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董存瑞烈士陵园

司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刘晓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只要我们不曾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英雄就永远活着!”</b></p> <p class="ql-block"><b>  百年党史,是一部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历史,是他们用热血、用生命才换得国家今天的强大和繁荣,祖国才处处是欢声和笑语,我们要记住这些先烈,记住这些英雄,如此才有可能传承他们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今年五月二十五日是董存瑞英勇牺牲七十三周年纪念日。应战友杭立宪邀请,曾任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郝友富政委从河南洛阳、姜杰政委率其他战友一行八人从江苏南通,于五月十日齐聚河北隆化,我亦被特邀从南京赶来。在纪念百年党史之际,一起走进董存瑞烈士陵园,追忆英雄壮举,传递老部队人对他的敬意,寄托我们的哀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烈士陵园门前是一个偌大的广场,它被命名为“英雄广场”。四排苍松组成三条大道,一直延伸至紫红色陵园大门。陵园门楼上镌刻着肖克将军题写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几个大字,大字上面镶嵌着汉白玉雕刻成的花圈,庄严、凝重、肃穆。</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牌楼”。它建于1961年,仿明清式建筑,总高7.5米,牌楼蓝色匾额上是毛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它让人想起,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历史功勋,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人民的心里。</b></p> <p class="ql-block"><b>  “纪念牌楼”两侧分别有一组弧形长廊,长廊栽满了苍松翠柏。右侧长廊里修建了一座“董存瑞烈士纪念亭”,该亭建于1961年,亭高7米,亭子中间立有“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九个贴金楷体大字,背面小楷记述了董存瑞烈士的英勇事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两边苍松翠柏形成的弧形廊道交汇处就是“董存瑞烈士塑像”,它是陵园标志性建筑。塑像1998年第二次修建,高4.1米,重2吨,仿青铜铸成,他托举着炸药包,屹立在那里。每个凝视着塑像的人,耳边总会响起“为了新中国,冲啊!”的声音,那是一个让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壮举,激人奋进!</b></p> <p class="ql-block"><b>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座落在塑像的左后方,陵园的东侧,与“国防展览馆”相望。它占地2300平米,建于2008年,馆名由江泽民题写。馆内以图片、油画、烈士遗物为主,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介绍了董存瑞辉煌的一生和隆化攻坚战斗,参观的人总是在那里驻留很久。</b></p> <p class="ql-block"><b>  “董存瑞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央,它高高耸入云端。纪念碑1987年重建,总高19米,碑座用黑花白地花岗岩铺地,碑体用粉红色花岗岩砌成,碑中心汉白玉石上镌刻了朱德元帅为董存瑞烈士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灿灿生辉。</b></p> <p class="ql-block"><b>  “烈士墓”是陵园最末端建筑物。1975年第三次修建,采用花岗岩石砌墙,钢筋混凝土窿顶,墓内正中央安放着一副四尺长的棺木,里面有一块用红布包裹着的楠木牌,上面用朱砂书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九个字。粉身碎骨惊天地,泪飞旗卷泣鬼神。</b></p> <p class="ql-block"><b>  “董存瑞烈士陵园”已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国家六部委命名和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董存瑞是我军树立的第一位个人战斗英雄,其分量、地位和影响力超乎寻常。国家投入巨资,陵园占地近十万平方米,几次改扩建,其规模,布局,风格,设施,装饰,氛围,绿化,质量等非同一般,全国绝无仅有,令人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一茬一茬的接替,应征入伍来了一批,退伍转业又走了一批。</b><b style="font-size: 18px;">人虽离开部队,英雄精神已深入心底,许多战友无愧于曾经在这面英雄旗帜下集结过。多少年过去了,</b><b>记忆中的往事不停的被唤醒,战友们总想要到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看一看,亲身感受那壮烈的情景,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b></p> <p class="ql-block"><b>  战友杭立宪1971年从隆化存瑞中学应征入伍,曾在董存瑞生前所在连队担任连长,后来又任该团副参谋长。转业后回到隆化,几十年来先后接待部队战友上百批次,涉及全国九个省市,他热情接待,义务讲解,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一行缓缓走出陵园,天空湛蓝湛蓝的,和煦的阳光洒向每一寸土地。广场上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在单双杠上悠然的荡来荡去;老人们四个一伙,结伴在打扑克牌;远处传来京胡的声音,票友咿咿呀呀唱着哼着,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安乐、温馨和祥和的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来到当年那条干涸的河渠旁,河渠静卧在那里,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然而七十三年已经过去,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雄的碎骨已铺就成康庄大道,英雄的鲜血已渗透进肥沃土地。今天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接力棒,已传递到后人手上,愿英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照片说明:</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分别几近四十年,此次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历史性相逢。炮兵二零三团(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前后任团政委郝友富、姜杰;同时期炮兵二零三团六连连长杭立宪、指导员刘晓思;同时期炮兵二零三团一营营长杭立宪、教导员姜杰;同时期炮兵二零三团一营教导员姜杰、二营教导员刘晓思;炮兵二零三团前后任宣传股长刘晓思、姜杰。图片从左至右:姜杰、郝友富、杭立宪、刘晓思。</span></p> <p class="ql-block">有关数据来自“董存瑞烈士陵园”介绍;个别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