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穿越时间和苦难的相依</p><p class="ql-block"> ——读《姑苏月》随想</p><p class="ql-block"> 落 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退休多年的原宝钢电厂职工吴仲翔老师又出书了,这是我看到的第三本书了,从《股侠》到《红宝石》再到《姑苏月》,每一部都几十万字,情节曲折、人物鲜明;每一部都通过一部家庭史的回顾,展现了国家民族近半个世纪的纷繁、动荡、变革;每一部读后都让人心灵震撼,余味不尽。</p><p class="ql-block"> 皎洁的月牙弯弯地挂在天上,古朴的小桥静静地横卧,流水潺潺,曲折回复......《姑苏月》的封面设计纯净淡雅,有种静静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美,正如吴老师的儿子吴予在后记里所说:“如果说父亲的70多年的人生之路,是一出曲折起伏,历经坎坷的戏剧的话,那戏剧的背景幕布上,应该是有一轮柔和美丽的姑苏月亮在那里温情照耀的,谁是我爸爸心中笔下那轮美丽的姑苏月呢?当然是我妈妈。”</p><p class="ql-block"> 吴予的妈妈就是《姑苏月》的封面设计者俞蓓华,吴仲翔、俞蓓华这对有着冰雪爱情的夫妻一起执手走过了49年,他们之间动人的故事、美丽的爱情我早在9年前的《红宝石》集里就曾被深深地感动过,9年后,当我手捧30多万字的《姑苏月》时,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触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姑苏月》的时间跨度约70年,涉及的人物上百个,我感慨,如此沧桑的岁月、如此鲜活的人物、如此繁杂的情感在一部书里真实记录,需要怎样惊人的记忆和超凡的文学功底?</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文章我经常拜读,读他文章的过程如同品茶,每每捧起他的书,如同端起一壶上好的龙井,深沉、醇厚、清冽,每饮一口,清淡中品出悠长的韵味。因此,读吴老师的书是种享受,审美的享受。读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时光已经倒流,因此他的书一旦看进去就让人不忍释卷。读《姑苏月》时更不例外,开篇的一段场面描写就引人入胜,几十万字的作品读下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而书中的一幕幕情景、一个个人物却在脑海中不时地盘旋,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亲情友情爱情更令人回味不尽。</p><p class="ql-block"> 这是个悲伤却又很温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独特的经历和他们的时代结合得很紧密,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也正是我们民族的灾难。正是他们之间的爱与坚强支撑着他们走过那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读到吴仲翔、俞蓓华之间的缘分、爱情和婚姻,不禁想起前不久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婚姻是一种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有位婚龄5年的网友,他在天涯社区上由衷感叹:“结婚几年才想明白,婚姻的‘门当户对’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广大网友的热切回复也应了那句话:“维系一段婚姻的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那么,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可有样本?广大网友将珍贵的一票投给了钱锺书与杨绛。钱与杨是20世纪不可多得的绝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p><p class="ql-block"> 如果要寻找我们身边的“精神上的门当户对的样本”,我一定不假思索地将珍贵的一票投给吴仲翔、俞蓓华这对夫妻,他们与钱锺书与杨绛是那么的相似,一样的优秀、一样的纯情、一样的浪漫、一样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一段旷世情缘就此徐徐萌发……</p><p class="ql-block"> 吴仲翔、俞蓓华的爱情也应了这句话。在62年前的虎邱中学的校园里,吴仲翔和俞蓓华这对初中同学,双方都是学习尖子,吴仲翔只看了她一眼,“瘦弱娇小的身躯、苍白秀丽的脸庞”便记住了这张聪慧的脸。而俞蓓华眼中的吴仲翔“正直、好学、求上进、有才能”。相遇以后,他们相互扶持,一路艰辛地走来,不离不弃,且又情深意笃。这中间,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氛围,经历了十年偏僻的山沟生活,这对有着美好情感境界的夫妻,与钱钟书和杨绛一样不仅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有两个字用在他们身上最为恰当:相依。</p><p class="ql-block"> 相依不是简单的一个屋檐下的相守,不是一纸结婚证书的相连,多少恋人,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多少夫妻,虽同居一室,心里却隔着厚厚的墙。真正的相依不仅仅是一起牵手走向白头,更是心灵与心灵互励互慰、呼吸相通。</p><p class="ql-block"> 当吴仲翔受父亲冤案影响考试未取时,“俞蓓华扶着哭泣的我回家。”“当见我终于有学校录取了,俞蓓华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面前,俞蓓华沉着镇定地当面允嫁;婚后,为夫妻团聚,俞蓓华离开上海,随吴仲翔去了安徽后方基地325电厂,在山沟里一呆就是十年。“春天来了,蓓华兴致勃勃地在山间公路挑野菜,儿子快乐地跑来跑去采野花,一家人过着清贫、欢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依难得!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在五光十色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吴仲翔、俞蓓华同样是天造地设的绝配。他们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家庭。他们夫妻之间对生活、感情既有共同的认识,同时又各自拥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丈夫在文坛上落笔生辉,曾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获奖数十项,在股海里搏击风浪;妻子入党、评高工、当选为宝山区人大代表,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0多篇。退休后,学书画、学摄影、学英语、学编结、学制花,两人的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他们的下一代也格外的优秀,儿子、儿媳双双博士毕业,在各自的事业上颇有建树,儿媳还是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孙女出生后,爷爷、奶奶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顾,在教育上更是用心投入。孙女5岁时,爷爷、奶奶给孙女出了本书,叫《吴家有女乐悠悠》,全书收录照片113张,记录悠悠成长的文稿约12万字,从中可见这一家三代之间亲情的浓郁以及精神世界的富有。</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在外出旅游、休闲的时刻,他们也在认真地体验人生,几乎每到一处旅游,他们夫妻俩都分别把沿途风光、见闻或感受写成游记,几年来,他们写的游记散见于《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上海老年报》等报刊。有一次,在旅游车上,遇到了一件事,俞蓓华把这件事写成散文“真情”,发表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上,后被江苏省中学语文复习资料选用,又被多家中学选入考高中的模拟试卷和期末考试试卷。</p><p class="ql-block"> 如此丰富的人生,历经40多年风霜雨雪的婚姻怎会不闪烁红宝石般夺目的光亮?在这个爱情岌岌可危的年代,他们的家庭故事有着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者》杂志上有篇题为“爱情的哥德巴赫猜想”文章,其中说到:“性是冲动,婚姻是保障,但爱能超越性与婚姻、超越时代和皱纹,持续下去。”“爱始于相遇,生于经营,死于算计。”</p><p class="ql-block"> 他们曲折、生动的家庭故事不正穿越了时间、穿越了时代和皱纹,历久弥新?若是现代社会多一些吴仲翔、俞蓓华这样的家庭,这个世界该会多么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余蓓华的手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