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银行—新中国金融的摇篮

CHERRY

<p class="ql-block">  冀南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领导建立的红色银行。冀南银行发行冀钞,确立本位货币,统一根据地货币市场,发展根据地经济,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解放,为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赞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在日本侵略者围追堵截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破坏下,冀南银行隐蔽成立并成功发行冀钞,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其背后蕴藏的秘密却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b>秘密选址</b></p><p class="ql-block">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伪货币和地方杂钞泛滥,物价飞涨,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处于严重困难的境地。党中央决定允许被隔断区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货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的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做斗争。一二九师所在的冀南区政府原计划在河北建立冀南银行,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想方设法阻挠,邓小平决定声东击西,要求将原计划设立在河北南部的冀南银行,秘密建立在山西东南部。</p><p class="ql-block"> 经过慎重周密的研究,朱德等领导同志决定将冀南银行总部设在地理位置独特、群众基础好的小寨村。正是这种“声东击西”“遮人耳目”的战略战术,令日寇在很长时间里难觅冀南银行踪迹。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山西省黎城县小寨村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成立冀南银行属于党中央绝对机密。八路军从银行名称、地点、防守上都作了精心设计。冀南银行总部虽然在小寨村,但钞票的制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全部拆分,单独设置,隐蔽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并冠以秘密代号。如冀南银行的代号为“伦敦”,冀南银行印刷厂的代号是“伦敦工厂”,首长代号分别是“七号”(行长高捷成)、“八号”(政委熊光炳)、“九号”(政治处主任陈希愈)、“十号”(发行部主任梁绍彭)。印刷一厂厂部代号为“胡家沟”,二厂厂部代号为“李家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秘密斗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 </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冀南银行成立之前,“出门二分利,两月一季粮”的高利贷是商户、农民的唯一选择。面对不公平的暴力掠夺,冀南银行成立之初就开始向农民发放低息甚至免息贷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 在日寇的频繁扫荡中,冀南银行全体职工经常处于紧张备战状态,战斗十分频繁和激烈。他们常常是一手拿枪、一手持账,白天工作,夜间行军。由于他们经常背上挎包,带着账款,秘密深入农村办理信贷业务,人们常常亲切地称之为“挎包银行”。白天,银行职工下乡调研,不断解决军需民用之急;晚上,他们又在油灯下整理现金,处理账务,通宵达旦成为家常便饭,又被人们称为“月光下的银行”。当遭遇日军突袭时,银行职员便会立刻打点行装,将现金、账簿等装入票箱子或麻袋,驮在马背上,迅速转移,因此还得名“马背上的银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 为了躲避日寇残酷扫荡,黎城县各山区的印刷机构多次进行调整,由大缩小,化整为零,合并分散,由印刷所变为队,又由队变为组,由村庄转移到深山峡谷、野寨寒舍,甚至自己建房挖洞,只要能安放一台机器,有一线可能,便会坚持生产、坚持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舍身守密</b></p><p class="ql-block"> 高捷成是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兼政委。1943年5月,他到河北白鹿角村部署工作时,由于汉奸告密,敌人包围了他住的院子。高捷成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让电话员周正云携带秘密文件先行突围,自己组织力量进行掩护。他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随后英勇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下。</p><p class="ql-block"> 面对日伪一次次惨绝人寰的“扫荡”,银行驻地的干部民兵们总是先帮助银行将材料隐藏好,掩护机关和群众撤退后自己才撤退。1941年11月16日,岩头峪村村长、西井民兵联防总指挥王士杰,带领民兵掩护机关、群众安全转移后与敌遭遇。为了掩护其他同志,王士杰不幸被捕。他在日军酷刑面前宁死不屈,没有泄露机关和群众任何秘密,直到遍体鳞伤,面目全非,被日寇用干柴裹住活活烧死。</p> <p class="ql-block">  冀南银行在历史长河中只存在了短短9年时间,但却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冀南银行从成立之初就带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属性,管理区域金融,独立发行货币,代理政府金库,经营存贷款、汇兑等业务。先后印制发行冀钞56种,金额达2012亿元,为晋冀鲁豫根据地安定乃至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对敌斗争中,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理论强、思想觉悟高、金融业务精的金融人才,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财务和金融管理制度,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敌经济战争的一个缩影。1948年10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同年12月又与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从此,一个崭新的中央银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开启新的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