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池江镇东北角落18多里偏远乡村羊前排猪婆岭有一所鲜为人知的教学点,那里只有一二年级六名学生,没有食堂,没有网络,无人愿往。</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却有这样的一位教师,在这里坚守岗位几十年,用一支粉笔编织出一个个春夏秋冬,用智慧播撒着知识与文明的种子,用汗水滋润着一批批山区娃娃,留下着一串串闪光赤诚的人生足迹……他就是大余县池江镇洋前教学点的杨道荣老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时光的倒转 责任的担当</b></p> <p class="ql-block"> 2003年网点布局,洋前小学由村完小调整为教学点,三年级以上学生转入到小溪小学、池江小学就读,只保留一二年级。在人事调整上,因洋前教学点地处偏远、道路泥泞、条件艰苦,没有哪个教师愿意去那里工作。</p> <p class="ql-block"> 正当中心小学领导烦恼之时,同心小学杨道荣老师主动站了出来:“赖校长,洋前教学点别人不愿去,就我去吧!”。</p> <p class="ql-block"> 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杨道荣老师真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心声,道出了杨道荣老师一心为山区娃娃着想的关爱,迎难而上,不畏艰辛,心里装的是责任,肩上扛的是担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岁月的练达 执着的坚守</b></p> <p class="ql-block"> 杨道荣老师父亲是一位扎根大余山区,在樟斗学校工作了一辈子的老退休教师。父亲时常告诫他:“道荣,道荣,要守住心中的道为荣。”他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从小立长大后像父亲一样,做一名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1981年10月,血气方刚、腼腆帅气的杨道荣,从池江镇高林村的老家出发了,踏上了前往大山深处的樟斗镇蕉坑小学任教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他迎着晨曦、踏着露珠、挑着被盖,在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乱石路上慢慢行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辛跋涉,才走完这四十多里的山路,到达目的地,累得气喘吁吁,汗流夹背。从这天起,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 在蕉坑小学任教那段日子里,学校教学条件落后,交通信息闭塞,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机,整个学校的教师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日常生活用的油、盐、米、菜要徒步到几十里外的樟斗圩镇购买。白天,在简陋的教室里教孩子们“呀呀学语”;晚上,则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业、用钢板刻试卷……</p><p class="ql-block"> 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与他在这里一同工作的教师们早早地打了“退堂鼓”,离开了那充满艰辛偏远的地方。而杨道荣老师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在这里,坚守心中的那条道,一干就是六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扬帆的足迹 模范的先锋</b></p> <p class="ql-block"> 在蕉坑小学任教六年里,杨道荣老师挤出时间钻研教育教学书籍,不停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他珍惜每一次学习进修的机会,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学到了很多别人没学到的东西,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家”。</p><p class="ql-block"> 由于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杨老师于1988年9月调任到樟斗镇双伏小学任教,并担任学校教导处主任一职,走上了“领导岗位”,一干就是九年。杨老师雷厉风行进行教学改革,整顿三风:即教风,学风,考风,带领教师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习惯要质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不到一年时间,双伏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声誉明显好转。</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敬佩的是,1988年12月在杨老师全身心投入学校课改工作时,妻子生小孩在家疼了几天,面临难产,村里的赤脚医生建议要到大医院去。当时母亲六十多岁,她一边叫上村里几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把杨老师妻子扛到池江医院,一边派人到樟斗通知他说:“妻子己经上了手术台,剖腹产,等着他签字。”等到杨老师赶到医院,感谢上帝,感谢医生和好心人,母子已平安。在医院杨老师只照顾和料理了妻子两天,就让母亲和丈母娘护理,匆匆赶回了学校上课、搞课改。妻子正常情况一个星期可出院,可是,刀口发炎,又在医院多住了一个星期才出院,现在回想起他总觉得愧对妻子。</p> <p class="ql-block"> 在杨道荣老师的工作和努力下,双伏小学成了樟斗学校课改和三风建设的示范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文体活动在全镇名列前茅,1995年自己所带的体育队荣获全镇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潘白洁同学还获女子1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了兄弟学校、上级领导的好评,赢得了双伏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独特的法宝 亮丽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 1997年,由于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差,妻子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在组织的关心和考虑下,杨道荣老师由樟斗学校调任到池江学校任教,结束了他在樟斗偏远山区学校长达十六年的教学生涯。</p><p class="ql-block"> 如今,年近花甲的杨老师总会无限深情地感慨:“樟斗的学生很勤奋,很懂事;樟斗的百姓很朴实、很善良,我跟他们很谈得来。……给我人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上个世纪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的年代,上门家访是一名优秀班务工作者的拿手好戏,也是提升教学成绩的一项重要“法宝”。杨道荣老师骑着破自行车在山路上的身影,也成了蕉坑人民、双伏人民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把那份情,那份爱带回了家乡,全身心投入在池江学子身上。你瞧,谢声健同学因家庭变故,母亲又患有严重的疾病,多次退学在家。杨老师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无偿地给他垫付学费和购买学习用品;刘河亮、谢三友同学害怕学习,杨老师就与他们谈心、沟通、交朋友,对症下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哪座木桥松了,加上马钉扎牢;哪个同学感冒了,就亲自送他上门诊看病;遇上河水上涨,杨老师亲自背学生过河……课堂中,杨老师讲得生动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间课外,杨老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踢键子、玩篮球、捉迷藏……孩子们都亲他,爱他,信任他。</p><p class="ql-block">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植根平凡。杨老师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骄人事迹,但他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坚守农村教育四十载,爱心奉献,其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赤诚的心怀 燃烧的红烛</b></p> <p class="ql-block"> “赖校长,洋前教学点别人不愿去,就我去吧!”2003年网点布局,杨道荣老师装着责任,扛着担当,主动要求到无人问津的池江镇洋前教学点任教,2007年又挑起了洋前初小负责人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洋前教学点虽然人数少,只有几个学生,但工作千头万绪,来不得一丝的偷工减料。在洋前教学点,杨老师即当校长,又当老师,还要当工友和生活管家。</p><p class="ql-block"> 每个学期开学都是杨道荣老师最忙的日子,他总是独自一人提前两天来打扫校舍、教室、办公室、清除操场杂草,还要去近二十里远的池江中心小学领取书本和办公用品。开学第一课,杨老师心情很不错,因为学校仅有的六个孩子(含2名建档立卡学生)全都返回了学校上课。</p> <p class="ql-block"> 每天天刚亮,杨道荣就会起身,开始为一天做准备;每周伊始,杨老师都会领着六个学生将鲜艳的国旗缓缓升起。为让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杨老师开齐开足了课时,自己不但要上好两个年级的语文,还要上好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们过个愉快的“六一”儿童节,杨老师提前联系好村委会、县税务局驻村三送工作组干部,给全校学生送些糖果,捐赠书包、文具和体育用品。课间课外,杨老师与孩子们谈心、游戏;中午放学,挤出时间给学生午饭加热。疫情期间,我们随时能看到杨老师在校园内外消杀的身影;暑期和假日,随时能看到杨老师在山塘、水潭、河边防溺水巡查……</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杨道荣老师向中心小学、向村里争取资金6000元,维修了校舍;2014年向村里镇里反映,争取资金浇筑一条从鸭子树下到教学点的水泥大道,自己本人还带头捐助了几百元;2015年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五万元,翻新了教室;2019年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三十一万元新建了一栋教学办公用房……院墙坏了,杨老师亲自操起水泥刀砌好;中心小学组织的广播体操比赛、“六一”文艺汇演,杨老师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亲自排练,并多次在镇的各项比赛荣获好的名次。</p><p class="ql-block"> 在杨老师的教育和管理下,洋前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镇前茅,多年荣获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一批新生来了,一批学生又走了。在这“流水”的学生作业中,不变的是那样的一所小学校,那样的一个老师。学生虽然变换了,但杨老师一辈子默默的坚守没有换,学校上下课那敲打了几十年的铜钟没有换。羊前排猪婆岭上,杨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就像一支明亮的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院墙角,一株白玉兰树光秃秃的。去年的一场寒潮把它冻得半死不活。他默默地抚摸着树干,望着正在嬉戏的孩子们,自言自语:“唉,再过两年,我就要退休了,谁还会来这里教书呢?”说毕,杨老师望着远方的山峦,默默地久久地注视着,透露出了对孩子未来的关心,更透露出了一颗跳动着的赤诚滚烫的心!</p> <p class="ql-block">文字:谢德斌 </p><p class="ql-block">编辑:王今华</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启胜 刘经洪 蓝善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