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童年》——高尔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内容介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创作背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作品影响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童年 》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拾溢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