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标准,变幻的历史

知止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帝六子亦訢文韬武略,颇有康雍之势,四子奕詝腿有残疾,性格懦弱,但最终道光穿传位于四子,是为咸丰帝。抛开嫡庶出身等原因,仅从一野史记载来看,值得我们反思。</p><p class="ql-block"> 野史载:某日道光皇帝领诸皇子狩猎,四子奕詝一箭不发。疑惑不解的道光帝询问原因,奕詝回道:“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而六子奕訢在父皇面前积极表现自己,所获猎物最多,但道光却甚为欣喜地评价四子奕詝道:“此真帝者之言!”</p><p class="ql-block"> 打猎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伤生吗?文韬武略的亦訢在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中表现最优却最终棋输一着,实为可惜!上级考核的标准在哪里,下级的行动就在哪里!身为上位者,事物法则的主持者,务必秉持符合此事物的评判准则,切不可人为改变准则,或拔高评判准则,可表扬优秀者,但切不可拿优秀者的标准去拔高或改变事物原本的评判准则,不然本末倒置,破坏事物发展方向,犹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最后六子亦訢与慈禧合作发动辛酉政变,把国家前途交于一个权利欲大于国家民族观的慈禧,很难说没有报复父亲的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