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长征路,学党史。我镜头下的纪念碑诠释的红军长征故事

唐光平

<p class="ql-block">茶山关纪念碑</p><p class="ql-block">茶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距尚嵇集镇约6公里,关下渡口称茶山渡。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猴场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随后,红军兵分三路,抢渡天险乌江,向遵义挺进。右路为红一军团的一师、十五师及红九军团,由余庆的回龙场抢渡乌江;中路为军委纵队、一军团二师及五军团,从瓮安县的江界河渡江;左路为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三军团,从茶山关北渡乌江,进占遵义。</p> <p class="ql-block">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遵义市红军山上,陵园正面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遵义红军山原名“小龙山”,为了纪念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所修建的。山上的陵园原先叫“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后来直接叫“红军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前临湘江河,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鸭山遥遥相望。它坐北面南,前临湘江河,背靠遵义市的“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修造了红军烈士纪念碑。整个碑高35米,碑上镌刻着1984年11月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的外部由四个头像托着一个大圆环,四个头像代表老红军、青年红军、赤卫队员和女红军。圆环外面有28颗星,寓意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的夺权历程。</p> <p class="ql-block">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青杠坡战役遗址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在土城镇东北约3千米。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指挥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气概的一幕——中国共产党后来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八位元帅、一百多名将军,当时全部都参加了青杠坡战役。青杠坡战役红军伤亡3000多人,后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河。往川南古蔺开进。</p> <p class="ql-block">“鸡鸣三省纪念牌”</p><p class="ql-block">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p><p class="ql-block">“鸡鸣三省会议”火炬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叙永县石厢子乡。</p><p class="ql-block">红军一渡赤水后,进入四川古蔺、叙永地区,于1935年2月3日至5日在鸡鸣三省一带地区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鸡鸣三省会议)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会上毛泽东说服大家,建议由洛浦担负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会议决定由洛浦(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负党中央总的责任,进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此次会议完成了博古交权与洛浦的重大事件,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但由于年代久远,此次会议会址在党史界存在争议,一说四川叙永石厢子乡,二说云南威信水田寨花房子,三说贵州毕节林口镇迎丰村。</p> <p class="ql-block">太平渡口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赤水河边。1935年,中央红军分别于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22日,第二次和第四次从这里渡过赤水河。2月,红军从云南扎西(今威信)回师遵义,18日在古蔺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二次渡过赤水河,24日占领桐梓,25日攻占娄山关,28日重进遵义。后于3月21日、22日又在此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军重围,南渡乌江。</p> <p class="ql-block">茅台四渡赤水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茅台镇赤水河西岸1935年3月16日晚至17日上午,红军从茅台从容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调动国民党军入川南。然后红军突然调转,四渡赤水回黔北。三渡赤水是公开的,四渡赤水是秘密的,三渡赤水是毛主席四渡赤水指挥艺术最精华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飞夺泸定桥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与东岸红军合围占领了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夾金山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的夾金山顶上飞渡泸定桥,跨过大渡河后,1935年6月8日晚,红军先头部队由红二师师长陈光率领,担任先遣队的红二师四团开始向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进军。12日拂晓,后续主力红军战士喝一些烈酒、姜汤、辣椒汤,不畏高山严寒,沿着崎岖狭窄的山路往上爬。先头部队用镐创开雪路,后续部队沿着他们的脚印前进。草鞋,渐渐地裹满了冰雪,脚冰得失去了知觉。有些战士草鞋穿烂了,只好光着脚爬过雪山。 各路红军在长征路上爬的雪山据查资料应该在50座以上,(有资料说74座)其中红一方面军爬了5座,红二方面军23座,红四方面军24座。都是4000米以上,红二军团在巴塘县翻越的海拔4901米的藏巴拉山垭口是最高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达维会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小金县城东部夹金山北麓的达维,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胜利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25师74团的一部在夹金山下的达维相遇会师。据美国人哈里森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描述,当两支部队见后,一时敌友难辨,双方都开了枪,但无人伤亡,当吹响军号,才弄清对方是谁。14日,毛主席带领红军后续部队下山到达达维,晚上总政治部在达维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周恩来主持会议,毛泽东、朱德发表重要讲话,干部战士同声高唱由陆定一编写的《两大主力会合歌》,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不少战士在翻越夹金山时生病,在达维得到了休整和治疗,恢复了健康。</p> <p class="ql-block">“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和周恩来总理题字石碑。</p><p class="ql-block">红军过的大草原也叫日干乔大沼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跨瓦切、麦洼、色地三乡镇。1935年8月,红军长征经过草地沼泽,因粮草不济、衣衫单薄、沼泽陷人等因素,损失惨重。日干乔沼泽是红军走过的草地里最大的沼泽。</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乡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打开了红军从四川、甘肃走向陕北的大门。主攻这次战役的是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五日,突出团在莫牙接到任务,必须在两天内拿下腊子口,如果打不下腊子口,红军就是重回草地。从晚上九点开始,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都失败了。后来还是红军中有几个会登山的战士登上了国民党守军背后的山峰,往山下扔手榴弹,才使国民党军乱了阵脚,天险腊子口才能攻破。红军从腊子口到达哈达铺,哈达铺食物充足,人民对红军很友好,倾城出动欢迎红军,红军在哈达铺得到很好的休整。</p> <p class="ql-block">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p><p class="ql-block">长征即使过去了几十年,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去感受那风霜雨雪,我也算其中一员吧,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走长征路去认识这支队伍中伟大的红军领导人和士兵们的那种精神和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