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7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南头古城包括牌楼、南城门、新安县衙、新安监狱、海防公署、东莞会馆、关帝庙、文天祥祠、鸦片烟馆、接官厅、聚秀楼、义利押当铺、陶米公钱庄等十余处人文历史景观。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东官郡起,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深圳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粤东首府、港澳源头”,是深圳城市的原点,南头古城承载见证了深圳中心的“迁移与回归”。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头古城主街风貌以岭南广府建筑风格为基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深圳虽然是一座历史的新兴移民城市。事实上,深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南头古城见证了这座活力之城的千年历史,诉说着这座改革之城的前生今世。正如深圳地方史研究学者所言,深圳不是“文化沙漠”,历史上深圳原本就是南海之滨的一座边城。2017年,南头古城高票当选广东十大海上丝路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8年,南头古城被公布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南头古城被列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26日,经过改造提升,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开街营业,经历世事沧桑的南头古城终以新貌“迎客”。</p> <p class="ql-block">南头古城牌坊</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南头古城内现存有1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头古城垣)、5处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南头村碉堡)、10处保护建筑和34处历史建筑(新安县衙、新安监狱、海防公署、关帝庙、报德祠、鸦片烟馆、接官厅、聚秀楼、义利押当铺、陶米公钱庄、城隍庙、观音阁井、显宁街井、品芳井)等。</p> <p class="ql-block">古城南门</p> <p class="ql-block"> 南头古城城内辟建9条街道,故得俗名“九街”。中山南街是“九街”之一,也是古城内直通古城南门的一条南北向大街,南起南门北抵中山东、西街,正对广州府新安县衙遗址。街两侧有多处民居和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会馆、海防公署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山南街</p> <p class="ql-block">东莞会馆</p> <p class="ql-block">为让更多的留住乡情,留住记忆,古城在改造修缮中引进了许多非物遗产项目的门店和艺术创意工坊。</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中山街十字路口的新安县衙旧址</p> <p class="ql-block">中山北街</p> <p class="ql-block">中山西街</p> <p class="ql-block">中山西街边上的中山公园、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山东街</p> <p class="ql-block">报德祠</p> <p class="ql-block">信国公文氏祠</p> <p class="ql-block">城市&村</p> <p class="ql-block">古城东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头古城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南头古城博物馆展现了深圳1677年城市史,展出了300多件文物,叙述了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起源的深圳城市史。</p> <p class="ql-block"> 陈列主要分两大部分:一为室内陈列,以南头古城的历史变迁和人文历史为背景,全面展示深圳的城市发展史、抗击外敌侵略史。第二部分为古遗址区、古城区、古建筑展示,大量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体现出昔日古城的繁荣和热闹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头古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历史文化久远厚重。</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南头古城设置东官郡。</p><p class="ql-block">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朝在南头设置了一个军事机构“屯门军镇”,镇治即在南头城。自此直至明代,南头古城由行政中心转为海上交通门户和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 据《新安县志》记载,现存的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初始为“东莞守御千户所所城”。</p><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元年(1572年),明朝设新安县,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南头古城就是县衙所在。清代,南头古城经历了迁海与复界,见证了割让香港的屈辱历史。</p><p class="ql-block"> 清代康熙年间,清廷实行迁界禁海,取消新安县,南头古城居民大量内迁,除城墙外,古城内的房屋被拆毁,建筑材料则用于修建界墙。</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南头古城仍为宝安县治所在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南头古城上修建大量碉堡等军事设施,严重破坏了古城的城体结构。</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居民拆除城墙砖块,在城墙遗址上修建房屋。<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座曾经被称为“全广门户”的古城却只能在周围民居的夹缝中残喘。</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头古城经过了保护修缮,修旧如旧,整洁干净,成了南山区一张旅游名片,各地朋友都可以来此了解老深圳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赖国强2021.5.22 摄于深圳南山( 华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P30Pro手机摄制)(文字介绍摘自百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