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南腰界

菊晓

<p class="ql-block"> 听说老师要去南腰界拍摄南腰界革命老区古村寨——杨家寨,我也想同行,挎上相机包,简简单单就出发。</p><p class="ql-block"> 五月天,阴雨绵绵 ,经过一段酉沿高速,下道,路经贵州省沿河县的沙子镇、晓景镇,汽车在山坡的公路上盘旋 ,驱向酉阳县南腰界镇,被雨水洗刷过的山坡到处都是绿的,满眼干净与新鲜。 </p><p class="ql-block"> 在晓景垭口,停车,下几步石阶,仰望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驻守的碉堡遗址,门庭。碉堡有两层,上面有几眼方孔。门庭两边的柱子上有对联,外层脱落,字迹残缺,当年的烽火连天闪现在眼前,在这山乡村野,那是怎样的艰苦岁月啊! </p><p class="ql-block"> 进入南腰界,我们首先来到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当年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外墙上留着的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大门口分别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腰界三军司令部旧址 ”两块金字招牌。 </p><p class="ql-block"> 当老师和同伴打开他们的摄像设备 ,后备箱全是他们摄影的装备 ,我有些懵了。看着他们放飞摄影飞机,升上空中,操控着手中的遥控器,银屏上,航拍的南腰界全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让初学摄影的我震撼,满眼的羡慕与敬佩。 </p><p class="ql-block"> 初学摄影的我,连握相机的姿势都不对,更别说摄影技术了,由于开始调试有误,最开始的几张照片黑黢黢的。在老师的指点下,把相机设定好,我才拍出几张自认为效果较好的片片。 </p><p class="ql-block"> 杨胜学馆长从参加工作到现在, 一直坚守着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他热情的引领着我们 ,一路上走走停停 ,拍摄着当年红军驻扎过的老寨子。 </p><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走进杨家寨,发现所有的老房子都是石块做的基础,连板壁最下面都是大块的石板,然后上面才是木板。当我问其原因,据说这个地方石材丰富,就地取材,节约木料,我想应该有防潮功能吧。大块的板壁石,长约五米的阶沿石,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杨家寨的人们就能凿造,并运来建造房屋,令人赞叹。 </p><p class="ql-block"> 当年富庶的杨家寨,有着相当规模的建筑群,红三军长征从贵州路经甘龙,准备驻营扎寨,地下党侦查员张淑清以修锁走乡穿野,经侦查报告,最后选定南腰界杨家寨驻扎。据现在南腰界村六组党支书杨继川讲,当时最多驻有红军一个师。红军来到村里,有着铁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 ,主动帮助老百姓挑水种地 ,文化队教老百姓的孩子学习,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后,经允许才驻扎在大户人家的阶沿上,有空房间的人家也让红军住进屋里,贺龙的办公室就设在大户人家杨正贡家,杨氏宗祠还有几户人家是红军医院。 </p><p class="ql-block"> 杨家寨的房屋建造奇特:有精美的石雕刻与木雕刻;保存完好窗花;堂屋有特色的香盒,堂屋地上清晰可见的吉祥图案;有讲究的磉蹬;房屋内有地仓;雕凿的下水道石板;整块石搭建的石门;屋檐上有色彩缤纷图案;通风透气,还美观的石窗;傲然屹立封火墙。幽静的石板路两边是小石块垒砌成的矮墙,石板路连接着杨家寨家家户户。 </p><p class="ql-block"> 随行南腰界,信息量太大,让我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与师者同行,走进古村寨,让我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br></p> <h3>晓景垭口的碉堡与门庭</h3> <h3>建造中的印沿高速</h3> <h3>连接南腰界在建高速公路</h3> <h3>贺龙塑像</h3> <h3>红三军司令部旧址</h3> <h3>红军宣传标语</h3> <p class="ql-block">杨氏宗祠</p> <h3>拍摄花絮</h3> <p class="ql-block">1957年建造的房子,窗子上方雕刻的“劳动光荣”、“新农村”字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