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2022年5月22日,是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的禾下乘凉的梦想让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更让与江西崇仁有缘分的崇仁人民永远怀念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宋代,江西崇仁县有一位叫袁敖的人,死后被追封为大司马。袁敖,字巨卿(约公元923-999年),江西崇仁(相山镇)山斜鲁浒人,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进士,官拜长沙府尹、吉州刺史。1068年其长孙袁鹏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宋神宗追赠为枢密使,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敕特赠枢密院正卿护国佑民大夫。曾住崇仁五十二都白茅畲三龙岗、三十七都山家源。卒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后夫妇合葬于本邑五十一都柏陂袁家坑(今江西崇仁县相山镇鲁浒村百陂油柞坑)。妻陈氏,生九子一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崇仁袁氏后人为了纪念袁敖,成立了袁敖研究会。研究会的成员还特地联系到了袁隆平院士,将袁敖的事迹告诉袁隆平院士,他仔细查看了研究会带来的宗谱,发现和自己的宗谱联系上了,十分高兴,还欣然为袁氏联修族谱作序。2013年6月,袁隆平院士第一次来到崇仁,还亲切地和袁氏宗亲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3年6月,袁隆平院士第一次来到崇仁县,在崇仁县政府大楼前和袁氏宗亲合影留念,横幅“公”字后的就是袁隆平院士。)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电话联系釆访袁敖研究会会长袁勇才的时候,是2021年5月23的上午10点,他正在去长沙的路上,准备去参加袁隆平的追悼会。他告诉我,“作为袁氏宗亲的袁隆平院士与袁敖故里崇仁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于2013年亲临崇仁,与敖公故里的众宗亲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2019年4月28日,部分袁氏宗亲、崇仁袁敖研究会成员前往湖南长沙为袁隆平贺九十大寿,袁隆平对袁氏宗亲非常热情,先邀请到家里做客,又安排在办公室合影,还不停的笑着说:“多拍几张照片,来一次不容易”,大家都对袁隆平艰苦朴素、和蔼可亲的为人交口称赞。袁隆平院士对崇仁的发展念念于心,听到崇仁的不断发展不禁会心一笑。袁隆平宗亲还为崇仁袁敖纪念馆亲笔题词,鼓励袁氏宗亲努力学习先辈的优秀家风传统,报效国家,建设家园。他的学识及奉献的精神都是我们袁氏宗亲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袁勇才告诉笔者,“5月22日上午传出宗亲病逝的消息时,群里的宗亲都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纷纷在群里辟谣为假消息,并自发为宗亲祈福,不曾想,大家最不希望成真的消息最后变成了事实,许多宗亲们都失声痛哭,纷纷表达对袁隆平宗亲的悼念与不舍。巨星陨落,中国痛失了一位栋梁,袁氏宗亲痛失了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辈。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袁氏宗亲对袁隆平院士的追思。虽有万般不舍也只能送别袁隆平宗亲,宗亲您一路走好!”</span></p> <p class="ql-block">(袁金静和袁隆平院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袁华琳的姑姑袁金静回忆:“我们一行到达长沙,袁老那天正在办公室。之前已接待了两批来访者,老爷子已有些疲惫,但在得知我们是来自江西崇仁的袁氏宗亲时,他脸上满是淳朴而又灿烂的笑容,几次激动得要从座椅上起身。听到我们说修建袁氏宗祠,看到我递过来的宗祠选址图,连忙笑着说:“这个地方好,我到过……”要知道,老爷子还是六年前到的崇仁呀,记性真好!我们又请他为崇仁袁敖纪念馆题词,他欣然应允,提笔写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贺袁鳌纪念馆落成,祝袁氏家族繁荣昌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袁隆平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0一九.四.廿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老爷子毕竟是耄耋老人,又有许多事务要忙,我们不便多打扰。大概四十分钟左右,我们告辞。几个男人走在前面,我殿后。不知为什么,我又依依不舍地倒退几步回望,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只见老爷子正在目送我们,满眼也是真诚和不舍。我差点落下泪来,忙说:“老爷子,您好好保重身体啊!”老爷子依然是慈祥和蔼地笑着,点头,我看到老爷子面色红润,精神头好着呢,没有一点架子,对我们袁氏宗亲有一种别样的亲近感。光是看着他不说话,我这心里头就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崇仁县袁敖研究会的关系,袁隆平对崇仁县特别看重,把他的杂交稻水试验田专门安排在崇仁,还多次亲临崇仁查看杂交水稻的生产生长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及后期测产。实验田还是由袁敖研究会和袁隆平种业公司对接做的项目,袁老爷子对崇仁很有感情,先后在崇仁郭圩和相山进行杂交水稻示范生产(兩地示范点先后都在120亩左右),产量都达到了预定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袁隆平每次和崇仁袁敖研究会的人都谈笑风生,称兄道弟,十分随和,没有丝毫的院士架势,倒象朴实的一个老农民。只要大家有所求,他都不会拒绝,都会尽量满足。他曾先后为崇仁山凤小镇和袁敖研究会题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采访到崇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菊娥,她是2019年8月份有幸见到袁隆平院士的,当时袁院士看到崇仁来的人都十分高兴,她看到崇敬的袁院土时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感觉像自己的爷爷父辈一样,一时觉得非常的亲切,袁老给自己的印象:特别亲切、特别健谈、特别敬业、特别精神。万菊娥告诉笔者,当时我们向袁院士汇报了崇仁的工作,袁院士非常的健谈,他向大家谈了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在禾下乘凉,亩产达到1500公斤,最后还亲切的和大家合影留念。说到上午听到袁院士不幸去世的消息,万菊娥声音哽咽,说自己心情特别难过,觉得象失去了一位亲人,觉得他走的早了,像他这种人对人类还可做更多的贡献的人,应该活过100岁,他的梦想应该还没有全部实现,就这样走了真是一大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万菊娥和袁隆平院士合影,右为万菊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到袁隆平院士不幸去世的消息,崇仁县农业局农技推广技术员陈莉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默默的流着眼泪,她听到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特别是看到长沙市民送别的场面,她的心里就非常的难过,眼泪就止不住的掉下来,她分别在2013年6月、2015年的7月和2017年的6月三次有幸见到袁隆平院士,她对袁院士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特别随和,特别慈祥,没有一点架子,不管谁来都十分的热情,感到越是伟大的人越是谦逊,袁院士包容大度,应该是与他天天在田间地头走,和百姓打交道有关,所以非常的平民化。2015年7月份的时候,崇仁县的农业技术人员上长沙去拜见袁院士,当时大家都心里担心,都轻言细语不敢大声说话,可是一见到袁院士就十分和蔼可亲,他叫我们坐,不要太拘谨,一下子就打消了大家的心理疑虑。当时大家见到很多的非洲技术人员来湖南长沙参观学习,袁院士的秘书告诉大家,对这些前来的技术人员,袁院士都会给予亲切指导,都是用英文给他们讲课。</span></p> <p class="ql-block">(陈莉和袁隆平院士合影,右为陈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还对崇仁的教育特别关心,还专门为崇仁一中题词留念。崇仁一中的袁电辉老师回忆:“2013年暑期,崇仁一中重建校门,学校需要请一位名家来题校名,但犹豫不知请谁来题写好。因当时袁氏修族谱与袁隆平院士有联系,我便举荐能否要袁院士来题,学校领导立即同意,就是担心难以请到。我与袁敖研究会会长到长沙拜访袁院士,当我说明来意时,袁院士二话没说,欣然答应。”</span></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院士为崇仁一中书写校名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崇仁人民和崇仁学子得知袁隆平院士离世,都感到十分的哀痛,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这位曾经多次亲临崇仁的共和国功勋,有很多见过袁隆平院士,并和他曾经合影留念的崇仁人,都深深的痛悼这位和蔼可亲、朴素和善、让人如沐春风的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附:袁隆平院士为崇仁袁氏联修族谱之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袁氏家族立谱可远溯至汉代,汝南和陈郡袁氏,历史上皆留下浓墨重彩。“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虽有自诩之意,亦属原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崇邑袁敖者,字巨卿,昱之三子,后周显德丙辰进士,官拜长沙府尹,宋太宗太平兴国丁丑年为吉州刺史。卒后仁宗追封枢密院正卿,徽宗追封大司马。乃汝南袁安公三十三世孙,南阳王恕己十二世孙。五代乱时,携祖母杨氏先避吉州,再寻徙抚之崇邑,因慕华岳胜境,迁崇之三龙岗居,乾德乙丑年复迁山家源居。本邑衙陈氏善风谓公曰:余阅当世之人未有如公者。遂以女妻公,生九子一女皆进士。分九冈,亦称九冈袁氏,尊袁敖公为始祖,迄今一千又七十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宋袁采作《俗训》,后名《袁氏世范》使袁氏家教“兼善天下”,为“世之范模”,“……习而行之,诚可以为孝悌,为忠恕,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刘镇于序中如是说。敖之孙鹏,历官礼部、兵部尚书,拜少保,故基建祠立义田学,置静居寺有元大儒吴澄撰记;裔孙云隐居芙竹,其子及门生多理学之士;裔孙璋、珙师事明醇儒聘君吴康斋、乡儒谢公济诸贤,等等,养和睦,守敦厚,皆垂诸后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撰谱牒一为尊宗,二为敬族,三为合族之间相互体恤。崇邑袁氏裔孙成立“崇仁袁敖研究会”,为聚亲睦族,遍访各房亲宗,慰问老幼伤残,重修祖陵,编印画册,宣扬祖德。合族逾四百年再次联修族谱,上接宗法,秉承周礼,遵循“必信而传”,探究拾遗,以光先泽,大有世范之风,可示后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应崇邑水根等诸宗亲之请,谨序以梓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元二零一三农历癸巳年仲秋月袁隆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