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记:感 受 萨 拉 托 夫 / 孙西克

孙西克

到萨拉托夫去的飞机九点四十五起飞,我们七点就离开了下榻的宇宙大酒店,往机场赶去。倒不是酒店离机场远,而是莫斯科的交通拥挤,走晚了怕路上误事。但那天一路顺利,途中没有耽搁。印象深的是安检超乎寻常的严格,不仅皮带要抽去,连鞋子也要脱下来,接受安检设备的检查。是莫斯科的警察接到了什么坏消息,还是萨拉托夫是敏感地带,安检一贯严格?这在我心里,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div><br>  萨拉托夫州位于莫斯科东南部的伏尔加河流域,距莫斯科850公里。飞机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安全降落在萨州首府萨拉托夫市机场。空嫂(顺便说一句,在俄航的航班上,是很难见到空姐的,多数服务员是空嫂甚至是空婶。而商店、地铁、博物馆、艺术馆和各大小景点的工作人员年龄更大,多数是老太太。因此俄罗斯十大怪之一就是“干活的全是老太太”)快步赶来告诉我们,要我们这个代表团先下。萨拉托夫州和湖北省是友好省州,我这次是作为湖北省经济友好代表团的成员,随刘副省长访问萨州的。走出机舱,我们看到,机场上空飘扬着中俄两国国旗,萨拉托夫州副州长诺文兹基先生率领州经贸部、农业部、文化部的一些官员,正站在舷梯旁迎接,身着鲜艳服装的俄罗斯少女手捧面包和盐,用俄罗斯民族的最高礼节,欢迎我们这些远道来的客人。</div> 萨拉托夫市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在卫国战争期间,萨拉托夫180万居民中竟有60万人参军,30多万人牺牲和负伤。代表团离开机场后,直接到无名烈士墓向长眠在那里的烈士们敬献花篮。无名烈士墓位于萨拉托夫市郊的一座山上,墓地纪念碑高耸入云,长明火熠熠燃烧。我们随着仪仗礼兵庄严持重的步伐,缓缓向前走去,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给英雄献花后,我们登高远眺,萨拉托夫市尽收眼底。高低错落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由近而远铺展开去,伏尔加河若隐若现,挂在天边。烈士墓旁百米左右,就是萨拉托夫战争胜利博物馆。博物馆分室外室内两部分,室外的丛林中摆放着当年苏军用过的坦克、飞机、大炮,也有缴获的德国战车。室内展示的是战争各个时期的图片、红军战士的遗物及战利品。像这样纪念二战胜利的博物馆,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各州、各市都有,而且都选址考究,由最好的设计师设计,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建造。这些物化的历史,不仅彰显了正义的胜利,更高扬着爱国主义的的大旗,培植着刚毅不屈的民魂! 接下来,按照日程安排,我们访问了萨拉托夫州政府和州杜马、萨拉托夫市政府、萨拉托夫医科大学、“拉杜卡”文化展览中心,参观了拉吉舍夫艺术博物馆。萨拉托夫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在我眼前渐渐清晰、渐渐亲近起来。 萨拉托夫是思想者的故乡,是科学的故乡、艺术的故乡,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萨拉托夫有一条拉吉舍夫大街,在拉吉舍夫大街上有一座1885年开放的拉吉舍夫艺术博物馆,我们在那里看到了俄罗斯十八、十九世纪的许多名画,其中包括列宾、列维坦等大师的原作。这个名字被人铭记并用来命名大街、博物馆的拉吉舍夫(1749~1802),就是俄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被誉为“俄罗斯知识者的始祖”、“十八世代俄罗斯最卓越的人”。1790年,拉吉舍夫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该书以一次假想的旅行为线索,描绘沿途人民遭遇到的非人压迫和剥削,尖锐地揭露了农奴制度、专制制度的罪恶 。书一出版就被当局查禁 ,作者先是被判处死刑,后改判10年徒刑,流放到西伯利亚。著名的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说,当拉吉舍夫在《从彼得堡到俄罗斯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就诞生了(据专家考证,知识分子这个词就起源于俄国)。这个新诞生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整个地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于被处死。” 1828年,也就是拉吉舍夫去世26年以后,在萨拉托夫城一个牧师家里,又诞生了一位名气更大、中国读者更熟悉的大师——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先驱,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和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这位智者和他的前辈同乡拉吉舍夫一样,为了思想和理想而受难,先是被沙皇政府囚禁在彼得保罗要塞,后被判处在矿场服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在监禁、苦役和流放中度过了整整二十一个年头。普列汉诺夫曾把他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盗天火予人间的英雄,称他为“俄国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后记中,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位百科全书式的社会科学家称为出色地证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破产的“俄国的伟大学者和批评家”;列宁赞扬这位他所爱戴和崇敬的先驱是“彻底得多的、更有战斗性的民主主义者”,是“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省图书馆借到了一本车氏在彼得保罗要塞监狱里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怎么办?》,这是我读到的车氏的第一本书。1979年9月,我在汉口交通路古旧书店淘书,用原价0.6元购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车氏的《美学论文选》,惊喜的心情难以形容。他的“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影响了我国几代美学、文学爱好者。萨拉托夫市中心广场命名为车尔尼雪夫斯基广场,他的故居也在市区,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前往瞻仰。另外,世界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著名画家沃德金、苏联基因学泰斗瓦维洛夫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谢苗诺夫和著名作家费定都是从萨拉托夫走出去的。 萨拉托夫市的科教非常发达。87万人口的城市,拥有21个科研院所,19个设计院,12所大学,10万多名大学生。其中音乐学院历史悠久,是俄罗斯最早的三个音乐学府之一;法律学院实力不凡,是俄罗斯1041所院校中排名前十位的大学的之一;农业大学有73年的建校历史,是俄罗斯百强高校之一,在俄全国39所农业院校中排名第三。我们访问的萨拉托夫医科大学也是一所著名高校,其眼科激光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准。在医科大学明亮的会议厅里,湖北中医学院与萨拉托夫州国立医科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生及奖学金生教育合作,共同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专业论坛活动,互派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和进修,互派优秀学生互免学费交换学习。萨州医科大学现在已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给我们作翻译的小崔和他的妻子就都在这所学校读研究生。小崔是青岛人,俄语说得很流利。当我问他,毕业后是留在萨州还是回青岛工作,小崔斩钉截铁的说:“当然是回青岛!”这个身高185的小伙子,显然对他那个生气勃勃而又风景如画的家乡无限眷恋。 萨拉托夫还是俄罗斯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有一流的博物馆、艺术馆,有交响乐团、芭蕾舞团、马戏团等多个艺术表演团体,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得很活跃。我们到“拉杜卡”文化展览中心访问时,中心正在举办“中国传统画展”。中心主任是一位举止优雅的女士,她身着红色套装,笑意盈盈,带我们首先看了中国画展室。在这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看到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感到格外亲切。主人递给我们一个折子,封面上印着中国龙,内文的页边也用龙和兰草图案装饰。虽然不懂俄文,但我也猜得出这是关于这次画展的介绍。看得出,中心为举办这次画展作了精心的准备。中国画室的隔壁,展出的是俄罗斯油画,没想到的是,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展馆里,也收藏了不少名家名作。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展室里,我们和萨州艺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及旅游局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双方对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萨拉托夫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建有大型火电站和核电站,建有年加工800万吨石油的炼油厂和化工联合企业,苏联时期该州就铺设了全俄第一条石油运输管线——“莫斯科-萨拉托夫”运输管线,全长达850公里。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是前苏联主要的航空器制造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雅克”飞机。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与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将联合发射一种外形很像飞碟、名叫“EKIP”的新型航空器。根据设计,这种航空器可以载重100吨,飞行时速为500-700公里/小时,飞行距离相当远,而且它的着陆性能非常好,可以利用其气垫在任何表面上着陆。其他如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等制造业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农业方面,粮食生产、奶制品、畜牧业比较发达。我省农业厅与萨州农业部就推动双方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间相互投资,开展农产品加工与贸易,促进经贸合作和政府部门间的交流签定了合作协议。萨拉托夫还是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基地。位于萨拉托夫附近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基地。萨拉托夫附近的恩格斯空军基地,装备有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创造了44项飞行世界纪录的战机——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 。 代表团访萨最热烈、最酣畅的场面出现在伏尔加河的游船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大的河流,全长3690公里,流经俄罗斯13个联邦主体,灌溉面积达1.36亿公顷,占俄罗斯欧洲地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个国家面积的总和。伏尔加河流域居住着6450万居民,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5%,人们亲切地称伏尔加河为“母亲河”。我记住伏尔加河的名字是从伏尔加牌小轿车开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前苏联产的伏尔加轿车在中国属于高档车,只有省军级干部才能乘坐,那时我知道这轿车的品名取之于那条伟大的河流。此后,我从 《伏尔加船夫曲》凝重、雄厚的音乐中,从伏尔加河哺育的作家——高尔基关于伏尔加河的描绘中,都领略过伏尔加河的神韵,听到过伏尔加河的呼唤。仿佛知道我们的心意,主人把欢迎我们来访的最隆重的一次晚宴,安排在伏尔加河的游船上进行,并请了身着民族盛装的艺术团表演助兴。一时间,伏尔加河上欢歌笑语不断,宾主交杯换盏,畅谈着中俄、鄂萨两国及两省州人民的友谊,憧憬着美好的合作未来。漂亮的女歌手时而高亢,时而低徊,时而激越,时而沉郁的歌声,在伏尔加河上回荡。我经不起撺掇,趁着酒兴,也高歌一曲《三套车》。在盛夏时节唱“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虽不合时令,但却是在碧浪滚滚的伏尔加河上唱的,而且是在俄罗斯民族乐队的伴奏下唱的,我不免有几分得意。我们一会儿开怀畅饮,一会儿伫立船头,看两岸美景变幻,不亦快哉。伏尔加河不仅宽阔,而且河水碧绿,不像我们的长江黄河那样是浑黄的。回想在此之前,我们在乌克兰看到的第聂伯河、在圣彼得堡看到的涅瓦河,在莫斯科看到的莫斯科河,河水也都是碧绿的。伏尔加河上的晚宴持续时间很长,一直到暮色四合,我们才登岸。 <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点到达,七月二十八日下午七点离开,我们在萨拉托夫停留了三十二个小时。访问是短暂的,但记忆却是长久的。愿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像奔腾不息的伏尔加河和长江一样,绵远悠长。</p><p class="ql-block"> 写于 2006年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