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古称龙川。是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龙川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胡氏宗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p> <p class="ql-block">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p> <p class="ql-block">绩溪龙川胡氏,于东晋年间由中原世家大族迁居于此,聚族而居。自宋以后,受徽文化熏陶,家族崇尚儒学,重视教育,耕读相伴,贾儒并举,族人多知书达理,厚积薄发,代有人才。仅在明代,家族中就出了10多为进士,被称之为的“进士村”。其中有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还有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龙川胡氏家族在医学、商业领域也多有建树。</p> <p class="ql-block">龙川 ,徽派风光,小桥流水人家。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为显著以及最为人熟知的特征,它本是为了防火而生。经时代发展,却也从单一的功能化结构,发展为装饰与实用为一体,乃至成为徽派建筑风格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二叠式、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可多至五叠。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主人对“读书作官”的理想追求。</p> <p class="ql-block">徽派古建筑结构上多为进院落式,一般为坐北朝南倚山面水的三进院式(也有五进院式,如徽州区西溪南镇的“老屋阁”古建)。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设置长方形状的“天井”采光、通风、排水,此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p><p class="ql-block">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中,天井和“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四水归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四水归堂,聚水、聚财、聚福气,可谓“四季财源滚滚、四面八方来运。</p><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的天井数量多。徽州人也有大家族敬宗收族的传统,成了家一般不另立门户。因此哪家公子娶了媳妇,将要添加的就不仅是儿孙,还有房屋,甚至还有天井。在老房子边上添新屋,和老房连体,却自带天井,形成单体多井组合庞大建筑。一套大户人家的老宅里,可以有许多天井,还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天井”的豪门大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徽州每一个村庄的布局规划都非常讲究,大都是依山傍水,绝对符合“风水”学的原理。而且始终保持一姓聚居在一个村子,直到现代才发生一些变化。每一村庄的每一族都有祠堂。</span></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村落建筑以雄伟高大的祠堂为中心,精致典雅的民居群而拱之,与村前屋后的古木、清溪、小桥、石板路、路亭、宝塔等景物共同组成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我们所去的胡氏宗祠,<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span></p> <p class="ql-block">龙川胡氏宗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体现出这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实践性精神。宗祠建立在高1米的台基上,前后三进,由照墙、门楼、廊庑、正厅、厢房、寝楼及特祭祠等几大部分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龙川胡氏宗祠的长度是宽度的两倍。它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其空间布局虽讲究严谨均衡,但又求灵活舒畅。宗祠的照墙距离门楼达25米之远,龙川溪在照墙、门楼之间涓涓东流。这种既服从自然环境而又能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的空间观念,构成龙川胡氏宗祠总体空间的宽松、和谐、舒畅、均衡的美感。胡氏宗祠建筑的空间观念是徽派所有建筑类型的平面布局的设计法则,与《园治·相地》中“得景随形”相一致。宗祠的门楼、廊庑、天井、正厅、厢房、寝楼以及特祭祠的巧妙组合,使整个建筑既扩大了空间,又使各个独立的建筑相互连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宗祠坐北朝南,位于龙川河与登源河相交的河口处,砖木结构,三进七开间,由影壁、泮池(龙川河代替)、平台、门楼、天井、廊庑、祭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十大部分组成。纵深84米宽24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祠堂建筑雄伟,前进为重檐歇山式高大门楼,门楼后为有12根方石柱的回廊。中进为正厅(享堂),由大小14根圆柱和21根“冬瓜梁”纵横构筑而成。后进是寝室,分上下两层。祠堂内有精雕细刻的梁托、灯托、雀替、额枋、云板和众多的落地隔扇门,或刻人物故事,或刻花鸟虫鱼兽,或刻云雷如意。</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描龙画风。徽派建筑,没有鲜艳的油彩,但却有惊世的精致雕刻。砖、木、石雕是徽州建筑工艺三绝,其雕刻技法,多为浮雕,兼有透雕、圆雕、线雕等技法的运用。2006年,徽州三雕正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雕刻中占主要地位,艺术题材广泛,技艺成熟,线刻、浮雕、圆雕、透雕综合应用,选材却大多为松、杉、樟、楠、白果等亚硬或软木材料。所以,徽州木雕的作品往往就不看重材质,它所追求和刻意表现的是画面的题材内容、雕刻工艺和构图线条的完美,体现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鬲扇在徽派古建筑的装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具有隔开空间、组合空间之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装饰功能。由于不是一个很大的平面,而是若干扇的有机组合,龙川胡氏宗祠的鬲扇达128扇之多。正厅祭龛前及其两侧的22扇鬲扇,裙板上精雕出一幅幅动人的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松柏翠竹、花草飞鸟的百鹿图,其布局的合理、画面的清新、层次的分明、气韵的生动。</span></p> <p class="ql-block">龙川胡氏宗祠以其木雕艺术精湛而享有“木雕艺术殿堂”之称。大额枋、小额枋、斗拱、枫拱、雀替、梁驼、平盘斗、鬲扇、柱础,就连小小的梁脐,无一不精雕细镂。它们或用浅浮雕,或用深浮雕,或镂空剔透,或浮镂结合,极尽雕刻之能事。门楼前向明间的大额枋上,九头雄狮,抱球欢腾。而与其相对应的大额枋上,则是九龙腾飞,珍珠满天。刀法苍劲有力,布局灵活生动。它们不是机械地排列成队,而是前后、上下的立体组合。匠师的技艺才华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在小额枋上,雕饰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兵舍僮环,楼台亭榭,山水拱桥,结构对称,内容有别,雷同中求变化,严谨中求灵巧,表现了既威武庄严,又活泼亲切的情感色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中西一组以“和(荷)、合(对)”入意,4幅荷花图依次寓意为“和谐”、“和美”、“和顺”、“和鸣”。这4幅图构思奇巧。图中荷叶下皆有成双成对的水生动物。第一幅,一对螃蟹,意为“和(荷)谐(蟹)”;第二幅,一对鸳鸯,意为“和美”(鸳鸯有和和美美之意);第三幅,一对大虾,意为“和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由于虾通体光滑,且有弹性,故对虾纹饰有和顺之意);第四幅,一对蛙,取蛙鸣荷下,意为“和鸣”。这是和谐社会的由来吧。</span></p> <p class="ql-block">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首创,取材于当地烧制青砖,主要分布于建筑门楼、照壁、屋顶及神龛处,以显示建筑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雕,主要取材于黔县青与茶园石,质地坚硬,防雨防潮,或精细,或粗犷,无一不生动逼真。主要运用于建筑外部空间及建筑承重部分,也可用于牌坊、石狮子、石漏窗等等。</p> <p class="ql-block">副祠,名为丁家祠堂,位于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关于胡氏宗祠副祠丁家祠堂是因感谢丁家对胡氏的贡献,胡氏特别在自家的祠堂里为丁家建造了一座祠堂,龙川全村几乎清一色胡姓,唯有一家丁姓,这丁家说来也是另外一段传奇,丁家人在这里已经繁衍了十六代,代代都是单传,如今的丁家三代同堂,依旧是男丁单传。</p><p class="ql-block">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航靠港,故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住此护祠,丁姓好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了。但这家丁姓16代中代代单传却是一个“谜”。古祠的“谜”,又何止一个。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的说,关键是古祠地处风水宝地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牌坊与徽州人的生活密切而不可分割,它与古民居、古祠堂并称为“徽州三绝”。从建筑风格上看,有冲天柱式,也有门楼式;“一”字形徽州牌坊种类很多,用等级划分下,依次为御赐、恩荣、圣旨、敕建四种。从内容看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p><p class="ql-block">从建筑材料上看,有砖、木的,更多的是石质的,牌坊类别虽多但其内涵也不同,有科第高中而建的功名坊,有仕途得意而建的恩荣坊,有为表彰尚义、孝友、贞节而建的善行坊。这些风格各式的牌坊,不仅造型雄伟,构造精巧,而且雕刻华丽,书法精美,堪称墨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纵观整个徽州风俗,牌坊在其间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座牌坊好似一枚枚勋章,它既是对徽州人的督促又是最高奖赏。每座都有着道德宣教的功能,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将儒家的忠孝、贞节、慈爱等观念传递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游了龙川胡氏宗祠,由衷感到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到胡氏宗祠不算到徽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然,古徽州,还值得再来。择一古镇,住下,细品。</span></p> <p class="ql-block">备注&说明</p><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为本人亲自拍摄 ,文字引自“徽州建筑的精华 | 原来徽州建筑有五大特点—晋行记研学中心”以及度娘。部分自己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