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我有一个梦</b></p><p class="ql-block">作词:袁隆平</p><p class="ql-block">诵读:江南小语</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着一个梦</p><p class="ql-block">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p><p class="ql-block">光给了它希望</p><p class="ql-block">雨给了它滋养</p><p class="ql-block">它陪种子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着一个梦</p><p class="ql-block">走在田埂上</p><p class="ql-block">它同我一般高</p><p class="ql-block">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坐在稻穗下乘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我来看您了</p><p class="ql-block">你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p><p class="ql-block">妈妈我陪您说说话</p><p class="ql-block">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p><p class="ql-block">在我心里发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谣)</p><p class="ql-block">风吹起稻浪</p><p class="ql-block">稻芒划过手掌</p><p class="ql-block">稻草在场上堆成垛</p><p class="ql-block">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p><p class="ql-block">水田泛出一片橙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当我们拿起饭碗,就能想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先生,在田中忙碌,阳关洒在他的脸庞,额头上的汗珠折射出光,就像他的灵魂,干净而明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袁隆平</b>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p><p class="ql-block">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p><p class="ql-block">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袁隆平</b>(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p><p class="ql-block">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