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8年到1949年,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上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舞剧《沂蒙颂》中女主人公红嫂就是其中一个。<br>今年5月,我随团到山东临沂地区游览,行程中正包含红嫂家乡——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遂用相机记录下这个古朴的老区小山村。 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常山庄,抗战时期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有名的模范村,是典型的“红嫂”之乡,有名字的“红嫂”就有120多名,形成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红嫂精神。2010年开始,为纪念革命先烈,讲好红色故事,传承“沂蒙精神”,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村民们自发决定在常山庄建立红色纪念馆。他们在不大拆大建、不损坏沂蒙山区抗战时期古村风貌的情况下,把农家院落改建为纪念馆室,因地就势修建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展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由农民自发建立的大型红色革命纪念馆,也是唯一一处以普通人物群体为主题的红色纪念馆。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近年,常山庄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嫂纪念馆”自然分布在村里,每个农家小院为一个专题,其中为纪念舞剧《沂蒙颂》女主人公红嫂的人物原型明德英,建起的“明德英展馆”,介绍了她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明德英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浓厚感情。1941年11月4日,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马牧池村的八路军纵队司令部。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并转移到一处空坟里隐藏起来。当搜捕的日军走后,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明德英毅然用乳汁相救。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61年,作家刘知侠以她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此后小说相继改编成京剧《红云》、舞剧《沂蒙颂》、电影《红嫂》等。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老人1995年病逝,享年84岁。纪念建国60周年前夕,明德英入选百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 除建起红色纪念馆外,这里还完好保存了常山庄抗战时期的老屋、石碾、石磨、石板巷等古村落构架,形成了村庄傍山而立,房屋错落有致,庭院依山就势,小巷曲径幽深,古风古韵尚存的古朴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