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藏区 插箭祭山

奥特曼

<p class="ql-block">  古代根据藏区的地域特征,概括为“卫藏法区,康巴人区,安多马区”。其意为卫藏是佛法兴盛之地,康巴的人高大英俊,而安多则是产好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安多藏区有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如黄河上游的草原、环青海湖的草原,都是优良的天然牧场,而藏族地区最丰美的草原均在安多。 </p> <p class="ql-block">  插箭节也称敬山神,是安多藏区独有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僧俗共同举行的一项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将战争时使用的武器交给天神,以祈祷和平,所以插箭节通常都在各个村落最高的山上举行。</p> <p class="ql-block">  临近插箭活动日,人们就积极准备箭杆,印经旗,做箭羽,拌煨桑物(用炒熟的青稞面、糌粑、酥油、糖果、酒、鲜奶、窝奶等食物以及"桑周"等,合拌而成),摘柏枝,印"隆达"等。</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藏民说,这段时间是他们一年里最快乐的日子,男人们通常提前一周到达那里,整理场地,举办各种赛马,射箭活动。女人们则在家里做各种准备。</p> <p class="ql-block">  插箭节没有固定日期,一般由各村落依照一定的宗教仪式选定,通常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间举行。 </p> <p class="ql-block">  做好的箭,箭杆根部削成箭头状,顶部绑柏枝,柏枝下面扎有三棱式彩色木板质箭羽,下面再缠哈达或彩布条、羊毛之类。其形状似箭又像杼子,箭羽上绘有宝珠、白螺、吉祥轮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  这种节日世代相沿,多以有一定威望的高僧、长者、部落首领、各村村长来主持完成整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  法号响起,人们开始在祭祀台上燃起松枝,献上哈达,洒入带来的糌粑等拌制成的煨桑,冒出浓浓烟柱。各家的男人依次将自家准备的煨桑洒入火堆,围着祭祀台周边向天空抛洒“隆达”。霎那间整个天空浓烟与“隆达”混合,遮天蔽日,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插箭之日,清晨,每户派出壮年男子(没有壮年男子的,少年亦可)骑马聚到山头的箭垛前。当参加插箭的人们到齐后,便开始煨桑,拉开了整个插箭活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插箭节每年举行,参与者不分男女老幼,都会在本村择定的日子里自发地完成整个仪式的各项程序内容,共同祈求山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响彻云霄的欢呼、鸣炮、法号声中,插箭节的仪式便正式开始了,威武的男子们骑着骏马、手中高擎各家早已准备好的彩箭,自左向右绕箭垛三周,箭翎是用柏枝削尖,绑以羽翅、羊毛结,并以水彩绘以云景等图案,箭上挂彩色绫缎。</p><p class="ql-block"> 活佛、寺院、头人的彩箭,高大气派,彩绘扎制得也十分讲究。其他农、牧民家庭按各自的经济能力制作,每户均有一只。箭垛地基,埋以经卷、经文和果品、牛奶等吉祥的供品。</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与战争相关的节日,所以女人都是不被允许参加的。只有节日当天,妇女们才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山坡的一隅,远远地观看。</p> <p class="ql-block">  僧俗共同插箭,祈求山神,是安多藏区独有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这是藏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环境和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传承、延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p><p class="ql-block"> 它的历史渊源,活动时间、地点、参与者及整个活动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插箭节上的神箭作为山神保卫村落的武器,将要经受风吹日晒,伴随着神灵度过365个日日夜夜,同时它象征着山神的威严,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的不可欺凌、不可战胜,这是藏族人民对山神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自驾行摄资料记录,拍摄于阿坝县安斗乡域,文字依据网络整理,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原创图文,拍摄不易,欢迎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