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br> 钱学森师从冯·卡门,在美国有着优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尽管受到了猜疑甚至被关进监狱,长期监视居住,但作为顶尖科学家,除了尖端的国防工程不能参与以外,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上仍然是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经典论著《工程控制论》的出版可以证明这一点。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国?是他那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誓言。即使是工业基础孱弱、科研条件落后、甚至是去种果,也要回到祖国,这是对祖国那份深深地热爱。历经5年波折,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br> 在中国当时的内外部环境下,首先的目标是掌握导弹技术,打破美苏的技术封锁。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薄弱的工业基础,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钱学森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信念。为什么?电影中劝说友来参与原子弹研制时,钱学森道出了原因,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决: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争议和质疑,但是我认为这是对抗侵略者的准备,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中国航天事业在钱学森的指引下,从导弹到卫星,到飞船,到载人,一步步发展壮大,中国人的脚步已经迈向了遥远的星际。<br>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没有辜负这个称号,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他持剑报国,为中国赢得和平、尊重,为中国国防建设不懈的努力工作,做出了伟大贡献。<br> 钱学森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感染者我,作为新时代的兵工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苦练本领强技能,勇于创新立新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好强军首责,为建设现代化国防做出自己的贡献。<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