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阳光沙滩及历史文化探索之旅二

水淼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古巴的前生今世-殖民前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印第安泰诺人是古巴的土著居民。他们以捕鱼,种植农作物为生。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发现古巴岛,1511年西班牙征服者占领古巴,在被征服过程中,泰诺人惨遭奴役和杀戮,三十多万人死于非命,只有少数人躲到如今的关玛湿地公园。“关玛”是1530年领导泰诺人顽强反抗西班牙殖民的部落首领名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关玛坐快艇穿过两旁茂密的丛林,就到了聚宝湖中的小岛-泰诺人最后的避难地。</span></p> <p class="ql-block">散布在湿地的印第安人的雕塑和茅草屋把我们带回神秘原始的泰诺部落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非常惊讶茅草屋居然还有印第安人,他们用红褐色的颜料涂在游客的双颊,代表神灵的保护和祝福。不过出来后导游说古巴的印第安人早在400多年前就绝迹了,现在的这些人是扮演者。听起来真的很悲哀,一个部落和文化就这样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西班牙殖民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1537年全岛印第安人只剩下5000人,为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从非洲大量贩入黑奴,从事种植园劳动。后来受美洲大地黑奴解放运动的影响,黑人劳动力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从1847年起,西班牙殖民者同清政府签订合约,从中国输入大批华工,总计达14.3万人。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革命结束了私有制经济,许多华人因此离开了古巴,存留下来的纯种华裔的后代不过200人左右。哈瓦那的旧城区,曾经是古巴最大的华人聚集区,可是如今,整条唐人街都找不到一个华人了,那里被称为没有华人的唐人街。</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古巴人中白人约占66%,其余为黑人、混血种人。说起来让人不敢相信,古巴人口中有11万人有中国血统,但是经过几代的通婚同化,他们外表上已经和当地人没什么两样,更不要讲语言文化啦!我们的一个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她有中国血统,但是如果她不说,我们根本看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路上偶遇一古巴青年,手臂上纹着中国古巴武术-洪门的字样,还友好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下他的武功。不知道他身上是否也流淌着中华的血脉,很想了解他的故事,无奈语言不通。</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于1519年建立哈瓦那城,到1607年成为首都和重要的港口。哈瓦那旧城已有500年历史,至今还保留着巴洛克式和新古典风格等风格各异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哈瓦那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漫步哈瓦那,古老沧桑与休闲浪漫邂逅,让人欲罢不能。找一个街边的酒吧坐下,来一杯莫吉托,看拱形的长廊,斑驳的光影,不同肤色的人街头漫步,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是一座需要慢慢品的城。如果有机会再来,我一定会选择住在哈瓦那老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古巴独立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旧哈瓦那的繁荣是以对古巴人民的奴役和控制为代价的。19世纪中期起,仇恨与日俱增的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掀起争取独立和解放斗争,期间最著名的两个人物:</p><p class="ql-block">种植园主、律师塞斯佩德斯解放了他的奴隶,并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战时共和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何塞·马蒂-</span>古巴人民心目中致力独立建国的国父,是古巴的民族英雄。古巴的许多地方都有他的雕像。革命广场的何塞·马蒂纪念碑,中央公园的大理石雕像。国际机场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足以可见他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美国控制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1898年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古巴脱离了西班牙统治,又成为美国的保护国。1902年,古巴摆脱美国控制获得独立,但从此也开始古巴和美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恩怨情仇。</p><p class="ql-block">美国扶持的巴蒂斯塔政府与美国保持长期的蜜月关系,美国资本逐步控制着古巴经济,他们在古巴开设工厂,占有大片庄园。美国的杜邦家族就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巴拉德罗大片土地,兴建游轮码头,别墅酒店,吸引了大批美国人来度假。</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央公园附近的哈瓦那国会大厦简直就是美国国会大厦的翻版,那时的美国和古巴关系可谓是你侬我侬</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作家海明威就是在美古交好的时期来到哈瓦那,他深深爱上这里,并且一住就是20多年。《老人与海》就是以他的古巴渔民朋友出海捕鱼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这部小说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古巴成就了海明威的文学巅峰,海明威住过的“两个世界”酒店,经常光顾的两个小酒馆,还有他在哈瓦那近郊的故居如今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经常光顾的“五分钱小酒馆”,他当年最爱喝的莫吉托鸡尾酒一杯卖到5美金,严重通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卡斯特罗政权及社会主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1953-1958年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组织武装革命,并开展游击战争,推翻亲美政府,1959年成立古巴共和国。在古巴旅游随处可见这个戴着贝雷帽,双目坚定地凝视远方的男人头像。这个男人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的头像风靡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切格瓦拉是阿根廷人,出身富裕家庭。医学院毕业,本可以有很好的前途,他却弃医从戎。原因始于大学时的一次旅行,不安分的他休学一年,骑摩托车游历拉美的大部分国家,切实了解拉美人的贫穷和苦难,那时心里就种下了种子。后来遇到志道同合的卡斯特罗,跟他一起进行古巴革命,建立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并在新政府担任高官。本可以过幸福安稳的生活。然而他志不在此,又离开古巴去非洲,拉美国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39岁被告密惨遭杀害。革命广场大楼上悬挂着他的巨幅头像,他是古巴及拉美人民心目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他追求自由平等,悲壮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半个世纪以来,他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人,他的头像出现在数以百万计的海报,旅游纪念品等载体,特别是T恤衫上。如今已经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叛逆,反主流的精神,成为年轻人效仿的偶像。</p> <p class="ql-block">卡斯特罗上台后实施了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国有化改革,将美国在古巴的工厂,企业等私人资本全部收归国有。美古关系恶化,1961年断绝外交关系。美国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军事上发动猪湾事件,企图推翻卡斯特罗政府。</p><p class="ql-block">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老卡很快倒向苏联。冷战时期美苏对抗,1962年苏联借机在古巴部署导弹,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最后以美苏相互妥协而告终。在去猪湾的大巴上导游给我们看了古巴导弹危机录像,有兴趣了解的可以查看纪录片《档案》。苏美双方在核按钮前徘徊,当时的局势相当紧张,人类差点面临核战争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当地的农家做客,这是一个普通的古巴人家,朴实的小平房,后面有个茅草屋顶的院子,祖孙三代住在一起,日子过的清贫,但也简单快乐。主人用当地的食材烹饪传统的古巴菜招待我们。有一道菜很像中国的炒里脊丝,吃起来还合我们的口味,就边吃边夸,结果吃完了竟被告知是鳄鱼肉。也算吃了山珍野味了</p> <p class="ql-block">主人有个厚厚的留言本,上面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言,我们也留下了满满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古巴目前实行计划经济,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都是凭粮本供给制,每人每月油1瓶,鸡蛋8个,面包80克,肉,咖啡多少忘记了,根本不够啊!要想过的好点,就得自己花钱买。人均工资每月30美金左右。住房和工作都是政府分配。房子供应跟不上,僧多粥少,几代人挤在一处的现象也很正常。造成高离婚率和社会问题。但是古巴的教育和医疗全民免费,而且他们的医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生,医学和生物制药技术领先。PPG是血管清道夫的神药,与雪茄,朗姆酒一起被称为古巴的三大宝。</p> <p class="ql-block">美国长达60年的经济封锁,使得古巴的物资特别匮乏。老爷车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别的国家这种五六十年代的古董车早就进博物馆了,只有古巴的老爷车还不断地被维修,拼装,改装,继续在路上,成为古巴独有的旅游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恩怨何时了?2015年奥巴马推动美国和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并于2016年破冰之旅,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个访问古巴的总统。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大家都在说要趁古巴巨变前赶快去看看。可惜的是特朗普上台,拜登上台,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还没有解除。</p> <p class="ql-block">EMBARGO(禁运 )是古巴半个多世纪的痛,愿古巴这只加勒比海的鳄鱼能早日挣脱禁锢,真正实现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