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决定“五一节”去龙山是早就计划好的,可巧合得很,单位组织春游的目的地也选择在龙山。结果,我此趟赴龙山的行程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九天。事情总是变化之中,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是要讲缘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再次去龙山,也是缘于最近复杂而交织的情绪。这种情绪开始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或明或暗,</span>隐隐约约,可有可无。但是,正是这种不痛不痒的情绪,它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抚平、排解,反而在一定缘由的触发下,越聚越浓,越聚越强,它使我的内心上下翻腾,起伏拥堵得快要胀破。</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听说,我的同村,老家我们相互就住在隔壁的吴老板,在县城和省城做生意赚了大钱以后,一心一意回报建设家乡,多年来,花巨资投资开发建设龙山,把原本寂寞冷落的荒山野地,打造成动静相宜的时尚小镇。《浙江日报》曾这样评述:该项目是践行“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建设美丽大花园,推进“衢州有礼”和整个诗画风光带建设的重要节点。这让吴老板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的同时,也让过去很少被人记起的龙山,在本地范围内声名鹊起。因此,每次听见或看见吴老板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功,除了感叹和有些不可思议外,对我的人生来说都是有形的激励、无声的鞭笞,都有一种想去实地亲身体验感受一番的强烈意愿。</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龙山留有我青葱岁月时不知天高地厚的遐想、狂想。那时候,我的一位挚友在龙山脚下的乡政府工作。可能是身体激素高,可能是友情太深厚,也可能是心智还没有长成熟,你来我往,有很多个白天或夜晚,我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从县城穿行过十多公里尘土飞扬的砂石公路,来到龙山与朋友相聚。龙山脚下,我们长谈,深谈,彻夜谈,惺惺相惜。谈高兴了,谈尽兴了,煮酒吟唱,推杯换盏,执手相看,相见恨晚;龙山顶上,我们绝顶远望,山青水绿,田野村庄,方圆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很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和感觉。想到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就好像与自己有关,再想到伟人说的,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觉得自己可能要成为一个人物,于是,二个人,豪情万丈,讲大话,立大誓,许大愿,胡言乱语。尤其是,有时半斤二锅头在体内燃烧,我会觉得天边异象出现,天空开满了七色花,霞光满天,这一天特别的浪漫。所以,龙山不仅有我消不失的记忆,还是我以后很多事情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当然,龙山与我的这些缘分,以前我并没有细想、深想过。只是记得有很多的关系和联系,还有一些模糊破碎的片段,却展不开、连不起来。直到最近重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才顿悟“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的感慨。当我领略到书中的别有洞天和暗藏深意后,当下如五雷轰顶。该书对自然充满敬畏,从“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寻求文化灵魂,揭秘人生真谛,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和感动。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沉迷在余先生的情绪情怀、段落章句间,来来回回,走走停停,无法自拔,既有蓦然追悟,浮想联翩,更有傻坐半日,一阵一阵的发呆。由此,龙山在我的心底里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p><p class="ql-block"> 龙山,位于县城西南十公里官潭村灵山江畔。它因山势雄伟壮观,蜿蜒数里,犹如巨龙临江而卧,故得名“龙山”。从县城经龙丽高速,过芩山村,我们首先来到了龙山脚下的运动小镇。小镇规模不大,一期占地约200余亩,依山傍水而建,连绵衔接 ,阡陌交通,错落有致。徽派建筑风格,青瓦白墙,庭院深深,气质素雅简淡。园林曲径通幽,一重重,一程程,路转峰回,虽为人做,宛若天成。“山、水、林、茶、田、舍”交相融合,彼此辉映,体现出了江南文化的多彩、灵秀、清新与委和。以“运动体验+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的发展模式,聚揽人气,激发活力,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振兴崛起。</p><p class="ql-block"> 在小镇盘桓许久以后,又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出小镇南面围墙小门,沿着登山步道我们开始向龙山的顶峰攀登。天气预报告知,今天多云,无需带伞。可此时竟然下起了小雨。好在有同事未雨绸缪,带着雨伞,也就不太放在心上,依然可以大胆前行。很快,我们就行进到了半山腰以上由晋朝喇摩禅师建的名刹,号“镇龙禅院”。这时,天气莫名的变得更加恶劣,狂风骤起,厚厚的乌云不断翻滚,压得很低,强风裹挟着残枝碎草并卷起沙砾穿过密密麻麻的树林,发出撕裂的尖叫声,气氛立马变得压抑和紧张,林中的鸟儿也四处仓皇惊飞,跟着豆大的雨点便纷至沓来。我们快速地躲进了禅院。倾刻,暴雨如注,像是天河决了堤似的 ,水从天上直接倾倒下来,地上顿时水流成溪,一片狼藉。强力的风声、雨声、雷鸣声持续交集纠缠,感觉眼前的一切生命都在柔弱地颤抖和哀号,天和地在雨中融为一体,恣意狂放。大家都怔怔地望着磅礴大雨毫无顾忌的撒野,显然是被吓到了,显然是没有预想到。</p><p class="ql-block"> 雨一直下,时间慢慢在流逝,谁也不知道这大雨何时会停。我开始关注起周围的事物来。首先想到的是,应该进寺庙祭拜一下。我没有注重礼节,也没有很讲究规矩,只是跪在观音菩萨的脚下虔诚地恭敬地拜了三拜。同事问我,许了什么愿啊!我笑而不语。其实,我什么都没有想,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求得求乐的心,没有史铁生所说的带着一肚子委屈和一沓账单<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是心怀敬畏</span>。敬大人,敬伟人,敬圣人,敬天地。面对这大雨天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我的脑子里不断萦绕着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人太渺小,怎么强得过天地?是天地,给了我们生存基座,因此也给了我们文化基座。”我想得很多很远,甚至有些恍惚……</p><p class="ql-block"> 同事喊我,要不要继续前行。我回过神来,感到十分的惊讶!此时各种嘈杂声已戛然而止,雨变得细小而柔和。大部分人借机撤退了,只有我和苏先生没有放弃。再上去的路就更难了,全部都是陡峭蜿蜒的小路。我边走边想,边想边走,路两旁蔓藤杂树,偶尔可见或嫩黄或浅紫或粉红或润白的各式小花,生命蓬勃茂盛,野蛮生长。大约又攀爬过半个多小时,前面没有了路,只见得一条狭长的平整的沙土走廊,我们终于登上了龙山的最顶峰。细雨下的山顶,别有风味。天色暗淡,薄雾漂移缭绕,远景若隐若现,气质落寞忧郁。我认真地看着,仔细地品着,内心半彩半灰。我就这样沉沁其中……可没有过多久,天空再次出人意料,竟然大放晴。日出的光芒很快驱散了重重迷雾,眼前的一切立刻变得开阔明朗起来。再放眼望去,茂草鸟鸣,林木森森,层峦叠嶂,满眼尽是青翠。自然的力量把龙山铺排得大大方方,干干净净,应美尽美。犹如天堂和人间连成了一起,物物鲜活,处处生动,个个有趣,笔笔创造。</p><p class="ql-block"> 我不悲不喜,没有被今天的种种意外扰乱心绪。我知道,天地间一直有股捉摸不定的神秘力量客观存在,因此我愿意接受上苍这种变化无常的安排,哆哆嗦嗦,小小心心,毕恭毕敬,水波不兴。</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凡事都是有预兆的。这大半天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让我猛然悟得,眼前的美景,像是昭示着我的友情、友谊的美好。好朋友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而这变化无常的天气,其实是明证和暗示了我那波折不断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友谊像一盏灯,能够照亮彼此心中的黑暗。那时,我和我的这位朋友,原本都是不到二十岁的懵懂小子,前不久还是跟在父亲后面畏畏缩縮的勤劳朴实的农民。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那也是处在政治阶层的最底层。从政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太深奥,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像读一本天书,心里眼前一团黑,想问都不知怎么开口,该去问谁。没有人认识我们,更没有人教会我们。问题太大太沉,犹如沉在海底,我们哪里捞得着?我们只见过池塘水库,见过小溪小河。所以,我们需要彼此关照,相互鼓励提醒,结伴而行。第一次见面,我对他的眼神很着迷。他的眼神明亮、坚定、自信、灵气、忧郁、善意,几乎具有一切进步的特质,凭这个眼神,我知道,我们是一伙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凭他的智慧和努力,很快出人头地,并一度成为我们那个区域的热点人物。尽管如此,他对我粗糙的思想和能力依旧充满信心。我说的话他愿意听,我读的书他喜欢看,我做的事他愿意相信。甚至后来在我的人生遭受重大的变故,在那段至暗时光里,他还能放下身段,推辞掉一些公务,不停止嘘寒问暖,一如既往的联系和帮助我,带给我极大的鼓励和安慰,这让我非常的感动,并一直感恩铭记于心。</p><p class="ql-block"> 我的人生如天气,阴晴不定。我自认为读过一些书,又经过省、市级党校三年多时间系统的学习培训,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科班出身。而且,我二十岁出头就担任村支书,当属青年先锋。最重要的是,我有热情,甘愿自我燃烧。所以,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了组织的任用。这以后,我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几乎在每个岗位或单位都能独当一面,甚至打开新的局面。一个秋天接着一个秋天,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我和我的朋友一样,理所当然地开始收获,并且毫无悬念地从办事员一步步晋升到了正科级。但事情并非如预期的那么美好顺畅,很快我就感受到了这条道路上的无边无际和诡谲风云。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就经历了人生的多次浮沉,感觉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不死不活,无处使劲。庸人、懒人太多,看不清人心,看不到前途,剪不断,理还乱,把自己弄得很苦恼。慢慢地,不仅激情没了,感到委屈了,带情绪了,好像觉得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于是,我下定决心放弃,没有一点的挣扎和留恋。那时心里笃定地想,人,逆流而上固然需要勇气,但能急流勇退,自知之明,同样也是一种清醒明智的选择。甚至自己安慰自己说,算啦,就这样,埋头过自己平静的日子吧!</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二十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站上龙山的顶峰时,此时的我,却是另一个我。而今,吴老板的宏图大展,更加比照出我的平庸,局限,短视,碌碌无为,而面对挚友坚定不移的信任鼓励,我也欠一个对他们的交代。我辜负了很多人,没有做成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人,让他们的美好愿望落了空。他们的希望,最终希望了一个郁闷和寂寞。特别是后来,我期待的岁月静好也并没有出现,反而经历了更多的风沙泥泞。当眼花缭乱、层层叠叠的人生被重新定位,悟得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它需要勇于面对,平静接受,从容处理,我蓦然发现,当年做出的拒绝社会、脱离众人的清高,其实那不是勇气,那是偏激和任性,是自卑和逃避,是多少带点年轻气盛的凌空轻狂的自欺欺人的虚假。事实上,我不仅辜负了那些对我充满希望、愿意给我机会的人,还辜负本该比现在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怀抱着愧疚的心情,在龙山的顶峰多站了一会,多看了一会,任由奔腾的思绪放纵。我知道,这次再登龙山其实还包含着一份迟到的检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