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晋豫挂壁公路,领略新时代愚公移山

晨钟

在网上看到过不少挂壁公路的照片,真是人间奇迹、开路奇观!非常向往能实地走一趟。看资料,这些挂壁公路多分布在山西河南两省交界的地区,属于南太行山麓。至于有多少条,则说法不一。有说是7条,请看下图,由北至南分别为虹梯关、穽底、陈家园、郭亮、昆山、锡崖沟和回龙。其中虹梯关和穽底在山西平顺县,郭亮和回龙在河南辉县,陈家园、昆山和锡崖沟在山西陵川县。 <h5>南太行挂壁公路示意图,取自网络</h5> <h5>远望穽底挂壁公路的一个个窗口</h5> 还看到平顺县文旅局的资料,仅该县就有六条挂壁公路,除上述虹梯关和穽底外,还有九曲沟、风门口、西景山、岳家寨和石门口五条。 上个月,参加遨游沃德春到太行采风摄影团,在林州本地太行摄影家寒冰带领下,走了穽底和郭亮两条太行挂壁公路,那感觉真是太震撼了!用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跪服”! <h5>在对面山头观景台拍郭亮挂壁公路</h5> <h5>郭亮挂壁公路夜景</h5> 我们先徒步穿过穽底挂壁公路,边走边拍。再坐车开到对面山头,走到观景台拍摄远景。最后坐车穿挂壁公路返回,可算深度体验了一把。洞顶和洞壁怪石嶙峋,虽经多次拓宽,已可容两辆中巴错车,但若是载重客车,错车还需费点功夫。这条路很繁忙,洞内烟尘呛人,弯道也多,车速不能快,以便随时避让对面来车。一些窗口还在施工,用钢筋水泥加固。 <h5>穽底挂壁公路,洞连洞、窗连窗</h5> <h5>危险路段边上砌了护栏</h5> <h5>红蓝白黑四辆汽车在一段长窗口现出身影</h5> 穽底挂壁公路全长1526米,距最高的山顶有200米,距最深的谷底有150米,是名副其实挂在绝壁上的公路。穽底村位于大山环抱的峡谷中,虽只有800多口人,却散布在峡谷中的26个自然村,就像住在深井里。村民们为了摘掉穷帽子,连通山外的世界,坚信“抡锤头、斗石头、担箩头、晒日头、啃窝头、有盼头”,自1996年开始,前后花了14年时间,修起这条公路。现在,穽底村改名叫神龙湾村,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这里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囊括进天瀑峡景区。 <h5>对面山头观景台地势也很险要</h5> <h5>团友们在观景台上一字排开</h5> <h5>在此可清楚看到穽底挂壁公路的一段长窗口接三个小窗口</h5> <h5>居高临下,从这个角度也拍到了四辆车</h5> 原来不太理解,这里修路为什么不像别处那样,修成多个之字形的盘山公路?实地看了,又听了讲解,才明白,这里的绝壁直上直下,根本没法盘,只能凿洞穿过。还有,这里的岩层结构如果用炸药炸,会整片崩塌,所以只能用钢钎铁锤施工,异常艰苦。可以说是太行汉子的血肉之躯撑起了这条天险公路。穽底挂壁公路有35个窗口(也有说是40个),就是当初施工者腰系绳索从山顶挂下,打出小洞再平行向两边延伸,窗口即可运渣土又可照明通风。如今还成了旅游者观景的绝佳之处。 <h5>穽底挂壁公路的一些窗口用钢筋水泥做了加固</h5> <h5>我们在穽底挂壁公路上边走边拍,团友北京老铁拍摄</h5> 南太行之旅的最后一站,住宿河南辉县万仙山景区郭亮村,得以把郭亮挂壁公路(景区命名为“绝壁长廊”)走了个来回(以下均为在郭亮挂壁公路拍摄)。 <h5>同一个地方,拍了上部再拍下部,可感知空间位置</h5> 与穽底相比,郭亮挂壁公路同样令人震撼、跪服!同时显得更原生态,石窗口全部保持原貌,未加水泥砌筑。原因可能是穽底路属交通要道,大量载重和其他车辆经过,破损较多。而郭亮路基本已成观光路,现在只限村中汽车通过。当然游客数量相当多,用摩肩接踵形容决不过分。入夜山谷中彩灯闪烁,商店饭店生意兴隆。还见餐馆墙上挂着统一的菜单,下面是旅游发展监委会的电话,原来,这里初期也有乱象,逐渐走向成熟规范,为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宰客现象,景区内同样菜品是同样价格的。 傍晚去三号观景台准备拍夜景,路遇几个游客在和一位当地老人合影。寒冰老师介绍,这就是当年带领村民修路的老支书。资料介绍,为改变村民出入只靠天梯小路的现状,老支书组织起十三壮士队,全村老少也齐上阵,从1972年起苦干了5年多,才在119米高的崖壁上,修成这条长1250米、高4米、宽6米的天路(实地行走,感觉路好长、好宽、好高啊)。 <h5>洞内巨石嶙峋</h5> <h5>一块悬空石</h5>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真是一条致富路、改变命运之路!但当年未必人人能够理解,也未必人人都能亲见其成。与许多早逝的人相比,老支书该属幸运的,能够亲眼见到自己的辛劳惠及子孙,亲身接受人们的致敬和膜拜。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h5>用手机拉了一张全景图</h5> <h5>日照金山</h5> <h5>华灯初上</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