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自我,共享师道——参加德化一中省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侧记

一只璇

<p class="ql-block">  许沁璇,永安一中语文组教师,任高三(3)班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5月13日至14日,作为新教师的我有幸参加了由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联合举办的主题为“聚焦新教材,引领新课堂”教育教学开放活动。活动内容充实,以专题讲座、教学观摩、集体研讨的形式聚焦新教材的精神和要求,让我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5月14日上午,德化一中赖厚利老师、安溪一中詹晓蓉老师和仙游县龙华中学朱丽妮老师以《谏逐客书》为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展示了三节精彩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赖厚利老师从“逐客”的背景和“战国七雄”分布形势图导入,巧妙设问,将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之后又围绕“窃以为过也”的“过”总结“逐客”之“六过”,并且深入分析了战国时期以民为中心的独特之状。最后引导学生从议论文的角度总结这篇文言文所运用的论证逻辑、方法以及对我们当前学习的议论文有何可借鉴之处,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实用文体的妙用。</p> <p class="ql-block">  詹晓蓉老师首先用一幅“郑国渠事件”的漫画导入课文,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李斯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文本。课堂与新课标教学要求紧密联系,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抓住关于“客”的关键句子,快速筛选文本信息,把握文章脉络,水到渠成。之后分别从词语、句式和修辞等角度重点分析了第一自然段的语言艺术特色,课堂互动教学的模式充分展现了其教学的独特魅力。最后让学生来总结文章的整体思路,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朱丽妮老师从介绍作者李斯和文章背景入手,并结合文体,让学生充分了解题目之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进而疏通整篇文章的文意。之后她从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角度讲述文章的论证思路,并总结了李斯在劝谏过程中的论证方法。最后,她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中结合课文劝谏的论述方法,点明文体现实的功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劝谏的艺术。整个课堂轻松愉悦,教师基础功底强,学生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课后,由福建教育学院鲍道宏教授进行了现场评课。鲍道宏老师对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给予肯定,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的重难点突出,都能各有侧重地展现语文新课堂的教学思路。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将成为未来必须要重视的两个环节。他指出,作为教材改革前线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在课堂中充分落实课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重视语文,热爱语文。虽然新教材改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也能从容应对,积极回应。</p>

学生

课堂

教学

老师

语文

文章

新教材

一中

逐客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