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省平台的培训,我已经很多年没走出洞头了。一来是学校培训经费有限,大家以本土培训为主;二来总觉得手头工作忙不过来,去外地几天自己的功课需调换,学校里的事又需提前安排好,家里的得安顿,觉好麻烦也便略过。但这次,被张老师的培训题目深深吸引,加上也真的想借外出培训调整一下自己,便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尽管外出的这几天里,有好几个会议,甚至还有创国优的准备等等,但我还是来参训了。呵呵,忙里偷闲真是不一样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8日至22日,《行与学:语文老师古村落乡土文化探寻与游记写作实践 》培训,在小满时节里举行。来自全省的87位语文老师走进青山绿水环抱的丽水,在班主任张继娥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探寻古村落乡土文化,尝试游记写作实践,分享山水文化与人文景观带來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尽管这几天老天不作美,连日阴雨,但精彩的讲座、古朴的村落、不一样的非遗,加上一群可爱的人,显得格外精彩。</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为我们上课的是鲁晓敏老师。据班主任张老师介绍,鲁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松阳县古村落研究会主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他致力于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廊桥文化的研究及保护工作。他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建筑风水与空间审美》。</p> <p class="ql-block">一说起“风水”,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迷信”,认为那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与愚昧相关。但鲁老师说,风水也叫“堪舆”,它是中国古代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发展成一套成熟的人居环境选择与利用的理论方法。在风水当中,其实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他说,风水是古代地理学、生态学、美学、哲学的综合体,从建筑的角度探讨风水,意义在于还原中国式的空间审美观,从而更好地传承乡土传统智慧。他从多个角度举例,生动地讲述了风水在建筑中的曲线美、朝向美、对称美、和谐美。</p> <p class="ql-block">透过鲁老师的讲解,不难发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风水学中,无论是阴阳平衡,还是五行相生。风水学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与环境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视觉上建筑融于环境,让人有空间舒适感,更重要的还是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行走村落,不能错过建筑背后隐含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第二位为我们上课的是梅松华老师,他带来的是《古汉字与乡土文化》。据张老师介绍,梅松华老师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院长,副教授,长期从事语文、书法的教学和古汉字、民族文化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梅老师的粉笔字漂亮极了。尽管黑板上只有“古汉字与乡土文化”几个字的繁体字,但笔法行云流水,无论是布局还是字体结构都非常完美,完全写出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美。这样漂亮的粉笔字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出来的,没有多年的书法功底是不可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看到这样的行书粉笔字,想来老师的课一定也精彩。</p> <p class="ql-block">梅老师从一块匾上极具画面感的四个字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大家展现“汉字的乡土”。然后他围绕“古汉字与乡土文化”、“村落”、“探寻”、“游记”等关键字,展开汉字与中国农耕文明法则的关系讲解,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当我们循着偏旁部首走回去,也许就触摸到温暖朴素的农耕文明,感受到散落在村落里的文化。听着讲座,深感自己的肤浅,做为语文老师仍需不断修炼。</p> <p class="ql-block">第三位上课的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建康老师,他给我们传授了“摄影基础”。</p><p class="ql-block">据张老师介绍,李建康老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教师。他潜心探索摄影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极具个性的诗意影像作品风格。</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李老师分享了他的作品,大伙看到他那以镜头为笔,影像为墨、为色、为形,勾画出的唯美山水影像作品,深深地被作品恬淡、静穆、平和,充满诗意的画面吸引。</p> <p class="ql-block">之后的时间由班主任张继娥老师组织一行人去实地实训。我们去龙泉宝剑厂采风,探访宝溪古窑址,探寻下樟古村,参观龙泉青瓷博物馆,行走浙大龙泉分校旧址、沈广隆剑铺。期间,大伙积极交流所感所想,分享沿途作品。班级里高手如云,或写古体律诗,或写游记散文,或做视频短号,或发美篇美文,让行与学相融,共生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行走中深切体会到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保护始终应该是第一位。即便是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挂个牌子就完事。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优秀乡土文化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这样才能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让乡土文化走得更远、更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我想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失去乡土文化会比失去土地更严重,失去乡土文化等于是断了农村的“根”!愿乡土文化渊远流传,乡而不俗,土而不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