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景德镇北到婺源的火车,我们买的动车一等座,享受了一等座的舒适与安逸。</p> <p class="ql-block">一出站就看见站前广场树立着詹天佑的铜像。(这是每一位铁路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詹天佑,婺源庐坑人。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1905-1909年指挥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网上予订的婺源“天佑假日酒店”,这酒店不但设施好,而且免费接送站,还有丰富的早餐,真的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在国内住130元的酒店,还有智能马桶,这个很少啊。</p> <p class="ql-block">躺在床上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真的很美,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酒店免费派的一个七座车,从火车站接到宾馆,车况很好,司机小余兼导游,人很不错,我们就租用了他的车,小余司机兼导游,开启了一天半的婺源之旅,第3天上午在大雨中,又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前往下一站,小伙的服务真不错,谢谢你小余,同时也很感谢婺源的服务,真的很棒🌹🌹🌹。</p> <p class="ql-block">利用下午时间我们游览了“彩虹桥”,“思溪延村”。</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徽派建筑“马头墙”,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取马头墙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小余讲,清华乡的彩虹桥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p><p class="ql-block">当年上游曾有座木桥每年都遇洪水,出家和尚胡济祥与桥梁专家胡永班用了三年的时间化缘筹集了一笔巨款,由胡永班设计建造历时四年完工。</p><p class="ql-block">桥竣工的傍晚西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于是取名“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婺源却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桥——廊桥,廊桥是一种带屋檐的桥,它不仅可以让行人顺利过河,还有避雨看风景的功能,而“彩虹桥”就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走在林荫小路上,心情爽极了。</p> <p class="ql-block">炊烟袅袅,彩虹桥上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看彩虹桥,2007年来时就感觉这个彩虹桥很美,前些年被大水冲垮,心中还很遗憾,再也看不到彩虹桥了,没想彩虹桥修建好后,于5月1号重新开放,又让我见到了美丽的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在廊中间设有神龛,这种桥庙结合的廊桥在中国当地人心中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长140米,宽3米多,由11座廊亭构成,坐在彩虹桥内休息,静下心来欣赏周围的风光,我们会发现婺源独一无二的美,因为彩虹桥的独特,该地也成为《闪闪红星》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廊桥由两头引桥,四墩五间与六亭五廊构成。桥基石墩均由青石堆砌,外观呈半截船形,桥墩之间跨距15米,以木梁横跨桥墩之上,铺以木板为桥面,砖瓦结顶为廊,两侧围有木栏,廊内设有长条凳和楼亭。</p> <p class="ql-block">在桥面侧可以拍到彩虹桥的全景,当年踩着下面的石头墩,也可以过到河对岸,还可以拍下水中的倒影。只可惜我们来的前一天下了暴雨,石头已经被水覆盖,不让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思溪延村是婺源北线的景点之一,包含在婺源风景区联票中。思溪和延村实际是前后两个村落,由一条小河和一条路连接。这里历史上出过很多官员和商人,所以村子里有不少豪宅。和婺源其它村子一样,这里也是徽派老建筑,但其中精湛的“石雕、木雕、砖雕”尤为出彩。而1987年版的《聊斋》在此取景,真正使思溪延村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思溪桥又名通济桥,但乡人更愿意叫它思溪桥,为村民挡过风遮过雨,古桥沧桑,岁月沧桑。一座古老的廊桥,不仅跨河连通村里村外,还是人们聚集、休闲、家长、里短、避雨、歇脚的最佳场所。青色的石阶,承载了多少孩提的欢笑,那长长的栏杆,倚靠过多少代人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几位沧桑的老人坐在这里话说从前,人生起起落落,路上难免会有烟雨。走进烟雨常常身不由己,廊桥却给了人们以无限的慰藉。一缕吹烟在远处袅袅升起…… 可是~ 那场我心心念念的雨一直没有到来。有了烟雨,廊桥才是江南山水中最美的一个韵脚。</p> <p class="ql-block">看到现在的徽派建筑都是白白的墙,上面灰色的马头墙。小余才讲,这都是新建的,越老的越显示灰黑色,才显示它的年代久远。</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两人巷</p> <p class="ql-block">“百寿花厅”。听这名字,你就能体会到是什么意思,花厅是旧时称呼,类似于现在的客厅,而且还不是主客厅,相当于会客厅的意思吧。百寿,就是这个花厅建筑里有100个寿字。据悉,此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儿子给父亲祝寿而修建的。因为战火,这个建筑也相应的受到了波及,当年富丽堂皇的样子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这巧夺天工的雕刻手艺和极其严谨的房屋设计却永久的保留了下来。本村人介绍,这栋建筑在当时花了8年的时间才修建而成,这比起我们现在修摩天大楼的时间都要更长。所以做工方面,是精益求精的。</p> <p class="ql-block">百寿花厅,是我最欣赏的一座古建筑,因为它精细的木工雕刻实在是太巧夺天工了。清朝嘉庆年间,一位人子为了给父亲祝寿建造了这幢宅子,(这里我查的是父亲,但在现场听到导游介绍又是母亲!)建造房子时,工钱是以木榍数来衡量,雕刻下来的木榍越多,银子就越多,所以师傅们慢工出细活,精雕细刻,整个房子耗时八年才建完。但可惜,房子在上个世纪曾经遭受到很大的破坏,导致很多木雕被毁。木雕完整保存下来的只要一间会客厅,名为百寿花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花厅大门左上边,靠墙的镂空雕花是公狮子滚绣球,寓意财源滚滚;靠中间的镂空雕花是荷花和仙鹤,寓意和和美美。对应的右上边,靠墙边的镂空雕花是母狮子抱小狮子,寓意家庭和睦,中间同样是荷花与仙鹤。在大门的正上面,还分别刻着“福、禄、寿”三个字,这是第一个“寿”字,</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是门窗,窗子上分别雕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后人堂堂正正。花厅共分为10扇门,寓意十全十美,十扇门上一共雕刻着96个"寿“字。且个个写法不同的。加上里屋的2个,就有了99个。百寿百寿?找遍全屋,怎么能差一个?原来啊!之所以找不到最后一个寿字,“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2000年的时候,香港凤凰卫视航拍百寿花厅,在高空中看到地上的整幢宅子,才发现原来这宅子便是一个“寿”字。如此,百“寿”就齐了。</p> <p class="ql-block">在花厅中间的四个正门上,分别刻着四个花瓶,寓意着四季平安,在花瓶的背后分别刻着“古筝、棋盘、书、画卷”,寓意后人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寿字的下方,十扇门上分别刻着“连环富贵锁”,寓意锁住富贵,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年代久远怕风化了,所以上面全都用玻璃盖住了。</p> <p class="ql-block">百寿花厅在思溪延村的思溪村,一定要去看这个建筑,门上、窗上据说有一百个不同的寿字。整个房子有着一百个不同的【寿】字,最后一个【寿】字是整个房子的结构</p><p class="ql-block">此处景点比较有特色,木雕很精美,门上雕刻有一百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可见工匠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雕刻精美耐看,尤其精雕百寿花厅,用木头雕刻各种造型的寿字。</p> <p class="ql-block">花厅后面是一个单独的花园,小巧精致,点缀着“寿”字的“一点”。燕尾古井,还记得87版《聊斋》狐仙篇中狐仙从井中随烟雾升腾而起时的样子吗,便是在这燕尾古井取得景了。一同被取景的还有敬序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