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 忆 手 迹

.今日欢呼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b></font></h1> 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中,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耸立在高高的山顶上。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的是1942年日本鬼子大扫荡中以及之前牺牲的涉县烈士。<div> 纪念塔正面镌刻着刘伯承 、邓小平的题词。左侧镌刻着师自明等人的碑文。</div> 在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儿皇帝汪精卫,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你们光荣殉国,所垂训后人者,只有人民子弟兵与其父老骨肉结合,以抗击人民之敌,才能获得解放。<div><br> 涉县抗日殉国烈士纪念塔 </div><div> 刘伯承 题</div><div> 民国三十五六月</div> 涉县抗日烈士永垂千古 人民的解放是用人民自己的鲜血换来的。 <br> 邓小平 题<div> 一九四二年六月</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师自明等同志撰写的碑文</b></h1><div><br></div><div> 烈士的血换来了胜利与幸福,全县人民永久纪念。我们要继承英雄的遗志,在和平民主事业道路上英勇前进。</div><div> 县议会议长 师自明</div> 副议长 赵华甫 郭廷俊 <div> 敬题<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div></div>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师自明同志写给涉县<br>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的信</font></h1><h3><b>涉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b></h3><h3> 你们的来函收悉。征集党史资料工作,是我党历史上一项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通过这一工作,可很好地、全面地、系统地总结革命前辈的千秋功业,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尽我所知,按你们所列纲目提供的情况。我虽然在涉县工作战斗过很久,但因年长日久,往事回忆记忆不清,所整理的材料,姑且叫“回忆录”吧,不妥或不准之处,请指正。</h3> 致<br> 敬礼<br><h3> 师自明</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月</h3><b><br></b><h3><b>涉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b></h3><h3> 寄来的回忆录,我又修改了一下,现寄去,请收阅,不妥处,请指正。</h3> 致<br> 敬 礼<div><h3><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师自明</span></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九八二年六月一日</h3></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回 忆 录</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 自 明</div> <div> <b> 一、解放前我县的政治和经济形势</b><br> 我们涉县,地处太行山腹地。解放前,这里山高草多人烟少,地薄石厚五谷稀,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加上帝、官、封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没有丝毫的地位,终年吃糠咽菜,过着衣不掩体、食不饱(果)腹的穷困生活。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横征暴敛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为生活所迫,不断出现典房卖地,甚至卖儿卖女的悲惨景象。广大人民终年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急切盼望能有出头的日子。<br>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特别是南方各省及陕北红军的成长壮大以及红色根据地的创建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涉县群众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他们盼星星、盼月亮,日夜盼望共产党能早日来到涉县,盼望红军早一天开到涉县,解脱自己的苦难。人民希望的事情,是地主老财最害怕的。他们造谣说,共产党红头发、兰(蓝)眼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同时对来自革命根据地的消息和人员严加控制和封锁,见到生人都要盘查,甚至看到戴火车头帽的也要抓起来下到狱中。“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大举侵占华北,亡国的危险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时,毛主席在陕北向国民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得到了全国人民群众一致热烈响应,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抗日的热潮。但是蒋介石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推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寇。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阶级仇、民族恨在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胸中燃烧。涉县广大人民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不甘忍受亡国的耻辱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并外出寻找党的组织。这时的涉县,尤如布满干柴的大地,一个火星就可燃起冲天的大火。<br> <b> 二、初建党组织</b></div><div> 三七年秋(<font color="#167efb">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初,八路军工作团进驻涉县县城——涉县党史办注</font>),党的火种终于来到涉县。最初党的活动以抗日宣传队的方式在涉县县城、农村宣传抗日救国,翻身解放的道理,并开始在最贫困的村庄秘密地发展党员,并建立党组织。涉县当时按地形划分为三个区,西南路为一区(南关),东路为二区(固新),北路为三区(偏店)。一区的党组织最早在刘家庄、贾家庄、新桥等村建立。党员有贾家庄的吕怀增、吕风珠,新桥的师庆吉、侯在林、师家彬、师文彬、师文伟、师文明、师崇嵩、师自明等人,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师庆吉同志。二区的党组织最先在固新、西达、原曲等村建立。三区在东戌、赵峪、郭口、乱石岩建立。<br> <b>三、建立农会、妇救会、青年等组织</b><br> 党组织经过一年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扩大。从三八年上半年起到三八年秋,党的组织由秘密发展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县委的对外名义叫“八路军涉县地方工作团”,先住刘家庄,后住索堡。县委的负责人是刘承栋(又名刘淼)、马更清(又名马力)、徐子明等。<br> 党的力量不断发展与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及日本帝国主义的注意和不安。为限制和镇压党的活动,他们建立了所谓保甲制度,一家通共,诸家受诛连,妄图以此切断我党与群众的联系。同时他们还成立了所谓联保村,“十村为一联保”,一村发现共产党活动,九村联合剿拿。为了更有利的开展斗争,三八年上半年,党在各村发展群众,以贫雇农为骨干成立了村农会,当时我任新桥村农会主席。随后针对国民党组织的保甲制联保所管十个行政村,我们又成立了联保农会,我任联保农会主席,并建立了自卫队等群众组织,与敌顽及反动武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联保农会武装部长是韩风远,生活部长是殷梅华同志。与此同时,其他区也都成立了联保农会。三八年十月成立区农会,主席由冯万义同志担任。同年底,我接任区农会主席职务。县农会也在三八年冬季间成立,第一任主席是王仲干同志。三九年十月,我接任县农会主席。<br> 为广泛地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于成立农会的同时或稍晚一些时间,由村、区到县逐级建立了其他群团组织。如妇女、青抗先、工会、儿童团、自卫队、基干队、民兵等组织。这些群团组织在对敌斗争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br> <b>四、领导群众向敌顽斗争</b><br> 党的组织建立以后,主要任务是:领导群众抗日救国参军参战,组织群众生产等,具体讲有以下七项工作。1、首先领导群众破除了保甲摊派制度。在日伪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税收多如牛毛。收税方法又是按地亩人口摊派,穷人种地主的地也要交租纳税,这实际是把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了穷苦人的头上。穷人们辛苦劳累一年,除交纳地租外,还要交纳名目繁多的税金。交租纳税外债和归还利息以后,自己所剩无几,一家老小,生活无着。广大群众早就要求除掉这吃人制度。经过斗争,将摊派改为保分三等,户分九级,按经济收入纳粮纳税。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2、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3、反霸除奸。当时,旧政权名称变化频繁,开始叫乡长,也叫保长,后叫村长。旧乡长、旧保长、旧村长普遍贪污公款,行贿受贿。这些家伙们个个爱财如命,不择手段地敛聚财富。有的还依仗职权,欺压人民,甚至充当汉奸。人民早就恨透了这些寄生虫。于是,党通过农会带领群众开展了反贪污和反霸除奸运动。除掉了这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寄生虫。4、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开始遇的阻力是地主不给减,贫雇农有的迫于某种压力,不敢公开要求减。为打开局面,全县在井店召开万人大会,公开斗争了大地主、大汉奸任聚武,打消了群众的顾虑,激发了群众向地主老财们斗争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全县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全县大都实行了三七减租或二八减租。5、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反霸除奸、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减轻了经济负担,改善了生活。利用这些活生生的现实教育群众,使他们提高了跟党干革命,保卫胜利果实的自觉性,积极参加民兵自卫队、八路军游击队,并纷纷要求参军参战。只温村一个村,由村干部带头,报名参军的青年一次就有一个排(记不很清了)。6、组织群众支援前线。在有名的响堂铺伏击战中,一二九师胜利地伏击了日本的汽车队,缴获了一百八十多辆汽车及其它许多战利品。我们组成的支前突击队,冒着炮火运送弹药。战后又担任清理打扫战场、押解俘虏等任务。之后,又配合部队进行了林南战役。7、拥军优属。对当时在涉县的部队,党组织每年都发动群众做大量的军衣军鞋,运送粮食草料。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前线,前线需要什么,后方就供给什么,对参军入伍的军烈属,经常组织代耕队,帮助他们生产,并随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尽力使参军的同志安心工作,努力杀敌。<br> <b> 五、夺取政权的斗争</b><br> 夺取政权,首先是在农村开始的。三八年秋,我任新桥村农会主席时,带领农会及革命的群众首先夺取了旧村长的权,并选举了抗日民主村长。与此同时,各村也都先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夺权斗争。然后逐级夺了国民党的联保和区的政权。三九年秋,一区国民党的区长刘茂林,先在城里,日本侵占涉县城后,他带领旧区署人员就跑到石门山的西峧村,并成立了旧县政府西乡办事处,继续坚持旧政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断向下派粮派款,强迫群众送粮、送草、送料。于是,我党决定拔掉这钉子,由我和工作团的几个同志带领新桥石门、索堡农会群众,趁夜摸过二十多里山路,于天明时包围了西峧村。国民党区署的人员及其保安队,一发现我们包围了村子,调头就跑。我们一方面挨户搜查藏匿下来的人员,一方面追捕逃跑人员。当天,我们在韩家窑河滩召开庆祝胜利大会,庆祝赶跑旧区长。此后,三区也相继赶跑了旧区长。赶跑的旧区长,三区是一个姓段的家伙,是个大地主。之后我们又民主选举了区长,一区长是冯万义同志,二区因孙殿英军驻守反动势力大,权未夺成。三区夺权后民选区长是高连山同志。<br> 民主选举抗日村长、区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他们纷纷要求民主选举县长。四O年一月间,在涉县上清凉召开全县人民代表大会,首先由一二九师民运部陈孝同志率四名军人先行,尔后选出四名代表(师自明、师官英、张烽、杨林),代表全县人民去固新与国民党县政府谈判,要求旧县长张守魁回县参加民主选举,领导人民抗日。当时,涉县城已被我八路军解放,国民党的县政府早在三九年七月日寇占领涉县城时就跑到了台华村,但依然行使权力。他们的前方指挥部设在固新,前线就在离县城七、八里地的胡峪。我们四个代表首先来到胡峪,要他们当官的出来讲话。国民党县教育局长冯孝中先出来见了我们,但他不敢和我们谈判,却把我们关到村公所的一个屋子里,冻了一夜。第二天一明再找他,谁知这小子心虚胆怯偷偷地跑了。他跑,我们就追,追到固新后,他们还是不给谈判,把我们引到旧区公所。后来旧县长张守魁把他们的科长集中到一起,以交谈为名与我们辩理。我们提出三个条件要他们答复:一是首先承认民主选举区长是合理合法。二是要求旧县政府要到城里办公参加民选县长。三是领导群众抗战。这三条他们一条也不答应,我们也丝毫不让步。当时的气氛十分紧张,旧县长如临大敌,村里村外、房上房下、屋里屋外站满了荷枪实弹的保安队,一个个枪上堂、刀出鞘。他们摆出这样的阵势,一方面是吓唬我们,妄图使我们屈服。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心虚害怕,借此替自己壮胆。由于双方僵持不下,谈判一天,毫无结果。天黑以后,他们用武装把我们四人押到村外。我认为是要枪毙,心想这下可革命到头了。谁知到村外转了一圈后,又在村东口进了村,又把我们锁到一个大店里。天很冷,不给吃不给喝,房上房下又站满了拿枪的保安队。天明后,我们忍着饥寒又要去旧区署找他们谈判。站岗的不让进,我们就向里闯。这样相持了三个多小时。这时,县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于我们几个没回去,放心不下,又选派了四十个代表前来支援,正好赶上我们和他们冲突。看到支援的同志,我们忘记了饥饿寒冷,斗争的劲头更足了。这时旧政府又把他的保安队调来,对我们进行威胁。我县委针锋相对,派李曾生带领县独立营也去附近活动,一方面是监视顽固武装,一方面为我们代表助威,这迫使旧政府终于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旧县长看势不妙,又要跑了。但前面有我独立营挡路,当然他是跑不了的。最后他们在理屈词穷、无可奈何又无路可逃的情况下,让一个姓孙的秘书出来,代表国民党县政府答复,允许群众回去民主选举县长,并承认其合理合法。斗争终于胜利了。回来后涉县人民第一次自由民主的选出了自己的县长郑晶华同志,成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政府机关按统战政策实行三三制,因此也叫三三制政权。后来县里还成立了参议会,我兼任参议长,副议长由许明(民主人士)担任。<br> <b>六、当时在涉县的机关和单位</b><br> 当时在涉县的领导机关很多,记得有一二九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太行军区、晋东南总农会、晋东南总工会、冀南银行、《新华日报》社、随营学校、军工厂、太行五地委、五专署、五军分区等部门。<br> 这些部门和单位促进了涉县革命事业的发展,帮助涉县建立了党组织及农会等群团组织。动员和组织群众抗日,打土豪分田地,翻身解放,并帮助和组织发展生产。一二九师民运部陈孝同志等经常住县帮助工作。当时涉县正开挖漳南渠,我兼任指挥部主任, 一二九师的小景同志参加了组织领导工作。漳南渠的建成,对涉县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变了过去靠天等雨,低产落后的面貌。<br> 为更全面详尽的了解情况,提供几个知情人士。<br> 赵胜前,现在哈尔滨轴承厂工作。<br> 赵 健,(地址不清)。<br> 郝力生,北京工作(详细地址请问涉县社队企业局索堡村的一个同志,他曾去过郝力生那里)。<br> 李富义,(现在天津,详址不清)。<br> 秦秀峰,现在福建(详址不清)。<br> </div><div> <b>涉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注</b>:<font color="#167efb">师自明系涉县新桥人,是一九三八年入党的早期党员,曾任村农会、联保农会主席及区、县农会主席,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书记等职,现任邢台地委副书记。</font><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