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人教版教材的不变与变

<p class="ql-block">盼望着,盼望着,总算盼到了新教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用的2004版人教版教材中无论是文章的时效性、语言的丰富性还是教材的结构安排都稍显滞后。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新教材的出现就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那新人教版有哪些新的地方呢?这里以老版和新版必修三这册书为例。</p><p class="ql-block">首先先看一下两版目录:</p> <p class="ql-block">老版</p> <p class="ql-block">新版</p> <p class="ql-block">单从目录来看,新版教材基本保留了老版设计框架:一册仍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配套的workbook,附录中有每个单元的注释(仍以汉语为主),语法讲解,词汇表等;话题和老版也较为接近:</p><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仍为节日介绍;</p><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换为“道德与美德”,替换了老版“健康饮食”这个话题,但本单元第一篇文章仍是讲述林巧稚的故事,该话题也出现在了老版必修五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为文化多样性,类似的话题出现在老版选修八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与老版相似,话题为探索太空</p><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话题是老版的第三单元,介绍戏剧百万英镑。</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新版教材在保留老版经典话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U3文化多样性),通过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学会鉴赏人类优秀文化。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U2美德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践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要求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除了框架话题,新版每个单元结构又有哪些变化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目录可以看到新版每个单元分为了听、说、读、写、发音、结构(语法)、项目(小组合作写作)和视频时间几个板块,较老版相比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发音和视频这两个模块,显然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能力。</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分享一下个人认为新教材中设计亮点部分。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当,还望指正!</p> <p class="ql-block">一、话题美句</p> <p class="ql-block">每单元首页编者都给到了一句和本单元相关的名人名言。第一单元美句来自辛弃疾的词作《青玉案•元夕》,该词描述了古代元宵佳节的景象,而所用句子为翻译界大师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英译版。第二单元选取了18世界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关于人性的一句名言。这些句子放在单元伊始颇有话题句的意味,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单元话题。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好词好句积累素材。个人很喜欢这个单元美句,之前在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做过每日美句的分享(课前free talk),所以看到新教材有此设置很是开心!</p> <p class="ql-block">二、读音讲解</p> <p class="ql-block">新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发音”板块,本册书包含有同化、声调、停顿、重音和节奏、节奏和语调等语音知识。我们在讲单词时,总会让学生从音形意三方面来掌握,读音是首位。无论高考是否涉及语音,语音都是语言必备知识。当然从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这一层面来说,表达沟通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流利表达的同时语音更加标准,岂不是锦上添花?新教材语音知识的加入我认为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如果利用得当对单词、句子、乃至语篇的学习都会颇有帮助。</p> <p class="ql-block">三、阅读技巧提示</p> <p class="ql-block">新教材除了像老教材一样在阅读后设置问题外,还增加了一些阅读技巧小提示。以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左图两张)为例——如何找出段落话题句以及总结段落或文章大意。话题句对于段落和篇章的理解都至关重要。之前我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时就说到:为更好地理解文章,鼓励学生一句话总结文章大意,有时这一句话可能就是话题句,有时就需要自己总结。新教材所给到的这些阅读技巧势必会帮助学生们从内容和结构上更好地理解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写作——足够的输入到自然输出</p> <p class="ql-block">写作一直都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新教材的设计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新教材中写作安排在听读之后,经过大量的听力和阅读,学生会积累关于某一话题的大量词汇、句型等表达,有了充足的输入就可以完成输出过程。并且新教材中提供了写作示例,便于学生参考模仿。同样以第一单元为例——写一篇节日或庆典经历。教材首先给出了一篇范文“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同时旁边还标注了该类文章的写作结构:opening para…first body para…second body para…third body para…closing para. 有了前期的词汇输入和结构输入学生也一定可以“比着葫芦画个瓢”,完成对写作的输出。同时新教材写作还设置了Project部分,强调了小组合作和写作的交际实用功能(节日介绍和节日食物食谱的海报),突出了写作的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五、增加相关话题阅读</p> <p class="ql-block">新版教材在每一单元workbook部分都增加了一篇相关话题的拓展阅读,丰富了阅读材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线教师选材难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情况对单元语篇进行精读和泛读区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上几点,新教材舍弃了老教材中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取而代之的是listening and speaking, 以听说作为单元导入,显然是突出了听说的重要性。并且听力部分设置时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师便于操作,学生也容易接受。而新课标中对“看”的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了每单元最后的“video time”,这不同于外研社的设置(看与听安排在了单元最前面),两者谁更合理还无法得知,感觉人教版最后“看”的活动可以起到复习作用,综合锻炼了听、阅读、说及写的能力。此外,新教材编者在前言中说到本教材选材具有真实性、规范性、经典性和趣味性。前三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趣味性可能就因人而异了,这些语篇能否激发起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可能要看学生的反馈更要看教师的引导了。</p> <p class="ql-block">整体感觉拿到新教材是有惊喜的,新版本是人教版(保留了旧版本的框架),又是不一样的人教版(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上也只是我个人对于教材的一些肤浅理解,还没有实践,能否合理利用教材去培养学生们的英语核心素养还要靠日后实践来检验!</p> <p class="ql-block">番外篇(一)</p> <p class="ql-block">拿到教材后看了一下新教材的扉页部分,发现新教材的编著较老教材多了一个单位——圣智学习集团。于是百度了下这个集团,结果发现还是挺牛的一个出版集团,和国内好多知名出版社都有合作。这是不是从侧面也增加了新版教材的权威性呢?也不一定,一切还得实践出真知!</p> <p class="ql-block">番外篇(二)</p> <p class="ql-block">在办公室看教材的时候正好有学生过来看见我在看这本书,便问道</p><p class="ql-block">“老师你看的啥?是咱要讲的书吗?”</p><p class="ql-block">我随口回了一句“不是”就把书放旁边了。学生一听就说“哦,看着也不是,这看着不是小学生的英语书嘛”(这个学生家里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弟弟)</p><p class="ql-block">我“………………” </p><p class="ql-block">是因为这个封面金门大桥过于经典都出现在小学课本上了吗?那我们的封面是否可以更有辨识度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