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跨越半世纪 畅叙同学情</span></h5><p class="ql-block"> 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新9班毕业54周年重聚,于2021年5月15日上午在湘潭华银大酒店四楼满堂红包厢举行。有:张凤芝、朱李逵、卞克、陈晓村、赵泽琳、赵桂华、荣小平、黄洛(黄铁牛),储建平、田欢、符一羽、郭布希、伍四海 、马跃、胡小钊、郭力、袁启恒、贺达明、武建平、李筱兰、丁小平、肖锡类、左黎明、张洪浩共二十四位同学参加聚会。老年大学摄影班毕业的贺达明同学以其精湛的技艺为大家留下了这组珍贵的照片。 </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乡音未改青春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我们分别五十四年后的首次聚会,老同学重逢,大家格外高兴、特别开心,满怀喜悦,欢聚一堂,追忆往昔,共叙友情,其乐融融,感慨万千!我们的班主任熊老师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参加聚会,同学们用特制的横幅口号向老师致意!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加聚会的十位女同学合影。当年的花季少女,今天的中国大妈,还是那么光鲜亮丽,风采依然,美丽如花,楚楚动人,引得男同学们纷纷投以倾慕和赞许的目光。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参加聚会的十四位男同学虽容颜渐老,满脸沧桑,但心态仍然年轻,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满怀自信,充满着向上的力量和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聚会前,张凤芝同学历经辗转找到当年入学时班主任兼语文熊丽华老师,4月23日,筹备组一行5人前往熊老师家探望老师,邀请熊老师前来参加新9班同学聚会。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班长卞克同学在两位美女同学陈晓村、丁小平的陪同下立于报到牌前向各位老同学致意!满面红润气宇轩昂老班长卞克是当年和平小学少先队的大队委,也是我们年级的中队长,年年三好学生,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和我们相伴了少年阶段最重要的5年。半个世纪后又一次为同学们策划组织起重聚活动,让各位同学深深钦佩。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凤芝同学是5人组委会成员之一,班长评价说:张凤芝是聚会的首功,在最关键的寻找同学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打开局面,并全程参入发起、策划、出资、组织聚会活动。聚会期间的选址、联络、点餐、接待、主持、合唱指挥等全部工作由她承担。为54周年同学们重聚作出巨大的贡献。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两位是郭布希同学和朱李逵同学。我们当年毕业时是1967年,正值文革期间,全国学校都已停止上课,经过一番揪斗老师的荒唐举动后各位同学就被放假,此后再也没去学校。拖延一年后没有考试,连一张毕业合照都没有就自动毕业分配去了各自的中学。从此大部分同学都失去联系,今天如果在大街上见面绝大部分人都不敢相认了。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李筱兰和贺达明同学。那时的我们都还是小女孩、小男孩刚进入少男少女阶段,懵懵懂懂有男女之分,在教室中男女界限却分得非常清楚,男女同桌而坐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比比皆是,只是在课余学习小组还是有正常交流,这正是老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当年"同桌的你″是谁今天大家都记不清了。而历经半个世纪现在见面之后都巳大大方方双双照相、唱歌亳无尴尬之感。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赵桂华和丁小平同学。从小住在邻近两小无猜朝夕相处,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经历五十年风雨后仍然是一对好姐妹,今天一起报道同框而笑弘足珍贵。赵桂华同学一直在班群中活跃气氛,并帮忙联络、积极寻找联系同学,今天的聚会上午8点多钟就到酒店,准备布置会场,精神确实可佳。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多才多艺的张凤芝同学在聚会开始前深情朗诵开场白,温婉典雅的着装,一脸灿烂的笑容,轻松自然的语言,如快乐天使般马上给同学们带来美的气息,将思绪拉回到五十四年前同学时的场景。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活动正式开始老班长致辞。五年的同窗让我们之间有了分不开的缘,割不断的情。和平小学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同学"的身份从此确定在我们身上。跨越半世纪,畅叙同学情,少年的伙伴,成长的足迹,记忆中的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组委会成员之一的朱李逵同学,也是全程参入发起、策划、出资、组织。并承担选址、喷绘、横幅设计与制作、现场布置、文娱活动组织安排(合唱就是他倡议的)、照相摄影等任务,协助、支持班长工作,跑前跑后、任劳任怨,为老同学有机会重温往日的时光默默地友情奉献。这是朱李逵同学正在为同学发言摄像。</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赵泽琳同学在聚会上充满感情发言。5人组委会成员之一,也是积极帮助选址、提供同学线索、聚会中协助张凤芝接待同学,端茶送水,忙前跑后活跃在会场,为大多数50多年未见面的老同学送上热情的笑容。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荣小平同学在发言中露出开心的笑容。5人组委会成员之一,身处外地的她得之即将组织同学聚会,马上回潭居住积极参入筹备活动。回潭后反复电话联系寻找同学,并凭儿时的印象亲自到同学原住地附近上门寻找,功天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几位其他人无法联系到的同学,为同学友情展现出暖暖的深情厚意。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聚会中一首《二小放牛》的领唱合唱将同学们的回忆带入高潮。当年我们班参加全校歌咏比赛就是演唱的这首歌曲,五十四年后的今天,领唱还是储建平同学,表演者原班人马,合唱者来了近半数的同学,熟悉的旋律和悠扬的歌声仿佛又将同学们带入当年的校园。储建平同学为了参加聚会,特意推迟了回粤的行程,当年这位全班女同学中个子最高,又能歌善舞的飒爽女生,今天的嗓音仍然那么甜美,气质那么优雅,她声情并茂的领唱《二小放牛》,极大的拉动了现场气氛。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布希、赵桂华、储建平同学。每个同学在聚会上都进行了或长或短的自我即兴发言,回忆当年在学校的事情或讲述生活、工作中感受比较深的事情,感谢组委会辛勤组织并提供费用,为全班同学提供这次重逢的机会。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班长及身边的储建平、武建平同学一起聆听各位同学的发言。转眼人生走过五十几个春、夏、秋、冬,我们今天重聚在一起尽情地诉说、静静地聆听、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所有的酸甜苦辣,让我们一道来分享。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郭布希、陈晓村、李筱兰、丁小平同学在聚会上精彩发言。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成整个人生多彩多姿的心路历程。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胡小钊同学当年在歌咏比赛中扮演"二小放牛″中的王二小,头上竖立着一簇小辫,活灵活现的表现出山村放牛娃纯真、坚強的形象。五十多年后这位二小幽默不减当年,聚会上的一席谈吐同样让老同学忍俊不禁,捧腹不巳。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班长卞克、伍四海、郭力、朱李逵同学合影。当年我们都还是不懂事、天真活泼的孩子,因为当时通信手段落后,一别就是五十四年。虽然大家没有机会走在一起,但心中未免没有思念。岁月流逝,世事沧桑,今天同学的缘分仍在,同学之情还在。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黄铁牛、田欢、袁启洪同学合影。记得当年铁牛那双圆溜溜的明亮大眼睛,而今因年龄显得小了、花了,即便如此,老铁牛还是尽力而为,担任活动后期相册的编辑工作,为同学们奉献一份可以永久纪念,美轮美奂、光彩照人的美编。田欢当年是父母的宠儿,调皮捣蛋的一个小胖子,如今老啦,身材标准匀称。袁启洪当年个性十足,带头"造反″,今日还是有说一不二的大将风度。我们无法阻挡光阴流逝的脚步,却还是开开心心的乐观面对人生。 </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洪浩、郭力同学合影。开心的笑容写在脸上,往日的岁月时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同学习的日子,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卞克、马跃、朱李逵同学合影。友情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你走到哪,身处何方,都会有一段温馨的回忆伴随着你,这种友情比东海深,比泰山重!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符一羽、左黎明、贺达明、肖锡类同学聚会上热情洋溢在发言。同学情最纯洁、最真挚,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碰上老同学,都不亦乐乎。通过聚会,大家别后几十年重逢,叙旧情,聊家常,谈未来,续友谊,把中断了几十年的的感情又接了上来。大家聚在一起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青春岁月,感觉年轻了许多!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会后聚餐开始。曾经的同学,永远的同学,这是一份最真的情谊,这是生命中最美的记忆。一切都融入到餐桌上,融入到酒杯里,融入到相互敬酒的真诚问候中!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灯红酒绿满堂春,举怀同饮情最真。同学一别数十载,今日聚会分外亲。一切是那么的亲切自然。望着那一张张写着沧桑挂着皱纹的笑脸,彼此的心里都还在追忆着年少的青葱。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辈同学三辈亲,开怀畅饮无醉人。海量的男同学分别半世纪后互相领略酒量,切磋酒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感情得到进一步升温,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餐桌中的转盘在徐徐转动,满满一大桌菜玉盘珍馐,香色诱人。老同学们边吃边聊,有感于一生一世的情缘,并非展示仕途得意、生意兴隆的经历,而在描绘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那道彩虹,重温那充满梦想的花样年华,叙说那份纯真的同窗友谊。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沧桑写于脸上,笑容停留眼中。今天的老同学聚会不掺杂任何一丝利益,对于这次参加聚会的老同学们来说,取得什么成就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方法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不必计较身份地位的高低,无须攀比身家财富的多少,只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彼此共处的时光就可以了。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聚餐后安排有歌厅、麻将厅活动。一首情歌两人唱,相逢的泪水忍不住流淌。老同学们纷纷上前表演自己的才艺,歌声悠扬、淳朴,弥漫着整个房间,感受到同学的心里。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田欢同学一曲"驼铃″的厚重歌声,表达了公安战士踏征程的战友之情,这也是他多年经历的真实写照。听着这熟悉的老歌旋律,老同学为国奉献的高大形象在眼前进一步升华。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学中没有"麦霸″,但大家也爭先恐后上来献唱。一曲曲歌唱祖国的正能量歌曲表达了我们有幸赶上了新时代所获得的满满幸福感,一首首情歌对唱让我们放松心情,回想起年轻时的开心时刻。唱歌是对人体的一种锻炼,尤其是对肺活量的锻炼。KTⅤ的发明让男女老少都获得了一种表现自我的机会。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晚餐在另一家酒店进行,欢聚了一天,有几位同学下午即因事提前离去,剩下的同学又一次相聚于餐桌,大家一致的心声是少点荤腥,多吃蔬菜。大鱼大肉对我等年龄吃一餐足够。在这优雅的环境中各位同学再叙友情,倾吐心声。 </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又是几杯红酒下肚,同学们沉浸在瑕想之中。今天的聚会,圆了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的梦。有些同学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今天的聚会,希望我们的祝福能跨越时空的阻隔传到他们身边。岁月如歌,欣喜重逢,青山在,人未老,我们后会有期!大家一起衷心祝愿各位老同学晚年生活得更充实、更潇洒、更精彩!</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