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溪市农村(社区)干部“双提升”项目学员事迹通海县解家营村委会 陈强</p> <p class="ql-block"> 陈强,1973年12月出生,2013年5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正读本科。现任解家营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20年参加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班。陈强自2013年5月在解家营村工作以来,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珍惜机遇,笃行致远,砥砺奋进,既以领导的身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多年来,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所钟爱的事业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嬴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曾多次受到县、镇的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村集体多次荣获“文明村”、“卫生村”、云南省民间工艺品“示范村”和“先进治保会”等殊荣。</p> <p class="ql-block"> 一、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陈强在解家营村级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当选为解家营村党总支书记和解家营村委会主任,陈强全身心投入解家营的发展之路上,同时陈强十分重视学习,他常说“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努力学习,提供思想认识,提供理论水平”。为了提升管理理论水平,多次参加县市组织的培训班,2018年11月参加“云南省农业大学农村干部学院”“乡镇振兴”治理有效专题培训班,2019年10月参加中组部组织的2019年第13期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2020年参加了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通海教学点2020年级本科班的学习,系统学习了《农村党支部工作实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实用管理经济》《计算机应用基础》《农村常用应用写作》等课程,在学习中陈强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自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领会并坚决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理政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二、建班子,密切干群关系</p><p class="ql-block"> 陈强接任解家营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际,面临的问题极为刺手:原村组干部思想不纯,作风不正,工作不实,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群众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村委会和部分村民小组拒绝移交账务,导致群众与群众之间,群众与干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矛盾十分突出。陈强“对症下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纠风正纪,“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才对得起群众”“村组干部有位而不干,有位而不为将进行问责”成为陈强的口头禅。面对困难那,陈强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终把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与10个党支部负责人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与271名党员签订党员目标责任书,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重塑组织新形象;联系群众,着力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严格制度管理,促使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村组干部廉政承诺制度。陈强对村组干部的管理“全身更换新鲜血液”,要求村组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解家营村“两委”在陈强的带领下,凝心聚力,把村组干部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有力、求真务实的好班子,全心全意谋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带领群众奔小康。</p> <p class="ql-block"> 三、抓建设,改善乡村风貌</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陈强既任解家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还任通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西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认真履职,强化服务意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村组干部抓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振兴乡村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解家营村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资金587669元,修建双胞龙潭进水沟工程,修理红昆阁站倒塌沟渠,加固大沟沟帮,加固禄溪村路帮沟帮2次,修理白阁站至横路抽水站管道,填补田间道路、硬化田间机耕路10余公里共计10条,修复烟区道路工程,修缮6组、9组白枝树排水工程。</p><p class="ql-block"> 解家营村总投入防洪排涝抗旱工程经费336147元,完成加固双胞龙潭抽站及机电设备购置,定期做好大沟清淤工作,添置3组、4组和5组,6组、7组、8组和9组田间抗旱排涝变压器3台,打捞小海杂物,确保防洪排涝抗旱工程取得新实效。2020年揉入投入资金25万元对谭家营小海水漂葫芦进行清淤打捞,共清理水葫芦和淤泥39600吨,大大增强了小海的蓄水防洪能力。投入资金4121683元,新建解家营小学、解家营村委会卫生所厕所,大大减少了污染源并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启动解家营设学点教学楼基础设施工程和主体工程建设,铺设谭家营教学点石栏板,建盖临时学校工程,安装交通安全宣传广播站11个,有效推进文教体卫工作,夯实基础教育工程建设,为家乡培养好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投入资金466512元,完成了谭家营、禄溪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活动场所,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横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解家营村投入资金115万元硬化、亮化、绿化谭家营自然村“百千工程”总工程,完成路面硬化1730米,雨水排污管道3200米,亮化工程太阳能灯17盏,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加强对村民居住区的垃圾管理,做到生活垃圾有人收集、有车运送,及时处理垃圾。“点亮玉溪”工程见实效, 80盏路灯传递党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见成效。2020年全村共消灭旱厕 300余个,户改厕261个,共建公共厕所10个,旱厕回填土共1000 立方。共清理乱堆乱放的柴草丶乱石和垃圾1000多吨,清理残椽断壁1000多平方米。本村十个组都配有一名保洁员,负责本组范围内的清洁工作,同时各支部按期进行街道、沟渠清扫,每天都有专人负责全村垃圾清运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四、求发展,创建“一村一品”</p><p class="ql-block"> 陈强组织村组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和验证,认为石雕之乡的解家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富有传奇色彩的石雕文物随处可见,这里不仅有着被人传颂赞美的麒麟古碑,遍布全村各处的石狮、神框雕刻,还有着一群能工巧匠,石雕艺人,在如今的生活中,石雕艺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彻底告别了一锤一碾,一人一业的家庭模式,他们大胆创业,投资办厂,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打造出了一张响亮的产业品牌。他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将“石雕石刻”列为解家营的“一村一品”项目,并纳入河西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未来五年工作目标,把石雕石刻作为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支持服务好重点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调整结构、丰富产品种类、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解家营着力从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做好工匠人才的培养、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和以创新意识促进行业发展四个方面巩固发展“一村一品”,不仅创造一个美丽的新农村,还打造成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远近闻名的石雕之村。</p> <p class="ql-block"> 五、解难题,面对灾情显身手 </p><p class="ql-block"> 陈强在2018年通海县“8.13”抗震救灾中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为民解忧排难,先进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面对灾情沉着冷静应战指挥。通海县“8.13”地震发生后,陈强立即带领村组干部有序疏散群众到避难场所,保障群众的安全,急为他人所急,想为他人所想,群众深深记得当时陈强书记和蔼可亲的“不要慌,不要忙”的话语。做好灾情排查无怨无悔。通海县“8.13”地震发生后,陈强作为一名村领导,组织村组干部认真排查解家营10个村民小组5300余民群众的安危,深入村组对群众问寒问暖,排民忧,解民难,如实上报灾情,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群策群力为民解忧。灾期共协调帐篷23顶,安置灾区民众,解决老弱病残、儿童的居住问题;为民送上抗震物资,解决了困难无饭吃的情况;组织村组干部夜间巡逻12次,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解家营拆除危房是河西镇第一家,现共拆除危房50所103户,解除安全隐患;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体现新亮点,鼓舞人心。</p><p class="ql-block"> 众志成城抗疫情。2020年疫情期间,陈强带领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严防卡点,科学预防,设三个卡点,值守人员71人,排查人员300多人次,对全村辖区内的街道、沟渠不畄死角地用爆石灰、消毒药水进行消毒13次。全村沒有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安全度过风险期。</p><p class="ql-block"> 陈强同志在抗震救灾和疫情防控期间,足迹遍及每个村民小组,汗水洒在每条大街小巷,平均每天休息四小时,无暇顾及妻儿老小,全村没有一个人员伤亡,没有一个人没饭吃,没房住,得到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认可,村民称他为“父母官”。</p> <p class="ql-block"> 六、保稳定,营造和谐新村</p><p class="ql-block"> 强化教育,抓好村级文明新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发放学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势不断规范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开展“善行义举”推选活动,对全村涌现出来的“好代表”、“好婆婆”、“好媳妇”和“好学生”等进行了表彰。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修订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修建文化墙,内容丰富,展示乡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村民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都可以观看到文化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提高全村村民素质,从而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完善治安联防,化解社会矛盾,调解邻里纠纷。仅2020年联防队进行治安巡逻35次,发现问题55起,解决问题54起。其中:盗窃15起,打架11起丶其它9起;生产纠纷5起,赡养纠纷1起,房产纠纷2起,经济纠纷7起,邻里纠纷3起,合同纠纷1起。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和治安巡逻,确保人民群众旳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新村。</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陈强笃行致远,砥砺奋进,造就了朴实耿直、一心为公的禀性,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领导下解家营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事业进步较大,振兴乡村建设富有特色,“一村一品”彰显亮点,群众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他还不满足,陈强表示:“群众选我做公仆,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虽然自己做了好些工作,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将继续沉下身子,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再向党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