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者》,那些没用的阅读

篱笆小院

<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订阅《读者文摘》(后更改为《读者》),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勉强能吃饱穿暖而已。在邻居眼里,父亲订阅书报是浪费钱财简直不可理喻,那些印着文字的纸张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唯一的用处点柴禾烧饭时可以用来当引火纸,买这些没有用的书不如买一次肉打牙祭更实惠划算。但对年少的我来说,《读者文摘》就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一本新到的《读者文摘》借助《新华字典》能反反复复看几遍,许多文章从各方面开启了我少年时期认识外界的窗口,不再受制于周围思想言行的局限性人云亦云,遇到问题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看待事物和处理事情也会加以思考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态度。</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或许看书让我的思维显得与周边有点不合群,从那以后我就是别人眼中与同龄人不一般的另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婚后几年孩子爸爸右手出事故受了重伤,血肉模糊的场面让家人揪心不已。进手术室前,姑姐觉得他肯定会残废,忍不住伤心坐在地上打滚哭嚎,于是众亲属转身围在她身边拉她劝解,反而病人身边只剩下我一个人看护。我理解她的悲伤,但非常反感当着伤者的面大哭大闹,觉得这样只会给病人增加无形的心理负面影响。尽管当时我心里十分悲苦害怕却表现得异常镇静,只是俯下身低声劝孩子爸爸不要担心,伤势并没有很严重,手术后应该会没问题的,最不济以后自己能吃饭就行。我的想法只是让孩子爸爸宽宽心多一点信心,却被婆家人指责铁石心肠没人性,像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没有像他们那样呼天抢地哭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我不懂这是什么逻辑。我觉得哭泣只是能缓解哭泣者本身的焦虑,并不能帮助病人缓解一丝痛苦,那我为什么要用痛哭来表示自己承受不住事故的无助,为什么要用哭泣表达对病人的心疼。当家的男人受伤当然觉得头顶的天都塌了,但此时不正是到了需要我去撑起这个家的时候吗?要是我也受不了意外刺激扛不下去哭啼崩溃,怎么有力气去照顾病人与年幼的孩子?我冷冷地看了眼那些亲戚,懒得与他们解释与计较,趁手术时间还出去吃了饭(又被他们指责不晓得手术结果会怎样居然能吃得下饭),然后一声不吭坐在手术室门口等候手术结果。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安顿好,亲戚们又一窝蜂地围在麻醉尚未完全清醒的病人面前问长问短。我的表情依旧平静如水,眼泪只能自己硬生生地往下咽,绝不流出眼眶以博得他们的同情或谅解。后来抽空去买了几本《读者》,一边看书一边陪护病人挂点滴。当然,我受够了亲戚们的嘲讽与白眼,嫁作他人妇,又不用再去考大学,看没有用的书装什么清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大约半个月以后,虽然孩子爸爸伤势未痊愈还在住院期间,但体力已经恢复能出来走动。他不敢正视自己的伤势,觉得手废了身体就残疾了,常常心情灰暗情绪低落,我就经常在清晨陪他去鹳山散心。医院门口到富阳中学有个长长的陡坡,有天看到一个膝盖以下截肢的年轻人坐着轮椅,双手用力转动轮椅的车轮,在陡坡上艰难前进,老公深感同病相怜让我帮忙去推轮椅上坡。想到看过的《读者》里有篇文章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就是身体残疾了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心理不能残疾。一个正能量的人,任何挫折都能成为前进的动力。我就对他说:这个年轻人肯定不需要帮助,他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有健全的双手,健康的心态,一个陡坡在他眼里并不是困难,就算生活中有任何困难这样的人也不会害怕,也会像翻这个陡坡一样走过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果然,那个年轻人躬身向前,双手转动车轮竭尽全力慢慢向坡顶行进,我与老公跟在他身后到达富阳中学的操场上方。开始下坡了,那个年轻人轻旋了一下轮椅,张开双臂开心地大呼&nbsp;一声,根本没有用手掌控,身姿挺拔随着轮椅向下滑去,然后划了一个优美的弧度,借着下滑的力量转进富阳中学的操场,然后在跑道上一圈一圈地锻炼身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我说:这个人没有了双腿,依然与健全人一样锻炼身体。你只是缺失了手指,怎么能缺失对生活的信心呢?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首先要有健康的好心态,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一定要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坎。老公若有所思地点头,渐渐端正心态看待病情,出院以后积极锻炼恢复手指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几个月后也能回原岗位上班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为了照顾家庭和幼小的孩子,我辞去了原来离家较远但轻松的工作,进了附近造纸厂当了一名三班倒卖体力的碎浆工,就是将废书报用手捧起来放进不远处铁制的碎浆机里粉碎,一个班的工作量大约要搬运一吨多的废纸。第一天去上班真有种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文弱的我很难适应高强度的体力活,但废纸堆里却能看到许多过期的书本与杂志,其中就有我最爱看的《读者》。干活时,手中捧的废纸里有《读者》杂志就挑出来放在一边,休息时别人聊天我就看书。那些工人都是比我年龄大的妇女,常常开玩笑说我是想在书里找钱。在她们看来,既然落到这个地步就该安身认命,废书本这些没用的东西是用来碎浆造纸的,读书是学生要做的事情。这种环境看书真的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我也不觉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言论有多正确,但正是这些废书中没有用的阅读滋养了苦难的生活,支撑着我走过那段灰色的岁月。那些正能量的文章始终引导我心存善意,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中的挫折,让我明白少计较才能更豁达的道理,遇到困难更容易冷静地考虑问题,尽量看开与放下,为人处世也更加坚强而乐观。几度春去春回,我也从造纸厂最底层的碎浆工人渐渐做到办公楼里的财务人员。</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现在智能手机方便,通过搜索我关注了《读者》公众号。我依然爱看《读者》的文章,开始有意识地改变阅读习惯,挑选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文章阅读,甄别那些花里胡哨的标题党文章。一直被周围的环境灌输看书没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穿不能当钱花,但的的确确受读书的影响,不管经历过什么,我都能坦然面对曾经远去的岁月,依旧能一身轻松地微笑前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歇后语大家都熟悉。比喻做事情方法不对导致白费力气,徒劳无功。我想只要长年累月坚持打水,篮子虽然依旧无法盛满水但篮子本身最终会变得比原先清爽洁净。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吧,尽管看似没用,坚持阅读的习惯却能让人清澈纯明,终身受益。</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