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祥子民俗馆

红羽

<p class="ql-block">拍摄:红羽,海哥</p><p class="ql-block">出镜:清影,无悔,红羽</p><p class="ql-block">编辑:红羽</p><p class="ql-block">地点:下陆祥子民俗馆</p> <p class="ql-block">  周末,闺蜜三相约摄影师海哥跟我们一起自驾来到黄石下陆祥子民俗馆,在这里我们“穿越”到了明清的生活年代,遇见了旧日黄石,感受光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人民公社好”五个大字醒目的挂在墙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那个年代的味道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民俗馆的外墙也经过精心布置,齿轮、自行车等年代感的元素植入墙体,成为一道别具一格的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载入史册、叫人难忘的历史。1957年冬和1958年春,国民经济开始“大跃进”,在中央“成都会议”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p> <p class="ql-block">  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人民公社的大门,迎面墙上密密麻麻全是“消失”的街道门牌。如今,这些街道或消失、或改名,但我们还是饶有兴趣在这里找到“从前的家”。</p> <p class="ql-block">  一种怀旧情结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坐在展厅里,仿佛一下子就缩短了我们与时空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整的一面墙壁上,挂满了那个时代喝水用的搪瓷缸。还有许多瓷缸上面印有鲜红的“为人民服务”、“人民公社”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这里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瞭乱。小时候家中常见的铁风扇,老闹钟、缝纫机、搪瓷脸盆和杯碗,母亲缝衣的针线筐;结婚时的那种大衣柜、独脚园桌;老式电话、大众化的钥匙等物品,一一从面前闪过,目光所及,都是岁月的痕迹,仿佛回到了从前。</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三转一响”中的收音机、时钟、自行车。冰棍箱、红格子沙发、方块钟表、粮票、毛主席像章等还有这种喇叭裤也都我儿时的证忆。</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买米要有粮票,吃饭要有饭票,吃馒头要有馍票,喝水要有开水票,红色的小证件更是数不胜数,供应证、光荣证、粮食证、洗澡证、团费证……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58年全民大办钢铁。</p> 晚清民俗馆 <p class="ql-block">  明清文化馆,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明清时代家具、器物等,有雕工精美的花式木床,过去人们迎亲用的花轿等,步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的物品更老旧,多以木制品为主。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农具,地上摆放着老式柜子和桌椅及各种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一艘乌蓬船,一切仿佛回到了久违的农耕时代,是那么宁静、和谐、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先人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文明时代,仅仅靠着一双手、一头牛、几亩地,就能养家糊口。能让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教、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积累了丰富的财富!我们不由得升起恭敬和感恩之心。</p> 黄石记忆馆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渡过了一个愉悦的下午,那是对旧时光的回味与追忆,更夹杂着对生活过往的眷恋之情。这里承载着琳琅满目的旧物件,这里也是一个放松心情,寻找记忆和怀念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