div>5月22日,大连市劳动公园附近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交通事故。<br>这天,犯罪嫌疑人刘某(男,32岁,理发师)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在劳动公园附近闯红灯,车速瞬间从0加速至108公里/小时,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撞向路人。将路人撞倒后,继续行驶并追尾一辆厢式货车,之后弃车逃逸。这起事故一共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br>5月23日,警方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刘某因为因为投资失败无法接受,对生活失去信心,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 <div><b>006 地震</b></div>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最强地震,已造成两高速公路大桥塌陷,国省干线严重受损、变形、隆起。<br><div>5月21日晚,云南大理州漾濞县连续发生20多次地震,其中多次震级超4.0级,最大一次震级为6.4级。地震已造成3人死亡,32人受伤。<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