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不做空过客(三)

心静

<h3>博生1946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左边第二个是博生</h3> <h3>我们的父辈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在残酷的年代失去过很许多孩子。1948年华东局为了照顾父母牺牲的孤儿和在前线作战不能被照顾的幼儿,魏文伯夫人李静一和曾山夫人邓六金奉命,在山东青州大官营组建华东保育院,收养了62个孩子。</h3> <h3>前排左邓六金,右李静一1949年3月为了安全,保育院搬到青州城内的一个教堂,那时已收养了137个孩子。</h3> <h3>1949年5月上海解放,保育院搬往上海。6月,博生和妹妹等85个孩子和近百工作人员,带着几百个大包小包、坛坛罐罐,牵着3头奶牛,坐火车渡长江,于25日到达上海。</h3> <h3>1949年11月华保全体人员在上海合影</h3> <h3>保育院的小学部改成新华小学,博生在华保4年,在新华小学2年,一共6年之久。</h3> <h3>解放后,小朋友们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陆续去往各地,断了联系。2009年初,我在上海遇见父亲老战友张元寿的女儿张晓卫,我们手里各有一张照片,勾起了博生对保育院六十年前的回忆</h3> <h3>这两张照片里的孩子穿着相同的衣服,晓卫问我:你先生叫什么?我回答:李博生,她惊喜的问:他是不是华保的?我不知道,就打了电话问博生,他回答是的!晓卫说他们班有三个男孩一直联系不上,她拿出下面这张照片给我看</h3> <h3>我认出二排右起第五人是博生,竟然与晓卫同班,太巧了!不久博生也来到上海,与晓卫和另外一个同班小朋友张宇见面<br></h3> <h3>他们一起来到上海市立幼儿园,华东保育院是它的前身,背后的小楼是他们当年住过的房子</h3> <h3>回北京后,又见到了童年朋友李小菲、淮淮、陈洁等人,和她们一起出游北戴河</h3> <h3>在上海与李小菲、张晓卫、张宇合影</h3> <h3>博生回忆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的老师很多,因为我的父母不断调动工作,我的求学经历比较复杂。如今,退休了,在家赋闲。又到教师节了,想起了求学生涯,回想我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有三位。第一位是我的启蒙老师,上海新华小学一、二年级时的班主任,叫吴玮,是位女老师。我一直记得她,是因为我一直保留着上海新华小学的四个学期的记分册。我时常拿出来看,看着班主任老师的小戳,念叨着:“吴玮老师……”就这样,我没有忘记我的启蒙老师叫吴玮。我记得语文课课文第一课,开学:开学了。第二课,上学:我们上学。第三课,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第四课,老师:老师教我们,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这“人之初”的第一课,是吴老师教我的,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吴老师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评语中,提到我“能团结同学……下课后,有时和同学吵架”,可见那时我有多淘气,真不使老师省心。其实老师还是手下留情了,“能团结同学”就是孩子头!什么“吵架”,就是和同学打架!半个世纪后,见到当年的同学,都记得我是打架大王。那时,我们是住校生,晚饭后常玩“攻城打仗”的游戏,我自然是“罪魁祸首”!</h3> <h3>博生回忆说:2009年,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与新华小学的同学接上了头。从他们那里得到一本很多年前的华东保育院和新华小学通讯录,意外的从上面看到吴玮老师的电话。我试着拨了,竟然拨通了。其实吴老师搬过几次家,但怕失去某些联系,始终带着这个电话号码。我想是不是老师在等我的电话?我真的与八十多岁的吴老师通了电话,虽然过去大半个世纪,双方印象已经不深,可是我们都很高兴。我把记分册上她给我的评语念给她听,老师听到后笑了……其后十年,只要有空我总要去看望恩师。</h3> <h3>从2010年起,博生每年都去看望老师</h3> <h3>吴老师和先生每次都要请我们到餐厅小聚</h3> <h3>吴老师把在美国教书的女儿送她先生的衣服送给博生</h3> <h3>我们约着上海的朋友,去给老师的先生庆九十寿辰。左起:张晓卫、张宇、罗新安、李博生</h3> <h3>2018年,博生应邀参加华保七十年纪念活动</h3> <h3>博生把退休后写的书籍,送给保育院</h3> <h3>在这里见到了很多童年时的小朋友</h3> <h3>与童年师姐也是大学校友曹琳合影</h3> <h3>参与上海纪实频道《妈妈老师》的拍摄</h3> <h3>今年我又走过建国西路,看见保育院的大门,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温馨,好像又陪着博生来到这里……</h3>

博生

老师

保育院

同学

上海

吴玮

新华

小学

张晓卫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