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组 <p class="ql-block">春季盎然,草长莺飞。恰逢此季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全员听课,共研教学”活动。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共话教研。</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老师,是教师队伍未来的力量,这样的集体听课,共同教研活动,更是年轻老师学习的最佳方式。张晓玉老师作为我们组内年轻骨干成员,首先站上了公开课堂,一节《图形的旋转》,教态大方,逻辑清晰,内容完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并理解本节主要教学目标:旋转三要素。</p><p class="ql-block">作为每一位讲过公开课的老师,下课后最想听到的是其他老师对这节课的建议,这是进步的契机。组内老师对张晓玉老师的这节课在细节部分指导之外给予了充分肯定。</p> <p class="ql-block">孙启生老师,是一位很有自己教学特点的老师。他的课堂随性而不随意。他执教的这节《比例尺的再认识》,在初步认识过比例尺的含义后,和学生一起梳理出具体的知识要点,逐一击破。</p><p class="ql-block">江艳芝校长肯定了孙启生老师课堂的进步表现,知识点清晰,学生思考充分。并指出还可有“放手”给学生的细节之处。</p> <p class="ql-block">孙媛媛老师的课堂如四月春风拂面,徐徐而来。对比例尺的认识,缓缓展开。承接学生已有知识点,课本教材“例尽其用”,充分探知比例尺的含义。</p><p class="ql-block">课后,教研组长张莹老师,对于比例尺的意义到底该怎样让学生感知,在比例尺意义之上的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全组成员老师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段老师,是我们组的“老大姐”,也是我们的知识内容担当。她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勤于总结,我们经常会向他讨教学习。她的这节《鸡兔同笼》,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典型问题模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解决问题模式。学生思维在段老师的引领下,全面爆发,激情高昂。</p> <p class="ql-block">“量感”一词被加入2021年新课标中,可见度量,量感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了上来。几何的本质在度量,度量的本质在长度。杨老师从长度的计量单位开始,依次展开,帮学生计量单位系统结构。</p><p class="ql-block">课后,我们针对计量单位中的一些国际常识进行了拓展性讨论。每一位老师都是追求细节教学的,把尽可能“完美”的知识体系,给到学生。</p> <p class="ql-block">《找规律》这样的课题,应该是学生很喜欢的数学内容,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学生按规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李老师你这节课,符合这样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她班孩子思维的灵活和高度。</p><p class="ql-block">课后我们又针对如何将数的规律性和图形中的规律性结合在一起教学,充分发表自己意见。</p> <p class="ql-block">平面图形是小学数学知识中很重要,也很大的一块。如何让这许多年陆续学到的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各平面图形间的区别和联系系统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组内教学经验丰富的崔海霞老师担此重任,给我们展示了这节课。</p><p class="ql-block">课堂内容流畅,实物演示观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一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区别,关联,最终形成完整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只有一个技能,就是运算能力,在运算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运算策略,而《运算律》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策略“帮手”。但是如若不能理解,只是死记硬背,会让这种简便的策略变成“负担”。刘玉花老师以意义为指导,以理解为方向,帮助学生梳理各运算律间的联系,使用方法上的区别,以及适用的情境。</p><p class="ql-block">课后我们一起针对学生在运算律这块知识上的易错点,困惑点,进行深度梳理,并研究讨论具体教学实施方法。</p> <p class="ql-block">教学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每位老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很远。我们在一实小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在优秀老师的引领下,协力教研,并肩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