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亚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袁隆平院士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经历了近91年的沧桑岁月…他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袁隆平,称得上是一个“文艺青年”,他多才多艺又饱含运动天赋。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他偶然间听到隔壁宿舍传来小提琴的声音,于是便“拜”在好友梁元冈的门下。他省吃俭用,硬是从生活费中省出了一笔钱,买了人生第一支小提琴。在好友的悉心帮助下,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著名的《思乡曲》。</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曾经有过一个蓝天的梦想,21岁时,曾通过了国家飞行员测试,可正当他信心满满地准备报道的前一天,国家考虑到当时的大学生太金贵,又正值抗美援朝时期,所以参与选拔的大学生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取消了飞行员的应征,</span>让袁隆平留下了一个终生的遗憾。对于袁隆平来说,未能当上飞行员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这并不能掩盖袁隆平的运动天赋,小时候的一次溺水经历,让他立志学会了游泳,<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22岁时,他又差一点进入国家游泳队,结果因为选拔比赛时微弱的差距(录取前三名,他第四名)落选了。</span></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帅小伙,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应该叫做“颜值爆表”这张照片拍摄于1951年,此时的袁隆平才刚刚22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由于自己酷爱游泳,因而经常与同学在重庆北温泉一起放松。在游泳上岸之后,三个人想拍张照片留念,商议之下,小伙子们决定晒晒自己的肌肉,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张“赤膊照”。通过照片我们也能看出,三人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昂与活力,每个人的颜值也很高,不逊于现代的一些男网红。</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曾留下过不少照片,其中这两张“赤膊照”最有意思,这两张照片都是同样的人,以同样的姿势,在同一个地方拍摄的,照片上的三个人从左至右分别是袁隆平、陈云铎、梁元冈。</p><p class="ql-block">一转眼40年过去了,三个人再次相遇,此时的他们也都年逾花甲。老友相见自然要聊聊年轻时的岁月,又再次想起了当年的那张照片,于是他们便“老调重弹”,又以同样的方式重温了年轻时的岁月,因此照片上写的主题就是“旧梦重温”。照片上的三个人,除了梁元冈有些发福外,袁隆平与陈云铎都显得有些消瘦,毕竟岁月不饶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23岁时,无缘蓝天和碧水的袁隆平,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湖南的一所农校教书,这一教,就是1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学校任教期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40, 40, 40);">某一天,袁隆平在学校的试验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鹤立鸡群”,他与杂交水稻的渊源就从这里开始了。</span></p> <p class="ql-block">33岁的袁隆平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邓哲。袁隆平非常喜欢邓哲的贤惠与温柔,而邓哲对袁隆平的敬业精神钦佩有加。<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从此,他的一生就贡献给了“粮食”。</span></p> <p class="ql-block">教科书中曾有一张袁隆平的照片,照片中的袁隆平手持水稻,瘦削而又坚毅的脸上满是专注,注视着眼前的稻穗。这张照片,可能也是不少人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但您也许不知道,这张照片上的他,就已经快70岁高龄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不论多大年纪,不论走到哪里,袁隆平心心念念的还是他实验稻田里的超级水稻。2019年9月17日,在出发去北京开会领“共和国勋章”时,他专门来到稻田跟自己的水稻道别:“你们都乖乖的,我过几天就回来啦。”获奖当天,在得知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袁隆平专程从湖南长沙赶到衡阳市衡东县洣河桥村,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除此之外,生活中袁隆平还是个极具幽默细胞和生活情趣的</span><b style="color: rgb(40, 40, 40);">“90后梗王”</b><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说起自己上下班不用按规矩打卡的时候,袁隆平脸上挡不住的得意,还给自己贴上“自由散漫”的标签。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他曾勉励青年“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0, 40, 40);">至于为啥不带博士生,他给出的原因很真实了:“辛苦得很,你要指导他搞试验,要修改他的论文,这麻烦得很,死脑细胞的!”</span></p> <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8点,袁老都要打一小时麻将,进行“智力训练”。</p> <p class="ql-block">多年的“农夫”生涯,让袁隆平吃饭睡觉都没有了正常的规律,有时候忙不过来,只能馒头榨菜将就一顿,或者干脆不吃。久而久之,他患上严重的胃病,妻子邓哲看着丈夫工作太拼命,虽然心疼却帮不上一点忙,只能在袁隆平回家探望时做一大桌子的好菜,算是对丈夫的一点弥补。</p><p class="ql-block">袁隆平从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变成了沧桑清瘦的老者,是因为他把青春和热血都播撒在了稻田中。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让国人从此不再为饿肚子而烦恼。袁隆平被称为“当代神农”,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瘦”,才有了中国人的“胖”。记住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袁隆平曾经说:<b>“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47, 47, 47);">择一事,终一生。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他是国之功勋,民之福泽。</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粮。四海无饥寒,袁公泽万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常忆袁公。</span></p> <p class="ql-block">运送袁老遗体的车缓缓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请最后再看看您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回到育种实验室再看一看……您曾经奋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您在电影《袁隆平》结尾,曾亲自出演老年的自己,对外国记者用流利的英语风趣幽默地阐释了自己的两大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知天堂是否有稻香十里,愿您梦圆彼岸,一把竹椅一把蒲扇,安坐在比肩高粱的硕大稻穗下,吹南来熏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袁老一路走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