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雨幕珠帘,戏水听雨阅生活</p><p class="ql-block">——以小班生活课程《在雨中散步啪嗒啪</p><p class="ql-block">嗒》为例</p> <p class="ql-block">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什么是课程?“最好的”课程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停地在学科、社会、儿童三者之间摇摆。课程就像是钟摆,一时摇向奠定基础的扎实的学科课程,一时摇向充满灵活性和操作性的活动课程,一时要适应社会,一时要为了儿童需求。那么,和小学有着区别的幼儿园课程该如何园本化实施?园本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过程又该如何架构?最终课程要培养什么要的人?等等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的园本化课程的进行改革。</p> <p class="ql-block">一、课程园本化改革</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园本课程变革经历了三个层级:从最初 1.0 层级“点状”课程,到 2.0 层级的“线性”课程;到如今 3.0 层级的三线并进完整发展的“绘享课程”,课程的变革让我们收获很多。</p> <p class="ql-block">(三线并进全面发展实施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园本课程重心的转变</p><p class="ql-block">由“学科”到“经验”的变化,实质上就是课程由重视“教育者”到重视“学习者”的转变。我们始终坚持“回归儿童本源,支持儿童发展”,把园本课程的重心放在了儿童身上,基于儿童视角,关注幼儿生活经验、兴趣。突出了儿童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课程直接指向儿童的发展和整体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园本课程态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课程本质观由静态走向动态,传统的预设课程即便是教师在指定和实施预设课程时越来越多地把儿童的兴趣和需求考虑进去,但是关注点还是在预先设定的目标上,教师“走教案”现场,难以体现幼儿主体性。将课程的中心放在了实际发展的活动过程中,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程态性由静态向动态转变。</p> <p class="ql-block">三、园本课程价值取向的确立</p><p class="ql-block">园本课程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以什么为抓手来培养人”为出发点,逐步建立了一套园本化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的以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好奇主动、独立坚持等非认知的学习品质以及善表达、乐思考、乐创新的学习能力为中心,把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或经验纳入到课程的范围中,课程的目的指向了学习者有益经验的获得与身心的健全发展。</p> <p class="ql-block">(课程价值取向)</p> <p class="ql-block">四、园本课程的涵盖性增强</p><p class="ql-block">幼儿在园的一切有教育性的活动都是课程,将发生在幼儿园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课程现象纳入了课程之中。从“悦享生活”、“ 乐享游戏”、“ 畅享主题”三线并进全面发展实施,释放教师的自主能量,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力,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促进幼儿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本案例实施的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小班生活课程《在雨中散步啪嗒啪嗒》,由屋檐下儿童渴望的眼神中萌芽,在延绵的细雨里育生长。通过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教师观察儿童行为,倾听儿童的想法,深思熟虑做出回应和调整。在“什么是孩子真正想了解的”“探索行为背后隐藏的成长目标是什么”“怎样更好的让孩子自己建构经验”中,且学且思且行,重新审视原来课程建设和实施中的问题,使课程走向“幼儿立场”。</p> <p class="ql-block">01、从提问开始,让生成接地气</p><p class="ql-block">摒弃不关注孩子学习需求的空降式课程。大胆尝试开展儿童引发的生成课程,从拿着书本教学向带领儿童走进生活,学习生活转变。所以在本案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会借用孩子的眼睛看问题,提问的方式常为: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可能是什么样?让我们来试一试吧……来代替原本的“对不对”“是不是”单一的提问方式,顺着孩子的思路发展课程。</p><p class="ql-block">02研学习素养,让目标具体化</p><p class="ql-block">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活动为主,课程实施目标缺失儿童本位。本案例开始之初,重点关注儿童学习素养的培养,即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学习能力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培养好奇、主动、(三线并进全面发展实施路径)(课程价值取向)独立、坚持,具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案例开展过程中,老师不在质疑孩子是否能行,而是更多地给予肯定的眼神和“你能行”的鼓励方式。</p><p class="ql-block">03放手走出去,让实施多元化</p><p class="ql-block">一改以往单一的教师中学知识的模式,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通过生活游戏法、实验调查等的活动形式,避免了“课堂”模式缺乏自然、真实情境体验。故本案例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其实期盼着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开展探索活动,也许是穿着雨衣、踩着水坑,亦或者是来到园长妈妈办公室,每一个角落都是学习“课堂”同。</p><p class="ql-block">04观察及记录,让评价看得见</p><p class="ql-block">听闻评价就手足无措,以往课程评价的单一甚至是缺失,也是本案例的一大挑战。本案例从发展检核表、父母反馈、教师观察记录、幼儿作品、学习故事、声音(或影像)资料法来进行评价,从看见儿童的学习,体现课程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本案例的生成与尝试,不仅丰富了园本课程中小班园本化生成活动的实践研究,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在“如何处理幼儿生成的活动与教师预设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幼儿自主自由地发展”“如何给予幼儿适宜的帮助”等问题中,实际操作与理解生成课程的理念和价值,把握生成课程的内涵,学会实施生成课程的有效方法,也提高教师实施生成课程的水平。</p><p class="ql-block">三、雨中散步开启案例实施</p><p class="ql-block">生成课程是有机的、不断生长和演化的,有时甚至是循环的。案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观察—反思—记录—改变环境—再次游戏,支持和跟随儿童开展游戏。</p> <p class="ql-block">(生成活动推动循环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1.观察游戏倾听对话,捕捉孩子想法</p><p class="ql-block">2019 年的早春,太阳好像去流浪了,雨一直不停地下!</p><p class="ql-block">雨呀,一直不停地下,湿湿冷冷的感觉。这样的天气是否会让你感到烦躁呢?可是,雨篷下的一个个小眼睛里却透露着渴望、向往的神情。脚下的一条分割线虽然明显,但却阻挡不了孩子们雨中嬉戏的心!mini 宝第一个冲了出去……</p><p class="ql-block">小朋友连忙呼喊 mini 宝快点回来!那样会被雨淋湿感冒生病的!园子里突然来了一只小鸟,哎!做一只小鸟多好,就可以在雨里嬉戏玩耍了。要在雨中玩又不生病,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妮妮:“我有帽子”</p><p class="ql-block">多多:“我也有帽子,可是这个帽子也是会湿的!”</p><p class="ql-block">卿卿:“我带了雨披,我可喜欢我的小雨衣了!”</p><p class="ql-block">对话中我们感受到的:儿童是通过置身其中去了解世界的,提出问题、大胆表达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幼小的孩子都喜欢玩水,用小脚踩踩水花、用小手接接雨,玩水的孩子们格外自在和快乐。水,不仅对孩子们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同时,它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资源。千变万化的水时而灵动、时而凝固、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它自然地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的主题就从“看雨”中孕育而生。我们聆听儿童的声音,捕捉孩子的气息,重视自然对儿童的积极影响顺势而为。教师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给儿童提供发现更多、挖掘更深和建构更高级知识的机会,当儿童参与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时,教师为其提供鹰架。</p><p class="ql-block">02小组讨论对话反思,开启“问题储蓄罐”</p><p class="ql-block">主题生成后,在整天观察与幼儿互动时,幼儿发现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很多,所以我们开启了“问题储蓄罐”,帮助记录、梳理、小结,并展示在环境中,以此来助推孩子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怎样才能出去玩雨?要找什么样的工具来接雨?和春雨可以怎么玩?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孩子的一个个有趣的体验活动,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全园老师的支持和配合。满幼儿园寻找挡雨的材料,这里是园长妈妈的办公室,那里是哥哥姐姐的教室;盖子太小了挡不全,那个不卫生,突然发现自然角的遮阳蓬也是不错的挡雨材料。在激动的寻找过程中,看到了小班幼儿好奇主动、专注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对空间、材质的认知。通过比较、对比和验证来判断什么才是有用的。</p> <p class="ql-block">(雨中畅玩)</p><p class="ql-block">感受到孩子迫切地渴望,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初春还带有寒意时,我们要满足还的这个愿望吗?回答是毫无疑问的,顺着孩子探究之路,带上我们敬畏的眼神,一起在雨中散步吧!带上心爱的雨伞,穿上雨衣和雨鞋,准备好了!出发咯!玩具上、树叶上、水坑里……水桶放得高一些,再高一些,这样就能接到更多的雨水!哗啦啦~哗啦啦~~雨越下越大了!小雨滴沿着屋檐欢快地奔跑下来。大珠小珠落玉盘,溅起的水花眯了眼,笑得更开心了!</p><p class="ql-block">03记录挑战做出决定,让思考看得见</p><p class="ql-block">生成活动中,我们用发展检核表、父母反馈、教师观察记录、幼儿作品、学习故事、声音(或影像)资料法来进行记录和评价。当所有的轶事记录、叙事故事和一些孩子们的活动照片、作品、视频都集中在一起时,就意味着对游戏要进行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式记录)</p><p class="ql-block">发展检核表很好的体现孩子参与活动的专注度。成人的观察记录中不仅记录了活动现场,还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分析和肯定,每一种记录形式都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依据,例如 mini 宝的第一幅画。感统特训的 mini 宝,平日很少交流,语言以词语居多,也很少静下来参与活动。但当孩子沉浸于玩雨的活动中时,惊奇地发现他愿意用特别的作画方式,进行作画,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作画内容以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来。一幅简单的画就不仅仅是静态不动的了,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故事,用便签纸记录下来,纵向比较中你会发现,孩子在成长。</p> <p class="ql-block">(家长的反馈和记录)</p><p class="ql-block">认真思考你所看见的和所理解(或不理解)的东西,思考如何运用专业分析对此进行回应,从反思所观察到的东西中继而再创生。</p><p class="ql-block">04提供支持计划下步,重视环境互动</p><p class="ql-block">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发展,那么如何为孩子提供支持促其发展呢?除了与教师、同伴的交往,幼儿孩子发生着与环境中事物的相互作用,抓住生活中渺小的契机,让课程更有意思。</p><p class="ql-block">从教室环境到走廊环境甚至是幼儿园的大环境,你是否会质疑小班孩子能做些什么?根据小班孩子玩色、涂鸦的年龄特点以及偶然的一次发现——长时间将水彩注笔染色晕染开,孩子们开始了点一点、喷一喷、滴一滴的色彩斑斓的画画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第一次体验了站着流动起来作画,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简单的进行点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雨中创意作画,感知雨滴滴上画布时的样子,体验不一样的作画方式。将孩子们的画直接布置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解放了老师,也鼓励了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就是生活的创造者。</p><p class="ql-block">05大胆放手再次生成,成长生活创造者</p><p class="ql-block">借助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蹲下来,再蹲下来。教师作为研究者,观察记录反思,相信儿童作为生成活动的主角能再创造,继续生成活动。</p> <p class="ql-block">(发现平盖灵芝)</p><p class="ql-block">雨后在园子里散步,一群好奇的孩子蹲在地上正在认真研究着那个“恶心”的东西是什么?思考: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谁可以帮助我们?孩子们第一反应是心中值得信任的人。我们找来了家长帮忙,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有个好听的名字——平盖灵芝。春雨淅淅沥沥,滋养了菌类的蓬勃生机!我们把它搬回自然角,观察、研究、发现,开启另一个美妙的故事——水精灵蘑菇宝宝。孩子的一句“天落水不能喝”话中开始了《水的秘密》、《会变色的水》探索。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持续循环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生活。</p><p class="ql-block">四、点滴中见成效,师幼共成长</p><p class="ql-block">01幼儿发展与成长</p><p class="ql-block">一个好奇的眼神,开启了孩子想要的幼儿园生活。在“雨中畅玩”学习观察、思考、判断能力,成为一个认真专注的人;在亲亲“水宝宝”的过程中,变得勇于尝试、不怕困难,成为一个乐于探究的人;在“水精灵”的活动中,善于发现,主动探索,逐渐成为独立思考的人。孩们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完成解决问题、阐明概念、扩展认识的学习全过程。小组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把权利赋予孩子,在思考与学习中体验建构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自我价值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小雨滴中蕴含着大智慧,在雨中散步,看雨、听雨、玩雨、画雨中体验生活,在持续发展中分享过程,幼儿对下雨天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对于大自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02教师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同样也是学习者。在生成活动中,开放性与“空筐结构”决定了任何人在其中都能够获得发展。每一个园本案例的生成,都将是对教师的考验,园本课程的思考、组织架构、课程中实施以及评价的开展。除此之外,在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教师与儿童之间建立联结,帮助儿童与自然建立联结,帮助儿童与家庭建立联结。这种用心陪伴的过程,既是儿童对周围人与事物判断的依据,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力量与源泉所在。</p><p class="ql-block">03课程实施反思</p><p class="ql-block">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我们聚焦孩子,相信孩子,支持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生成活动推动循环路线图”五步走策略,感受到了课程实施中家长、幼儿、教师的成长。对孩子们来说主题活动不是要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要他们掌握多少技能,重要的是通过一个活动培养孩子探究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在雨中散步啪嗒啪嗒,</p><p class="ql-block">春风化雨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教育也正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最好的”课程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跟随孩子,</p><p class="ql-block">一起做一个</p><p class="ql-block">想玩、乐玩、会玩的</p><p class="ql-block">幸福人!</p><p class="ql-block">本文为“首届儿童生态教育成果线上展评”特等奖获奖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