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用图画来讲党史,</font></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让伟大齐阅读,让经典共聆听!</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是红色之年!</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风雨兼程</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我们在回首中见证</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我们继续砥砺前行!</b></div></b></font>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给广大读者打造经典红色阅读平台与内容,平顺县图书馆自1月11日起,以广大读者最熟悉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连环画为阅读载体,推出《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中国共产党100年》专题阅读服务,根据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每天推荐一本连环画。让我们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继往开来。 <b>参与方式:关注平顺县图书馆公众号,在常用服务栏点击“红色故事绘”进入活动页面,即可阅读所有连环画,可读可听。</b> <b>5月22日(周六)</b><div><b><br></b></div><div>1935年5月22日,红军先遣队开始进入凉山彝民区,特别推荐连环画《通过大凉山》。<b><br></b></div> 1935年5月22日,萧华与红军总部工作团团长冯文彬一道,率领红1军团侦察连组成的工作团开路,进入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民区。当日,经过红军代表与彝族同胞的友好沟通后,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按照彝族的风俗举行了歃血结盟仪式。第二天,小叶丹亲自带路,引导红军进入彝民区,直到走出沽基家支地盘,才与刘伯承依依惜别。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胜利地通过了敌人认为无法通过的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中国共产党也信守着当初向彝族同胞许下的民族自治的承诺。1952年,凉山成立彝族自治区,1955年,改成自治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3日(周日)<br></b></div><div><b><br></b></div><div>1951年的今天,西藏正式和平解放,特别推荐连环画《日出之前》。<b><br></b></div>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藏族同胞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日出之前》讲述了一个悲壮的西藏革命故事,揭露了西藏某些反动分子的反革命本性,也再现了深受压迫的家奴艰苦曲折的觉醒过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4日(周一)</b></div><div><b><br></b></div><div>1935年的今天,红军开始渡过大渡河,特别推荐连环画《强渡大渡河》。<b> <br></b></div> 1935年5月24日晚,刘伯承与聂荣臻率部抵达离安顺场仅有10 多里的马鞍山。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孙继先在马鞍山冒雨部署夜袭安顺场的作战计划,立即率部迅速抢占安顺场。随后,红军派出了由18名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分两批抢先乘船渡河。经过与守敌的反复争夺,红军成功拿下了桃子湾渡口,巩固了渡河点,安顺场渡口牢牢掌握在红军手中。经过七天七夜红一师和干部团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向泸定桥进发。5月29日,红二师四团胜利夺取泸定桥,确保中央红军主力安全渡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打开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5日(周二)<br></b></div><div><b><br></b></div><div>1948年的今天,战斗英雄董存瑞英勇壮烈牺牲,特别推荐连环画《董存瑞》。<b><br></b></div>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6日(周三)<br></b></div><div><b><br></b></div><div>1933年的今天,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特别推荐连环画《冯玉祥将军传奇》。<b><br></b></div> 1933年5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通电全国,主张联合抗日,收复失地。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在抗日同盟军中的工作,在同盟军内建立了前敌工作委员会,受中共河北省委领导。抗日同盟军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援,很快发展到十万多人。从6月到7月收复多伦、康保、宝昌、沽源等4座县城,并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为之振奋。《冯玉祥将军传奇》讲述了冯玉祥将军传奇人生中的几个小故事,高度称赞了他嫉恶如仇、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7日(周四)<br></b></div><div><b><br></b></div><div>1948年的今天,毛泽东等到达西柏坡,特别推荐连环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b><br></b></div>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等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进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先期到达的中共中央工委合并。从此,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开始了他在西柏坡的岁月。这个普通的山村也随即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5月28日(周五)<br></b></div><div><b><br></b></div><div>1942年的今天,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特别推荐连环画《小二黑结婚》。<b><br></b></div> 1942年5月2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小二黑结婚》是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