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昔阳站送教下乡暨第九次教研活动纪实

🐳 董姑娘

<p class="ql-block">  人间五月天,浅夏胜春烟。承载着春的希望,酝酿着秋的殷实,昔阳教育人也疾疾行走在教学研究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5月18日——5月19日,由晋中市教育局、昔阳县教科局主办,昔阳县示范小学承办的“张晓刚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暨第九次教研活动”在昔阳中学明德楼阶梯教室举行。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名师有来自晋中市教研室的张晓刚主任、榆次区校园路逸夫小学的凌燕老师和榆次区张庆乡中心小学的李芳芳老师。本次活动教研室由赵丽智老师主持,参培对象有昔阳县数学工作站的所有成员、城内八校的校长、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及教研主任、各学校的青年骨干数学教师,共计170多人。</p> <p class="ql-block">  在张晓刚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昔阳县小学数学工作站于 2021年2月正式成立。工作室里有兢兢业业的中年教师,也有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还有初涉讲坛的特岗教师,更有省市级教学能手。从工作站成立之日起,我们这个团队跟随张晓刚主任的步伐,参加过线上数学教材培训,学习过数学名师优课实录,倾听过网上数学专题讲座……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着、进步着、成长着。</p> 昔阳工作站汇报课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的张洁桦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张老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服装搭配、早餐搭配、选择路线,为妈妈选生日礼物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思考当中来。</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自己动手搭配学具教学活动中,张老师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和小组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抽象出连线的方法,随即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了计算的方法,从而实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整堂课张老师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进行操作、表达,学生学得也十分轻松。</p> <p class="ql-block">  北关小学的李京晋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李老师从有规律的拍手游戏开场,设置了魔法城堡和魔法师的有趣活动贯穿整堂课,从观察实物图找规律到观察图形找规律,给的材料是很有规律的,李老师的教学组织也是有规律的,学生的学习也遵循着学习的规律,学得实,学得活,学得有兴趣,跳一跳,学生就能摘到胜利的“桃子”。</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温柔的声音和耐心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观察展开学习,通过观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观察规律、发现规律进而到学生动手操作自己设计规律创造规律,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示范小学的郭金星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轴对称》,郭老师以学生剪纸作品“心形”和“蝴蝶”为素材,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参与热情,同时也为引出“对折”“完全重合”等关键词作铺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时,郭老师</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对意想不到的错误进行艺术性地处理,在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感受面对“不谐之音”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张晓刚主任在评课议课活动中,提出了“要上让学生犯错的数学课”,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在冥思苦想中探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如此。“低年级数学课要让孩子们多说,说着说着就会了,错着错着就对了”,学生犯错才能更体现出课堂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要有数学内涵”,张主任提出课前小游戏一定要有数学味道,不能为活跃气氛而设置,每个数学活动背后一定要有数学思想,在评价“圈起来”时,提醒老师们这就是数学中的集合思想。</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要有“及时的指导性追问”,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当堂生成的小问题,及时指导,及时追问,让学生将每个问题都落实在实处,深刻理解数学问题背后的数学内涵。</p><p class="ql-block"> 张晓刚主任还强调了数学课堂设计活动时不能只关注活动表面,而是要关注活动背后的数学思想,有思想的活动才是有意义、有深度的数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师指一条路,烛光万里程”。张主任的客观评价,使朦胧的更清晰,让无绪的更有绪,让实践的更坚定!</p> 名师示范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榆次区校园路逸夫小学的凌燕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课堂伊始,凌老师回忆旧知,鼓励学生说四分之一的意义,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四分之一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在上台展示时,学生拿着香蕉、面包、桃子、圆形等说四分之一的意义,通过学生有序的反馈、思维的碰撞,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一盒棋子有12枚,如果将这些棋子平均分,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呢?”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凌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分数,教师有效引导,师生共同合作,精彩地生成了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巧妙地突破了第二个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由于凌老师在教学中预设得巧妙,学生才有了自由发挥却不失灵性的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从而让人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榆次区张庆乡中心校的李芳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李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分月饼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让数学回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李老师重视方法的发现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并及时总结规律,从而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在除法算式与分数转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转化的方法。</span><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size: 18px;">让学生在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探求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span></p> <p class="ql-block">  两位名师以巧妙而开放的前置作业为抓手,将前置学习成果筛选、整合、分类、亮相。在课堂教学中智慧地将前置作业与教材教学融合,实现了“以错误”为燃点,“以思辨”为火种,让真学本燎原于课堂,真思想根植于教学。</p> <p class="ql-block">  张晓刚主任执教的是六年级复习课《数学思考》,一位数学教育家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张老师从有趣的谈话开场,用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思考和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自然过渡,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上张老师任意点出两个点,再将这两点连成一条线,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在探讨总线段的算法时同样沿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三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四个点和五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整个过程都在逐步的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实用的数学课</span>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知识难度较大,但是张老师却把知识点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的扎实,掌握的牢固!</span></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上午张晓刚主任作了专题讲座《如何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道》,讲座中张老师通过具体的教材分析和教学案例,倡导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第一,关注数学思想,寻找“数学味”的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第二,关注活动过程,保持“数学味”的持久性;</p><p class="ql-block"> 第三,关注教学的本质,探索“数学味”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第四,关注数学化学习,调节“数学味”的浓度;</p><p class="ql-block"> 第五,关注数学文化,提炼“数学味”的纯度。</p><p class="ql-block"> 张主任的讲座如沐春风,如玉灌耳。回首过去,朦朦胧胧搞课改,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审视现在,时代赋予我们你来我往,取长补短,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未来,课改虽艰辛,我们仍坚定前进,可以说是“乘风破浪会有时”,期待昔阳教育人“一代更比一代强”!</p>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赵丽智老师对昔阳工作站的成员提出期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工作室的一个个项目为抓手,比如教材解读共享,好书推荐共读,优课实录共研及各种主题研究,希望在接下来的路上率先士卒,凸显专业性。充实自己更要影响周边同事,协同合作更要带动所有数学老师,同学习,共进步,最终不是因为有人看着而学习,而是因为内在的兴趣和激情而学习!</p> <p class="ql-block">  昔阳县教科局乔志斌副局长为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副局长对在座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两点希望:希望老师能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希望数学老师要有独特的数学构架方式,有自身的课堂构架特色,并对青年数学教师提出了要认真研究课标、吃透教材、钻研习题等要求,期待青年教师能在广阔的教育平台上大放异彩。</p> 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p class="ql-block">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待到桃李满目日,便是我们自豪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作为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们全体教师将以党史为源,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履行好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俯下身子做教育,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教学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p>

学生

数学

教学

老师

张晓刚

活动

学习

规律

张老师

昔阳