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谱

妙梦李玉梅

<p class="ql-block">村里美篇4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办事处南栗园村的《李氐族谱》,记载了李氐先祖从明代永乐二年至十三世迁居南栗园村后的落藉发祥、人口繁衍,忠孝名胜等,彰显这里是一方人杰地灵,物阜天丰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族谱,原来不知其价值,成年后才知家谱,族谱是家族历史的传承。族谱是记载宗族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宗族的历史。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p><p class="ql-block">族谱还记载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p><p class="ql-block">族谱又是宗族血脉的凭证,记载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家庭渊源与世袭图表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记载最详细、最精确的部分。因此,族谱历来是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族谱是孝道文化的体现,在当今社会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寄托着对祖先提倡的优良道德品行的向往,也是优良家风的承续,是家的根、人的根,可以引发大家“寻根问祖”的热情。</p><p class="ql-block">族谱,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大多数家谱还记载着家训、家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时代风尚,特别是对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视,记录着对家族世代为人处世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在阅读这些资料时,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便鲜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泣泪哽咽,有的令后人扼腕感叹,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族规、家训中也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族谱,家谱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起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南栗园村两委领导班子,就是看到了这些,才千方百计的到处寻找族谱,当知道李宗祯老人保存了一本珍贵的《李氏族谱》,喜出望外!便有了重印的想法,与李宗祯商量后,老人非常支持,但因老版本纸已很脆,翻印有很大困难,李兆辉带人跑过很多李氏聚集的地方,找寻新点的没成功,他们与印刷厂商定重新排版印刷。</p><p class="ql-block">知道李宗祯有《李氏族谱》后,常有人去查阅,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从不怕麻烦都一一热情接待!老人看到书记这么重视族谱,干脆慷慨地将祖祖辈辈保存的珍贵族谱无私奉献给了村里。</p><p class="ql-block">当收到李宗祯的族谱,李兆辉书记与李兆来,李宗顺等立即联系了印刷厂,印出样张时,错字多校对任务繁重。由于年代久远,都是繁体字,年轻人不认识的字太多,几位古稀老人和年近古稀的热心人,李宗顺,李兆福,李太安,李嘉宝,李予強等自觉主动参战,克服了重重困难,认真学习,仔细核对,不懂就学,拿不准的查辞典,向专家李兆来请教,经过长时间连续奋战,可谓呕心沥血,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使古老族谱以崭新面貌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很得民心的大事,也是传承忠孝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李宗玮教授的书法</p> <p class="ql-block">山师大教授李宗玮的感言:</p><p class="ql-block">昨天回老家章丘圣井街道南栗园参加李兆辉书记主持的《南栗园李氏族谱》发行式,内有我的书法作品即题词:“武功护国,文瑞华家”。感慨如下:先祖明代英烈李继孜,《明实录》载:南有戚继光,北有李继孜,将军北征雁门,功勋显赫,抗倭英雄敕封昭毅将军。武功护国者也。清朝对待前朝功臣自有一套应对策略:雍正、乾隆两朝频发诏书以南栗园后裔李之绅孝行之举,安抚笼络汉人之心,但有清一代我家几无进士出身更无显宦权贵。</p><p class="ql-block">李万百主任讲的好:武功护国,文瑞华家,只有南栗园最能担当的起。</p><p class="ql-block">著名历史学家当代文化名人田海林教授认为:像南栗园这样忠孝出于一门者,全中国亦属罕见,应当弘扬其精神,使之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作为南栗园第十八代子孙,传承忠孝文化,倍感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6日</p> <p class="ql-block">祝贺李氏族谱</p><p class="ql-block"> 修订出版成功 (李宗成)</p><p class="ql-block">李氏族谱在,</p><p class="ql-block">光辉照前程。</p><p class="ql-block">子孙人丁旺,</p><p class="ql-block">团圆大家庭。</p><p class="ql-block">李家亘古久,</p><p class="ql-block">历代有贤明,</p><p class="ql-block">继承先祖志,</p><p class="ql-block">弘扬好传统。</p> <p class="ql-block">李宗顺</p><p class="ql-block">《李氏族谱》记载了李氏先祖从明代永乐二年至十三世迁居南栗园村后的落籍发祥、人口繁衍、忠孝名胜等,彰显这里是一方人杰地灵、物阜天丰的风水宝地! </p> <p class="ql-block">李宗祯夫妻</p> <p class="ql-block">五服有多少辈?怎么才算是出五服,你应该把宗亲关系搞清楚</p><p class="ql-block">人的社会交际圈,不外乎亲朋、乡党、同学、同事、战友之类。其中的“亲”,是有血脉关系的,也是最近的一类。</p><p class="ql-block">而“亲”也是有远近的,大致可分宗亲、姻亲朋亲三类。农村有句俗语,叫“亲戚三代、宗族万年”,同宗同祖的宗亲,时隔再久、相距再远,都是不可背的弃的,所谓“一笔难写两X(姓氏)字”、“天下X(姓氏)姓是一家”是也。</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同姓同宗之人,按血脉传承的顺序,也是有亲疏之别的。大家常说,某某和某某是没出“五服”的兄弟,通俗说就是两人是实在亲戚。现今人们常说的五服,指的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及自身的五代人。古代人们若是有亲人去世,就会进行服丧,根据亲疏关系的不一样,在穿着的丧服上会有不同,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共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是为“五服”。</p><p class="ql-block">五服之内的亲戚关系是比较亲密的,逢年过节都要走动串门的,一家有结婚、生孩子的喜事,或者生病、去世的白事,五服之内的亲属是一定要到场的。对喜事要恭贺,对白事要安慰和服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五服的意思就是说: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在婚嫁中出五服即可通婚,现代人多认为五服是五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五代算一服,出五服要二十五代。也有一说为:一爷之孙不出服,以下一辈一服,总计八代。民间有骂人祖宗八辈的,那意思就是把整个家族都骂了。</span></p><p class="ql-block">另外,对于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由自己往下,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un)孙,晜孙之子为礽孙,礽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p><p class="ql-block">农村所说的“五服”,指的是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关系较远。今人以为,这一说,最正确。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流行这一说法。</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